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教学设计与反思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与反思

ID:36168902

大小:22.8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本信息课题小学四年级语文s版上册第30课《掩耳盗铃》作者及工作单位 李欢欢,梅县白宫中学教材分析《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种人是极可笑的,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语文学习抱着较高的兴趣和热情,这对语文老师开展教学

2、工作是十分有利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并努力让他们继续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要鼓励多角度思维和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1、认识五个生字,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了解故事内容。   2、读懂故事,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字:掩,盗,铃,偷,捂;2,理解课文意思,知道"掩耳盗铃"的含义,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

3、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理解寓意;↓四.情景表演,明白寓意;↓五.联系生活,升华理解;↓六.扩展延伸。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能力;3..创设情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入角色.   学生回答, 聆听, 自由读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谈收获、感受  1、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实践能力。2、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注重培

4、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爱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3、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语文教材体系,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4、利教利学,为教师、学生留有开发选择、创新拓展的空间。鼓励教师适当调整、补充、重组有关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30.掩耳盗铃想偷铃铛--------掩住耳朵-------被人发现 (起因)(经过)(结果)|------------{ 自欺欺人}---------|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价

5、项目评价要点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优良优良 学生课堂表现能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话。     能主动的发现并提出问题。    课堂上能认真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并积极回答    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与同伴完成学习任务。    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读写姿势正确。     教学反思《掩耳盗铃》是一篇寓言故事,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个故事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学生不难理解,不过对寓意的把握还需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让

6、学生说出这则寓言的寓意,而是以“演一演”为主线,把学生最感兴趣的课本剧表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以表演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一遍遍地读课文,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用“盗铃人被抓住了,你想对盗铃人说些什么?”一个问题,使学生依据教材展开联想与想象。从学生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理解了这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寓意,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总的来说,这堂课上的比较顺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对于寓意的理解也比较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