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

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

ID:36525053

大小:613.0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5-11

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_第1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_第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_第3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_第4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第一部分诗词歌赋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庭兰。【作者简介】高适(700—765) 唐代诗人。字达夫。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

2、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 【译文】  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55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3.鳜(guī)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4.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5.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6.不须:不需要。【译文

3、】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急湍,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55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4.山水色:湖光山色。5.白银

4、盘:形容洞庭湖。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55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注释】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浪淘:大风荡起波浪,大浪冲走泥沙,形容风大浪大。3.簸:掀翻。【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他的

5、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采。【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55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生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1.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2.谙(音安):熟悉。3.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作者简介】772-846,字乐天,太原(

6、今属山西)人。唐德宗朝进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译文】江南特别好,风景对我来说很熟悉。太阳出来的时候比火还红,春天来的时候江水比蓝色还绿。能不会忆江南吗?55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1、郭:外城。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帜。2、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

7、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3、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4、楼台:指寺庙。【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854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著名诗人。著有《樊川文集》。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译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