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2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2

ID:36173021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2_第1页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2_第2页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2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2、阅读小说原文《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3、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谈你自己对《百合花》的见解和感受。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作小说评析的学法。2、了解小说鉴赏的相关知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曾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与中共筹建。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一起组织创建文学研究会,主编

2、的《小说月报》对我国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倡导现实主义,翻译介绍外国文艺,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27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幻灭》,它与相继问世的《动摇》(1928)、《追求》(1928)(三者合名为《蚀》三部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篇小说《虹》发表于1930年,1933年的长篇小说《子夜》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茅盾曾三次居住虹口,山阴路132弄6号为茅盾在虹口的第三寓所。1946年5月自渝来沪住此,为《文汇报》、《大公报》等撰稿,发表由259人签名的《上海文化界反内战斗争自由宣言》、《郭沫若、茅盾等为李闻血案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书》、《我们大声疾呼美军应赶快退

3、出中国!》、《我们要求政府切实保障言论自由》等多种宣言。参加纪念鲁迅逝世10周年活动,12月应邀访苏,次年4月回国。11月14日,党中央为保护他的安全,派叶以群护送他去香港。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筹备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文联主席、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建国后出任第一任文化部长,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茹志鹃,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当代著名女作家。1925年9月生于上海。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

4、、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现为《上海文学》编委。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镜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静静的产院》(中

5、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高高的白杨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2月)等等。二、组织自主阅读《百合花》。三、复述故事,组织对《百合花》的讨论。1、课文中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分别是什么性格?起到了什么作用?3、讨论课后练习中关于《百合花》的问题。三、组织学习《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1、默读全文,理清层次结构。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段(1):作者认为《百合花》在同题材作品中风格独特。第二段(2—5):写小说中展开故事情节与塑造人物形象结合得很好,及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细节的

6、好处。第三段(6):给予《百合花》以高度的评价。2、请分析第3节的层次,看看作者如何说明他的观点。讨论并归纳:本段分三层。第一层(作者把这两者结合得很好——也描绘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作者认为《百合花》细节安排自然巧妙,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绘了人物的精神世界。第二层(例如——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举了两处细节描写。第三层(这闲闲的两笔——异常鲜明地描画出来):分析这两处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把人物的品性描画了出来。3、认真阅读茅盾先生的评论,试着运用他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来分析这篇文章,写一段欣赏的话。四、《百合花》作品鉴赏。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之作。作家写这篇

7、小说时,正值反右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她的亲人也未能幸免于此。面对冷酷的现实,她不由怀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于是,这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百合花”便在作家“匝匝忧虑”、“不无悲凉的思念”之中灿然开放,给当时文坛带来一股沁人的清香。茅盾评价这篇小说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百合花》的成功主要在于作家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显现出清新俊逸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首先,作者选择的人物都是普通平凡的战士和老百姓,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