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晓慧反思总结

季晓慧反思总结

ID:36158815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季晓慧反思总结_第1页
季晓慧反思总结_第2页
季晓慧反思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季晓慧反思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时光匆匆,岁月流转,转眼间,十余天的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第一阶段研修学习就要结束了。喜悦伴着汗水,成功连着艰辛。半月弹指一挥间,来不及驻足就已飞逝而过。然而,回顾培训期间的点点滴滴,纵观本次培训活动安排,既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讨论互动、观摩研讨、案例评析、论文撰写的理论培训,也有观摩课堂、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经过这么多天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第一天的拓展训练让大家暂时离开工作岗位、脱离教师

2、角色,进入师大校门、重做在校学生,开开心心的玩了一天,快快乐乐的反思自己:在课堂上教师引导要清晰准确,注意引导方式,要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协调沟通,服从信任,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够培养学生更多的能力。其实,对于第二天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依法执教主题的解读,我是有怠慢心理的,虽然自己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自己在教学中多了些反思,但是在读大学时也都专门学过的,对此不以为然。12月14日,上午是王茝老师的《克服职业倦怠,畅享书香人生》主题讲座,王老师用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优美

3、的语言以及丰富的案例为我们讲解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在教育这块热土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师起着决定作用,也许态度决定一切就是如此吧。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语言,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我想到了12月十六日下午刘乐才老师《学习的信心、兴趣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专题讲座中的一个案例“不同的老师造就了不同人

4、生----三毛和席慕蓉”。有相同境况的经历的三毛和席慕容,都是作文或国文相当的好而数学相当的糟糕,但是,她们的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做法不同,造就了她们不同的人生。三毛被她冒犯的老师给她吃了“鸭蛋”,还被用蘸了墨汁的毛笔在她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她去大楼的走廊上走一圈。这件事使她休学在家,自闭了七八年,严重时,连与家人同坐一桌吃饭的勇气都没有,也养成了她终身悲观、敏感、孤独的性格。尽管她一生走过48个国家,写了26部作品,但终走不出心灵的阴影,直至自杀。而席慕容的老师的作法截然相反。席慕容,国文也出奇的好

5、,但数学相当糟糕,读到初三,数学要补考才能参加毕业考。她只好整晚不睡觉,把一本《几何》从头背到尾,以尽人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道题让全班演算。她背会了3道,在下午的补考中得了75分,终于毕业。后来,那堂数学课连同数学老师关切和怜爱的眼神,一并成为她生命中温馨美丽的记忆。三毛很不幸,她碰到的是一位看重成绩忽视人格的,具有强烈的权威意识的数学老师。他为了维护自己尊严而滥用职权,给完全没有防范能力的三毛在精神上以致命的一击,让她穷尽毕生精力都无法从那种伤害中复原。席慕容则非常幸运,她的数学老师并没有因为她在数

6、学方面的不足而全盘否定她,于不动声色中放了她一马,让她有条件在更适合自己的领域里振翅高飞。难怪她对生命充满眷恋,对人世充满信心。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一个好的老师造就学生的一生,一个坏的老师毁掉学生的一生。虽然这句话原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但我想同样也适用于教师的德行言语方面。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也要注意在和学生沟通或批评学生时的言语。12月14日下午,曹四清老师的“2+1”课堂特色教学设计,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感慨,也在思想、理念上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从而得以重新认真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

7、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和方法。让两个学生先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相互引导学习,在老师二十分钟左右的指导下,完成下一节课的备课;在第二天新授课课堂上,两名同学做主演、教师做引导,完成新课学习。真正的做到了“学生主导课堂,教师引导课堂”!!我也相信在这种新理念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能力可以培养上去,学生的成绩也可以提上去。不过,我也在想曹老师这种理念教学是在实验班施行的,那么在平行班中或者说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不均衡甚至是两极分化的班级中也可以施行吗?再者就是教师教学策略方面以及网络研修和微课制作方面的学习,更是

8、这次学习中最大的收获!令我思考最深、收获最大是课堂小组活动,一直觉得欠缺些什么东西在里面。在学习了曹四清老师的”2+1”课堂理念、参观和观摩了长垣县第一中学初中部的教学以及和同新乡市十中的老师同课异构(用矩形纸叠出特殊角的综合活动课),我豁然开朗,我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提到的分组时要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一点,还按他们的接受程度划分小组,注意教师的引导要准确清晰,不宜铺垫过多。引导时注意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真正的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究,做到发散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