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1)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1)

ID:36150386

大小:22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06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1)_第1页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1)_第2页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1)_第3页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1)_第4页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考:1.你可知诗人的秋思落于何处?2.诗人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他的秋思的?在唐代咏月诗中,这是比较著名的一篇。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广寒宫中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更显得悠远,耐人寻味。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发了入骨的思念,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形象地语言,渲染了中秋望月、思深情长的意境,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的委婉动人。赏析借景抒情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2、作此篇,兼怀子由.你能根据此小序的内容,判断苏轼创作这首词的背景吗?1076年(丙辰)中秋节,41岁的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政治上不得意,与弟子由已经六七年未曾见面,心情抑郁不欢。1.对照注释,疏通全词意思。2.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之间有何联系?3.词中哪些景物是实景,哪些是虚景?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手法吗?4.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中,你如何理解?思考我的思念是圆的1.有感情的朗读《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2.说说你所理解的诗歌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你觉得诗人要表达的愿望,在今天看来有什么现实意义?思考朗读《中秋咏月诗三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