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走课”:有效的教学管理

校长“走课”:有效的教学管理

ID:36343859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校长“走课”:有效的教学管理_第1页
校长“走课”:有效的教学管理_第2页
校长“走课”:有效的教学管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校长“走课”:有效的教学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校长“走课”:有效的教学管理孙双金校长“走课”是个新名词。所谓“走课”,是指校长不进课堂,仅在教室外走廊上巡视课堂,时间可长可短,短到两分钟,长则十多分钟,对课堂教学情况做短评快式的观察和诊断过程。校长“走课”有什么作用呢?首先有利于校长全面了解和把握全校课堂教学情况。因为它花时少,覆盖面广,用一两节课的时间就能了解全校教师和学生课堂的常态。其次便于校长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如是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校长就有必要在全校教师会上提醒和引导;如是个别教师的问题,校长可个别谈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再次利于校长推进全校课堂教学改革。如学校

2、倡导自主合作式教学,校长走课时就可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形态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革,校长走课后就有了第一手材料,有了指挥的发言权。如果说校长上课听课是教学领导的点上深入,那校长“走课”就是教学领导的面上开花,总揽全局。校长“走课”是我的管理常态,我几乎每天“走课”一至两次。有人说校长管理要做到“五勤”。一是腿勤,常在校园内走动巡视;二是眼勤,善于发现校内的亮点和问题;三是脑勤,善于思考,善于琢磨,善出点子;四是嘴勤,善于和中层及教师学生沟通,表扬优点,交流思想,和谐感情;五是手勤,经常把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心得感悟记录下来,做工作和生活

3、的有心人。我常常用这“五勤”告诫自己和身边的管理人员。“走课”也算是我“五勤”其一吧。有校长要问了:“走课到底看什么呢?走课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我把自己的“走课”体会写出来与大空共享。一般来说,我的“走课”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常规式“走课”。常规式“走课”在每间教室外停留时间比教短,一两分钟而已。主要观察课堂常规,学生精神状态、教师教学风貌。顺带看看教室卫生,教室环境。如发现有个别班级学生上课纪律不好,秩序混乱,我会在课后找这位老师沟通交流,请他加强课堂常规训练,强化纪律,确保教学内容顺利完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发现某班级

4、教室布置很有特点和新意,我会在了解情况后在全体教师会上作适时的表扬。对于常规工作,我遵循的交流原则是“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二是专项式“走课”。专项式“走课”是指带看非常明确的目的,专注于观察了解某一方面的情况而巡视。例如,某一时段抓学生课堂举手发言情况,既抓发言面是否广泛,又抓学生发言时是否站姿端正,声音响亮,充满自信。那这一阶段的“走课”我就重点关注学生课堂上的举手和发言。我站在教室外,我会统计教师提问后全班一共有几位学生举手,占到全班百分之几,然后我会特别倾听学生发言的声音与自信程度。对于教师中在这一方面做得好的教师我

5、会在全体教师会上放大他们的经验与做法。而对此关注不够的教师我会随机提醒,授以方法。三是研究式“走课”。研究式“走课”是校长带着某一方面问题和困惑走向课堂。观察教师的课堂,发现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我近期正在学校推进“情智新课堂”研究。新课堂新在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初步总结了新课堂的四步模式:第一步,课前研习;第二步,小组学习;第三步,大组交流;第四步,练习反馈。新课堂推行后,广大教师反应学生积极性高涨,一改传统课堂由教师和好学生包打天下的局面,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了,尤其是指差生也参与进来了,教学副校长唐校长向我反应,班上

6、原来从来不举手发言的学生也举手发言了。当然,教师也感到不适应,不放心,原来教师讲得有条有理,清清楚楚,现在让学生讲了,条理性准确性都不行了,怎么办?学生主体,学生自主和教师主导关系如何处理呢?我在走课时特别关注这一问题,发现有经验的中年教师处理比较得当,既能放手尊重和相信学生,又能适时地讲解和引导,比年轻教师放手后不知如何引导和老教师不肯放手不相信学生形成了一个鲜明的“中年教师现象”。于是,我让中年教师在全校上示范课,观摩课,请他们谈体会说做法。渐渐地,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也慢慢地认同和效仿中年教师做法,新课堂在全校慢慢开花结果了。

7、四是综合式“走课”。综合式“走课”即全面巡视,全面观察,有优点讲优点,有问题讲问题。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他必须面向全体,抓好全局,在巡视中发现的一切问题均要记入脑中,予以解决。校长“走课”,是校长教学领导力的重要体现,是校长教学管理的常规武器。我举双手赞同校长“走课”这一管理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