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袋里装的是什么》教学设计

《被袋里装的是什么》教学设计

ID:36212286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7

《被袋里装的是什么》教学设计_第1页
《被袋里装的是什么》教学设计_第2页
《被袋里装的是什么》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被袋里装的是什么》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被袋里装的是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2、能够在补白、情境创设等方式的帮助下理解父亲背信背后蕴含的情感。3、用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以及揣摩文章关键词句的方法体会妈妈“哭”里包含着的丰富情感。4、抓住“我”和妹妹的相关描写来揣摩文章的表达特点,体会设置悬念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2、用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等多种方法理解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并能用这些方法来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教学难点:1、体会妈妈“哭”里包含的丰富情感。2、

2、体会设置悬念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字、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文本,直接导入。1、(板书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谁来读课题?2、通过预习,你知道“被袋里装的是什么”?是妈妈写给爸爸的全部家信(板书:信)3、你们读到课文的哪个部分才知道的?(生说)那前面还有9个自然段,那么长的篇幅都在写些什么呢?二、粗略感知1——9段,进而重点揣摩课文中对“我”和妹妹的描写,体会一层更深一层的期盼。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9段,想一想这部分文字都写了些什么?2、指生交流。3、作者童年时经历的这一幕幕,在

3、她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就让我们再次走进1——9段,随同作者一起去重温这段特殊的童年时光。①文章是以“我”和妹妹的口吻来写的,你能从1——9段中找出直接描写“我”和妹妹的句子吗?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的1——9段,一边读,一边用笔划下找到的句子。②指生交流划出的句子,师适时点拨评价,提示没找到的部分做上记号。③同学们,把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语句按顺序好好地品一品、读一读。④让我们师生合作来读读这些句子。当时,(我和妹妹还小,记不清爸爸的模样了,只从照片上见过。)妈妈总是给我们讲起爸爸,于是,(我们也经常缠着妈妈要爸爸。)爸爸很快就有希望

4、回趟家,还一定会给我们背回一袋好吃的东西,我和妹妹猜想,(那袋子里装的一定是大块大块美味的腌肉。)甚至于在每个晚上睡觉前,(我们都盼着父亲背着满满一袋子又香又酥的腌肉回来。)爸爸终于回来了,他把身上的被袋往墙角一放,(就过来拥抱我们,袋子比我们想象的还满),我们缠住爸爸不放,(和他在一起的快乐无穷无尽。)爸爸高兴得啥都忘了,可墙角那只又大又满的被袋吸引着我们的注意(里面装着神奇诱人的美味,最好吃的当然是那腌肉。想着想着,口水就禁不住往下流。)我和妹妹没睡着,妈妈进屋时,(我俩假装睡熟了,一动不动地躺着,眯缝着眼偷偷往外瞧。)⑤同学们,你们

5、自己再按顺序好好读读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⑥生交流。三、感悟信背后隐藏的深情,体会爸爸“背信传情”的深意。过渡:是啊,“我”和妹妹一直对爸爸充满着思念和期待,对“被袋里装的是什么”充满着好奇,当爸爸回来时,这份期待越来越浓烈,当妈妈终于搬起被袋,哗,把东西全倒在桌子上时,我和妹妹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1、谁来读这一段。2、请同学们自己再好好读读这一段,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3、点生交流。4、是啊,信很多,一句话的事,为什么作者却用了一大段来写?我们再来读读,有什么发现?5、交流。6、是啊,爸爸把妈妈写给他的全部家信都

6、背了回来(板书:写)7、所以,看着这数不清的信,我和妹妹是怎样的表现?(惊呆了,失望,委屈,又感到害怕。)在失望委屈的同时,我和妹妹心中一定有一个疑问油然而生:为什么爸爸没有背回我们期待已久的东西,却要把妈妈写给他的全部家信背回来?(板书:背)那么就让我们从这数不清的家信中随便抽取几封看看吧!【多媒体出示三封信,师配乐读信】8、从这些信中,你读懂了什么?(指生交流)这信中饱含的深情爸爸一定也读懂了啊!亲人的信,就这样穿越着炮火硝烟,一封接一封地寄到爸爸的手中,而此时,爸爸或许正身在激战前夜,或许刚刚亲历了一场恶战,战斗刚刚间歇,又或许爸爸

7、正负伤流血,读到亲人的一封封来信,他会想些什么呢?同学们,把此时此刻爸爸最多媒体出示:激战前夜……战斗间歇……负伤流血……①生写。②生交流。③总结:也许这一封封信已被硝烟熏黄,也许这一封封信已被弹片洞穿,也许这一封封信已被爸爸的鲜血染红,但是,爸爸没有舍弃这袋信,而是把所有的家信一封不落地全背了回来,因为他知道,背回了这袋信,也就背回了他对亲人的(此处伺机板书学生的发言。)④这样深刻的一幕,又怎能让作者忘怀?这一封一封的家信,对于处在战争年月的一家人的意义,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千古绝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多媒体出示)9、让我们再来读第1

8、0段,是否又有了新的感受,此时的我和妹妹,还会失望吗?还会感到委屈吗?带着感受再读第10自然段。10、让我们师生合作读,一起读出这一被袋信中包含的浓浓深情吧!11、看到这数不清的信,妈妈哭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