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 (2)

再别康桥 (2)

ID:36314516

大小:3.62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5-09

再别康桥 (2)_第1页
再别康桥 (2)_第2页
再别康桥 (2)_第3页
再别康桥 (2)_第4页
再别康桥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别康桥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我敢说,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条水!---徐志摩康桥cambridge,即剑桥,邻近康河,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诗人曾在剑桥大学学习生活过.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欧洲.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午后,诗人独自悄悄来到康河,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在那一木一花中寻觅当年的欢声笑语和那洒落其间的青春年华.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了解康桥:中国现代文学的诗坛上,诞 生了这样一位诗人,他出身巨商 名门,才情横溢光耀,思想率真复杂,他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又汲取了欧美 文化——特别是剑桥文化的精髓,以 他短暂而毁誉参半的35个春秋,像

2、一 颗划过天边的美丽的流星,在中国新 诗史上创造了迷人的艺术奇观,他就 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徐志摩再别康桥1923年成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粱实秋等。他们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效的是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他创立了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三美”)理论,被人评为“带着镣铐跳舞”)的新格律理论,此理论对中国现代诗坛、对徐志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月诗派作者简介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别名:南湖,云中鹤浙江省海宁人。追求“爱,自由和美”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

3、翡冷翠的一夜》温柔诚挚是 朋友中的朋友,天真善感是 诗人里的诗人。——胡适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词:爱、自由、美。——胡适他是唯美的,是“即使明天是世界的末日,也要在今晚在园中遍种玫瑰”的那种人。他又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音。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与徐志摩相关的三个女子:张幼仪二人婚期(1916——1922)林徽音1920——1921与徐志摩在英伦

4、相识陆小曼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三种怀念,三种悲伤。林徽音:志摩遇难之时,她和丈夫梁思成用碧绿的铁树叶亲手编制了花圈,梁思成还从志摩遇难的飞机残骸上拾来一块木板,林徽因将它常年挂在她的居室,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天。陆小曼: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素服终身。她在自己的卧室悬挂着志摩的大幅遗像,每隔几天,总要买一束鲜花献上。1933年清明,小曼回硖石为志摩扫墓,写了一首感伤的诗:“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她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努力习画,终生不辍。三种怀念,三种悲伤。张幼仪在离婚后成为一个新女性,她独立生活,事业有成,还为志摩的父亲养老送终,尽了志摩未尽的责

5、任。她心如止水,尽心抚养儿子,在她56岁时,儿子徐积锴在美国成家立业,她这才与邻居医生结婚。三种怀念,三种悲伤。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1921年,徐志摩经狄更生介绍在皇家学院作旁听生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林徽音、泰戈尔与徐志摩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我要没有过过康桥的日子,我就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

6、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你的性灵。”志摩,因为有了康桥,而找到精神皈依与寄托。康桥,又因为有了志摩,而成就了它的灵性,径自走入中国文学史灿烂的一页。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汝左右。初读诗歌,感知诗情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初步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总体语调:舒缓、低沉节奏:轻柔、和谐明确情感:全诗蕴涵了对康桥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的。朗读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身临其境、声情并茂。《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

7、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让我们一起走进康桥,走进诗人的世界……品把自己欣赏的诗句朗读给同桌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1、通读全诗,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轻轻的来,悄悄的走”仿佛母亲怕惊醒熟睡的婴孩一样,诗人对康桥的那份怜惜,那份依恋跃然纸上。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抒情基调。“轻轻的,悄悄的”,这种反复,使温柔的旋律起伏回环,听起来十分和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