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认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认

ID:36488811

大小:4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1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认_第1页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认_第2页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认_第3页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认_第4页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认_第5页
资源描述: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作业作业题目:间歇性精神病人民事侵权责任认定 姓名:张婷学号:200910130222专业:法律事务区队:09法务302指导老师:吴畅论文字数:4100二0一一年十二月目录一、内容摘要及关键词……………………………(1)二、间歇性精神病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2)三、间歇精神病人的侵权责任能力…………(3)四、间歇性精神病人民事侵权归则………(4)内容摘要《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以及我国相关法律对间歇性精神病人民事侵权责任承担分配模糊不清,针对就这一问题对间歇性精神病人民事侵权责任认定进行讨论。首

2、先从间歇性精神病人进行民事侵权行为时的自我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来讨论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接着以各国各地区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侵权相关法律规定的比较来讨论间歇性精神病人侵权责任能力,然后以不同的法律观点以及侵权法律责任与赔偿责任的统一性讨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民事侵权行为发生后的责任承担问题。最后综合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讨论、侵权责任能力讨论、以及责任承担问题提出笔者观点。关键词:民事行为能力侵权责任能力间歇性精神病人民事侵权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民事侵权责任认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制的不断完善,各种隐

3、匿于灰色地带保护罩下的法律漏洞一一浮出水面,然而在社会日渐稳定和谐的过程中间歇性精神病这一群体始终被我们所忽略,其中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侵权责任认定的忽视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问题,我国的法律对其刑事侵权责任做了比较完备的解释,而在民事侵权责任这一方面并未作明确规定。就这一问题笔者进行如下讨论。一、间歇性精神病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间歇性精神病人,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并非一直处于错乱状态而完全丧失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精神并非一直处于错乱状态而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其发病特点是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在

4、正常状况下,头脑清醒具备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发病时控制力辨认力减退,或者完全无法辨认、控制自己行为能力,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三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功;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民事行为能力在内容上包括两方面,即人身行为能力和财产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既包括在财产上与人身上都受限制,也包括在人身上受限制在财产上不受限制以及在财产上不受限制在人身上受限制三种

5、情况。间歇性精神病人即是属于在人身上和财产上都随着其自身是否能辨认和控制自身行为而受限制。李某曾患有躁狂抑郁症,治疗一段时间后,有所好转,遂停止治疗,并在一家餐馆找了一个清洁员的工作,后因工作时同为清洁员的杜某无端挑衅激怒李某,将杜某头部打伤送进医院,杜某遂将李某起诉至法院,为此李某家属认为李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向法院提交李某患精神病期间该市某医院的诊断病例,提出以李某的母亲刘某为法定代理人的主张,因诉讼前期李某的行为并未表现出异常,受理该侵权纠纷的A省B区基层人民法院中止了该诉讼,并告知李某及其亲属确定公民为限制民事

6、行为能力人应先向法院提起行为能力确认之诉,经过法院审查确认属实,才能认定李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刘某即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委托该市人民医院精神科对李某进行精神医学鉴定,后根据鉴定确认李某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事发时因被激怒导致病症复发。法院恢复侵权纠纷审理,刘某作为李某的法定代理人出庭。实例中刘某的“自认为有诊断病例即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广大民众所认为的一个误区。间歇性精神病人是一个法律概念,并不是一个精神医学概念,用精神医学结论来确认“间歇性精神病人”这一法律概念的主体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显然是不对的。我国《民事诉讼

7、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认定必须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且需写明该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依据,受理申请后人民法院在必要情况下对被请求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公民进行鉴定,申请人提供鉴定结论的,应当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那么除了这个误区外,还普遍存在“是否为间歇性精神病人是由司法鉴定的结果决定”这种看法。这种看法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误区,同时也是一个判决误区。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看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确认之诉中法官仍具有充足的独立审判权,不少

8、法官遇在到此类诉讼案件时很容易会因为当事人提供的司法鉴定机关鉴定书认定结果忽视法官的独立审判权,对鉴定材料未通过认真审查即以鉴定结果作为是否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判定。这也就为许多民事侵权行为人逃避民事赔偿提供了契机。二、间歇精神病人的侵权责任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是指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违反法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