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成功解读文本

浅谈如何成功解读文本

ID:36345803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浅谈如何成功解读文本_第1页
浅谈如何成功解读文本_第2页
浅谈如何成功解读文本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成功解读文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如何成功解读文本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成功进行解读,谈“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都是华而不实。那么什么是文本呢?文本就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我们老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的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

2、受力和想象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让文本自己说话,准确理解和感悟文本。如何做到成功解读文本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站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角度解读文本,掌握难易程度。《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

3、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所以说要想做到准确解读文本,必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掌握难易程度。二:站在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了解写作目的。要想成功解读文本,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应该首当其中。因为文本解读中,不了解作者就无法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真正的文学作品都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受,对作者的了解,不

4、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的理解文本,还可以更好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例如在教学《故乡》时,对小说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的理解无疑是教学的难点,这时就需要教师了解鲁迅当时的思想状况。1921年的中国,辛亥革命虽然已经过去十余年了。但军阀各霸一方,在帝国主义操纵下,混战不已。各地军阀自设关卡,自立税局,自订税额,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层层盘剥,生活在这种社会现实中的广大劳动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在饥寒交迫中痛苦挣扎,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鲁迅非常失望,希望找到一条实现新生活的道路,并始终不愉地去斗争,实践

5、。明确了小说当时的写作背景,这时再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就容易多了。三、站在编者的角度解读文本,理顺编排意图。每一册语文教材,都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按一定的规律体现编者意图的。因此,成功解读文本,理顺编排意图也显得至关重要。再拿《故乡》为例,这篇课文在整册教材中处于第三单元,本单元的课文还有《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心声》。这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这里所说的写少年生活,并不是都像《孤独之旅》《心声》这样,完全以少年人物为中心。《故乡》重在写故乡的人物变化,但是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段脍炙人口,让人印

6、象深刻。《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的无义寡情,但它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这一人间悲剧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某种认识。弄清四篇文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再去解读就各有侧重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