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天火之谜(1)

19天火之谜(1)

ID:36423002

大小:2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10

19天火之谜(1)_第1页
19天火之谜(1)_第2页
资源描述:

《19天火之谜(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总第58课时主备人:曾先进(天王)课题:19天火之谜教学内容:19天火之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的十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富兰克林勇于探索、大胆实验的科研精神,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体会富兰克林揭开雷暴之谜的艰难。教学难点:学习富兰克林潜心研究、大胆实验、不畏艰险的科研精神。教

2、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理解课题。1.板书“谜”。认识这个字吗?什么是谜呢?(“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或难以理解的事物。)由“谜”你想到了什么?2.板书“天火”。你知道什么是天火吗?根据这个题目,你可以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进行板书。指读课文的第一节。(1)相机板书“暴”、“劈”,注意正音,强调字形。(“暴”的下面不是“水”;“劈”,只有用刀才能劈。)(2)注意断句。①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②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

3、/可怕的东西。3.师生交流:什么是天火?天火之谜指的是什么?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一小节的意思。4.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这篇文章会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1)标出小节,划出课文的生字新词。(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学生朗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节。注意断句: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节,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4、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相机理解“不足为奇”、“欣喜若狂”等成语的意思,并用这两个成语造句。相机板书“炸”、“毙”、“讽”、“揭”,指读、正音、指导记住字形。(3)指名朗读课文第四节。相机正音:“匙”读“shi”。这一节介绍的是什么?(4)指名朗读课文第五节。你读懂了什么?什么是“无稽之谈”?哪个字意思是“根据”?(5)指名朗读课文第六节。请你用这一节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节的意思。“这样,雷电轰鸣是,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了。”中的“安然无恙”是什么意思?(6)分小组朗读课文,力

5、求读通读顺,共同解决还不理解的词语。(7)展示读:读你读得好的自然段。(8)集体交流: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默读课文,概括段意默读课文,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四、出示生字,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6、。2.哪些地方要提醒同学们书写时注意的?3.范写:暴、讽。4.学生用钢笔描红。五作业:完成钢笔习字册板书设计天火之谜雷暴-----解谜------原理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