《枣儿》教学设计4

《枣儿》教学设计4

ID:36146268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枣儿》教学设计4_第1页
《枣儿》教学设计4_第2页
《枣儿》教学设计4_第3页
资源描述:

《《枣儿》教学设计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枣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能力目标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德育目标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3、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教学

2、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一段话剧导入。目的是让学生在感性上认识话剧,初步领略话剧的特点——重现生活情景、是生活的综合写实、用对话来展示生活、表现人物。欣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话剧的认识,从而导入新课《枣儿》。二、欣赏戏剧文学老师简介:青年女剧作家的《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一等奖。1、初读剧本,了解《枣儿》剧情和主题:学生阅读后进行小组和全班交流,之后老师补充:剧情: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

3、,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企盼。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主题: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2、寻读,认识《枣儿》的主人公:剧中出场人物仅两人:老人、男孩。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年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

4、守家园。老人的形象又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男孩则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则显示了男孩成长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3、品读,选一组课外作好了预习的同学上台表演《枣儿》中的某一片段,要求表演者能根据舞台提示表演出动

5、作神情,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当观众的同学认真观看,观后要结合剧本针对同学的表演进行品析、评价。表演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寻找或制作道具,布置场景,真切地感受到话剧这一舞台艺术的特点。教师指导品评要点:品人物语言:老人时时处处都沉浸在回忆的幸福和盼子归来不得的伤感中。如:“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充满了自豪的语气,当男孩问到枣儿叔叔什么时候回来时老人回答“不知道”时应该是一脸的茫然,语调是低缓的。这些语言是老人心理的写照。品人物神态动作:同学表演应注意到剧本括号中的提示语,如“男孩

6、(大喜望外)谢谢爷爷!(吃得津津有味)枣儿真大。”男孩的表演者就应有大喜的神态和吃得有味的动作神情。品情节和矛盾冲突:故事和场景都简单,但情节仍要表演的有波澜、有起伏。事件开端是孩子拣枣儿被老人喝住,悬念:老人将会如何处置孩子呢?故事的发展却出人意料,竟是老人跟孩子回忆儿子枣儿童年的故事,回忆中充满幸福、怜爱、辛酸。忆儿四处:①忆给儿子取名;②忆枣儿摘枣忘情尿爹脖子;③忆枣儿放学回家枣树下尿尿;④忆困难年代81颗枣儿救了爷儿俩的命。在老人回忆儿子的同时穿插着孩子也在记挂着自己父亲的一条线。拣枣儿——藏

7、枣儿都是为了父亲。这又置了一悬念:孩子为何这样做呢?最后故事达到高潮,扣子也随之解开,老人儿子出门在外长年未归,孩子的父亲则在城里另立家庭。最后让表演者和观众相互交流感受,进一步体会舞台艺术的特点。4、再品读,探究枣儿在剧中的作用及象征手法的运用探剧中未出场人物: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了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从全剧来看,留守家乡的老人又是中心人物

8、,由他对儿子的回忆、翘盼及无奈的伤感,更反映出时代的普遍问题——年轻一代纷纷抛弃穷困的故乡外出寻求发展,故土观念越来越淡薄了。探究“枣儿”在剧中的作用: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算命先生给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尿的事情,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