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彭娟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青海 彭娟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ID:36287070

大小:4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08

《青海  彭娟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_第1页
《青海  彭娟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_第2页
《青海  彭娟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_第3页
《青海  彭娟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_第4页
《青海  彭娟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海 彭娟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彭娟,女,1978年11月出生,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教于青海省西宁市北大街小学。荣获“全国优秀教师”、“青海省优秀班主任”、“西宁市十佳教师”、“西宁市优秀班主任”等称号;执教的《坐井观天》一课获全国“注·提”实验语文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2005年5月,参加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竞赛获一等奖;多次参加西宁市教师现场备课、说课、教学基本功大赛等获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全国、省、市区级一等奖。其中,习作教学设计《畅谈2008》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师》。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

2、糕透了”教材分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专题为“父母之爱”。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对本课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自我感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文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亲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学生对于这一人文内涵的领悟,必须要

3、在积累语言、理解语言的过程中,加以实现。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要紧紧扣住单元训练专题,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感受“父母之爱”。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感受父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亲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三、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2.相关教学课件。

4、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步揭题。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2.谁能读一读课题?(1——3名生读)3.你发现,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由浅入深的学习进程,由他们自己的发现,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情感,产生阅读期待。为下文埋下伏笔。】(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初读后的收获。【设计意图: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观。从整体入手,粗知大意。】(三)研读语言,个性感悟。1.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5、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2.分组汇报(1)研读母亲做出的评价。(课件出示)“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①指名读,交流体会。②相机指导朗读。(2)研读父亲做出的评价。(课件出示)“这是什么?”“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我不明白,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①指名读,交流体会。②相机指

6、导朗读。③此时,巴迪可能在想什么?【设计意图:结合对课文的感悟,旨在引导学生质疑:巴迪的这首诗到底写得怎么样?为什么对于同一首诗,父母亲的评价却不同?让学生认识人世间的“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学会珍惜爱,感恩爱。以此为载体将学生对文本的人文感悟进行加工与凝炼,从而领悟课题的真意,也就是抵达课文的“文心”。】3.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有了刚才的体会,让我们再来读父母的对话,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分角色读文中父母的对话,同桌读、师生读、男女生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倾听、思考、表达、对话,把读作为语文学习的灵魂,在读中练好人物对话。

7、】(四)再读课文,指导学法。1.在这一课中,作者还运用什么方法来描述人物的?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2.师:通过这些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父母亲对巴迪的爱。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就能悟出父母的情感,这就是悟情感的读书方法。【设计意图: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所以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五)联系生活,拓展文本。1.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组讨论,你觉得哪种教育方式更适合我们

8、的成长呢?2.你们各有各的看法,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的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积极引发问题的思考,体验文本中“两种极端的出发点都是爱”,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张扬个性,这正是现代阅读教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同时,过程中学生理解了生活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