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 文 集 体 备 课

六年级语 文 集 体 备 课

ID:36283323

大小:687.00 KB

页数:123页

时间:2019-05-08

六年级语 文 集 体 备 课_第1页
六年级语 文 集 体 备 课_第2页
六年级语 文 集 体 备 课_第3页
六年级语 文 集 体 备 课_第4页
六年级语 文 集 体 备 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 文 集 体 备 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集体备课大汶口镇陈石小学高传亮课题1、稻草人课时数1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数1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5.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我国着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童话,在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教法学法设计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课前准备(信息采集、教具、学具

2、等)1.生字词语卡片。2.稻草人的图片。教学过程个人复备一、揭示课题,介绍叶圣陶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2.介绍作者。3.教师导读: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稻草人》就选自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二、初读,整体感知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1)把课文读准、读通顺,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找出文中描写稻草人样子和结构的段落,读一读。2.检查生字。(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明读一读,其他正音。(2)教师仪进行再强调。(3)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集体读一读。3.指

3、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稻草人看到一只飞蛾飞到主人的稻田里,并产下了子儿。稻草人很着急,想把情况告诉主人却无能为力,他为主人感到很悲伤。)4.指名反馈:文中的稻草人长得什么样呢?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进行了具体的描写?(第一自然段)5.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思考: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稻草人的样子和结构说清楚的?6.指名反馈。(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7.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加深感知。三、再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1.教师导读:课文主要给我们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稻草人,一个就是稻草人的主人——老妇

4、人。作者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稻草人和老妇人形象呢?2.指名反馈:再读课文后,稻草人和老妇人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一个(   )的稻草人;这是一个(   )的老妇人。3.教师导读:同学们,再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妇人的悲惨、孤单、可怜、穷苦的?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稻草人的尽职和善良的?4.集体反馈。5.教学建议:(1)学生反馈语句,学生一起读一读。(2)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体会。(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6.教师导读:7.教师小结:稻草人的焦急的心理活动,

5、表象了他对主人的关爱,他同情主人悲惨的遭遇。同学们,如果你也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你希望自己是什么?你想怎样帮助老妇人?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同学们,这是一则悲戚的童话故事,稻草人的善良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伸出你的友爱之手,关心、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吧!作业设计(阅读参考目录、作文小练笔、语言积累等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1、稻草人飞下娥子稻草人————————————————老妇人(善良)焦急、担心、愤恨、悲伤(可怜)教学反思语文集体备课大汶口镇陈石小学高传亮课题2、寓言两

6、则课时数1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数2学习目标1、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2、正确朗读《自相矛盾》,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教材分析   本课选编了两篇文言文寓言《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都是著名的寓言故事。教法学法设计1、朗读并背诵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课前准备(信息采集、教具、学具等)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个人复备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2、教师引导学生: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

7、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  3、教师范读课文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①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②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③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

8、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④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