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嵩岩论文浅谈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群施工措施

付嵩岩论文浅谈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群施工措施

ID:36418288

大小:2.01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0

付嵩岩论文浅谈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群施工措施_第1页
付嵩岩论文浅谈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群施工措施_第2页
付嵩岩论文浅谈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群施工措施_第3页
付嵩岩论文浅谈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群施工措施_第4页
付嵩岩论文浅谈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群施工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付嵩岩论文浅谈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群施工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群施工措施付嵩岩(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1100)摘要:隧道上方地表建(构)筑物覆盖率高,且均为浅基老龄民房,未施工前,房屋已存在部分裂缝、错台等状况,现状令人堪忧。如何在盾构施工时确保地面房屋的安全,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关键词:加固参数房屋调查监测改良1前言论文以珠三角某城际轨道项目盾构区间施工为例,总结了盾构隧道穿越密集房屋群施工措施,可为后续类似工程借以参考。2工程概况盾构区间隧道上方地表建(构)筑物覆盖率高达97.8%(图2.1),数量在500栋以上,且大部分为无基础的二至五层砖混

2、结构,年代久远,均属住宅性民房(图2.3,2.4),其中一部分为单层土坯房(图2.1)。区间隧道地质情况极其复杂,上软下硬和全断面硬岩地层占整个隧道的85.8%,盾构机在掘进全断面岩层时,掘进速度缓慢,刀具磨损严重。在掘进上软下硬地层时,下部岩层坚硬,盾构机推进速度缓慢,掌子面上部软弱土体受到较大扰动,易造成盾构机超挖现象。如何在盾构施工时确保地面房屋的安全,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图2.1上覆建筑物平面及地质情况示意图图2.2居民房图2.3土坯房图2.4隧道上方房屋现状3下穿密集建筑群准备工作3.1做好前期建筑调查1)隧道施工前,组织调查

3、小组对工程沿线建筑物及构筑物现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清楚地了解沿线每座建筑物的位置、现状和地下基础情况。2)在调查时,配备摄像设备,进行专门的摄影记录,以保存一定的声像实物资料。对工程施工沿线正在建造或拟建的建筑物情况也应详细了解,以保证今后工程的顺利进行。3)对设计单位给出的建筑物资料进行分析并加以确认。4)制订并填写每栋建筑物的调查表,对每栋房屋裂缝等缺陷和破损要进行详细记录和拍摄,重要照片要加示意图及标注建筑物位置。对各种缺陷如裂缝、抹面脱落和其他损坏进行登记,已有裂缝测量长度和宽度并做好记录。1)对于重要建筑物如桩基距离隧道较近的

4、地区进行地质补勘。3.2监测点布设在建筑物周边设置地面监测横断面和建筑物监测点,以便获得更多地监测数据,不仅可用来分析单点地面沉降值还可以用来分析同断面的不均匀沉降因素,为以后盾构穿越建筑物施工时做好铺垫。同时,建立完善的变位监测系统,对建筑物和地面进行系统、全面的跟踪测量,实行信息化反馈施工。布点示意图间图3.1.图3.1盾构区间监测布点示意图3.3换刀点选择及预加固措施该区间全断面硬岩地层长1332.3m,占隧道全长的45.5%;上软下硬地层长1279.7,占隧道全长43.7%。在盾构施工过程中,换刀次数频繁且在上软下硬地层均为带压

5、换刀。由于地上房屋密集,要提前做好换刀准备,根据掘进情况和地质情况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巷子和道路做为换刀点,并进行提前加固,保证进入房屋时盾构机刀具情况良好,保证地面房屋顺利通过。换刀点的选择尽量安排合理,控制好换刀点位置间的距离,距离过短,开仓浪费成本;距离过长,刀具磨损厉害,严重影响盾构机顺利掘进,加大对地面房屋扰动。更甚者出现盾构机憋停在房屋下,严重影响盾构掘进施工。对于跨度大的房屋和无位置加固的建筑群,经协商后进入房屋提前进行注浆加固。预加固施工如图所示。图3.2钻孔加固图3.3注双液浆进行加固图3.4房屋内加固注浆图3.5换刀点

6、加固注浆4下穿密集建筑群施工技术措施4.1盾构参数的控制及时、准确、真实记录施工情况,做好各个参数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盾构推进施工过程中,根据理论计算和相同或相似地质推进参数的分析,创建合理的施工参数。做到施工参数控制有理有据。推进时严格控制出土量,掘进工程师不仅对沿线房屋及地质情况充分清楚,而且需要对地层变化、盾构参数的变化具备强烈的敏感性,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和沟通。4.2严格控制盾构纠偏量在保证盾构正面沉降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使盾构机均匀匀速施工,盾构姿态调整不可过大、过频。隧道轴线和折角变化不超过0.4%.。推进时纠偏做到不急、不猛

7、,注意观察盾尾间隙,出土量和千斤顶行程与相对区域油压的变化而逐渐变化。可采用缓坡法、稳坡法推进,从而减少盾构施工对地面的影响。4.3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保证每一环注浆量要到位,并且随盾构推进每箱土的过程中均匀注入,浆液配比须符合质量标准,通过同步注浆及时填充土体间的空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具体注浆量和注浆点可根据压力和地层变形监测数据选定,并做好详细记录,并根据沉降观测点的具体数据,调整同步注浆的参数。4.4加强对地面及房屋的监控量测地表沉降、周边建筑物监测频率为2次/天,约为每日的(8:30、15:30);拱底隆起沉降

8、监测频率为1次/2天;如发现异常情况时加密监测。对已通过建筑物,根据盾构通过时的数据情况及特殊建筑物进行跟踪监测及跟踪注浆至稳定,以保证区间房屋的安全。4.5不良地质土体改良措施通过对不良地质土体改良减少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