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专题8-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8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专题8-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8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ID:36250109

大小:4.45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5-07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专题8-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8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1页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专题8-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8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2页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专题8-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8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3页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专题8-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8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4页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专题8-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8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专题8-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8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考纲要求] (1)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考点1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知识主线阶段核心知识史料实证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及附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容: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关税协定;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2)影响:中

2、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商品输出为主)。1.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与上述现象的出现相关的是《南京条约》中的哪一条款?答案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www.xkb1.com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2.针对皇帝强烈地反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告诉皇帝说:“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某条约的某条款”指的是什么?

3、答案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驻京”的条款。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在此之后”指的是哪次历史事件之后?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www.xkb1.com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4.张之洞痛陈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时说:“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上述条约指的是哪个条约?答案 《马关条约》。第二

4、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1)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商船沿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军费800万两白银;开放南京等十一口通商。(2)影响: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一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1)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

5、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2)影响: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容:赔款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惩办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员;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2)影响:巨额赔款加深了人民苦难;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归纳总结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经历了从沿海到内地,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

6、为主,从经济侵略到政治控制的过程。(1)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的侵略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2)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以商品输出为主。众多通商口岸的开放,关税的大幅降低证明了列强这一时期经济侵略的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的重点转向了资本输出,这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要求。(3)两次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在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开始进行政治控制,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到设立“使馆界”,控制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非常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特点。1.从通史角度理解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

7、征(1)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妄图独霸中国。(3)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www.xkb1.com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到一国独霸中国;侵华主要国家是日、美;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