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教学实施方案

史记选读教学实施方案

ID:36555851

大小:4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2

史记选读教学实施方案_第1页
史记选读教学实施方案_第2页
史记选读教学实施方案_第3页
史记选读教学实施方案_第4页
史记选读教学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记选读教学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史记选读》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单元一、《史记选读》导读二、秦汉风云人物(高祖、项羽)三、汉初风云人物(淮阴侯、李将军)四、春秋战国风云人物(管仲、屈原、魏公子)五、《史记选读》评价(读书心得)每个单元均附文言知识教学及考核评价教学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阅读古代文化经典著作,感受其中精神和艺术的魅力,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文化积累,提升人生品味,实现经典阅读的育人功能;在经典阅读的同时,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提高古代经典的解读能力,实现经典探究的课程价值。二、教学目标1、学习7-10篇传统经典篇目,初步

2、理解司马迁与《史记》,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和语言魅力,提高语文素养。2、能理解把握作品内容,汲取人生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认识其中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拓展文化视野。3、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学习,积累文化常识,梳理巩固拓宽文言阅读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4、通过班级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写1-2篇读史心得,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写探究性小论文。三、教学要求明确目标、制定计划,重视基础,科学评价。梳理巩固文言文阅读知识和技能;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重视从文化视角出发汲取历史智慧;探索多样的评价形式。四

3、、教学内容、时间、形式及具体安排(见附页)学生长时间学习一门课程,而且课文又都是长文节选,每篇文章若按常规一般需要4课时,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怎样克服?要做减法!五、教学策略《史记选读》教学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1、基础性与选择性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史记选读》应突出一个“选”字。“选”,既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性。教学内容的选择6,既有面对全体学生所作的整体性选择,又有针对个体差异,关注个性发展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选择。同时,也应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性,教师在教学中能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排除阅

4、读中遇到的障碍,整体把握论著内容,提高母语素养。教学过程中仍应指导学生加强诵读,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虚词和实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1、精读和自读教材多长文,从第一个字讲到最后一个字,既不可能也没必要。这就要求“精读”和“自读”结合起来。所谓“精读”,就是教师带着学生认真研习文本,不放过一个疑难处、困惑上,扎扎实实;而“自读”,则是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提供必备的学习资料,组织学生研讨交流。比如《淮阴侯列传》课文可分:(1)早年生活(2)井陉之战(3)被贬之后(4)“谋反”被诛。“论赞”,则让学生自读研讨,探讨交流

5、韩信被杀的原因。总之,故事性强,文本理解难度不大的地方,都应该运用“略”字诀,这样省出时间和精力,进一步组织探究,使学生真正获得发展。2、实与活实,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和学习能力培养为准则,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法,组织实施教学,落实三文【文言、文章、文化(学)】教学目标,实现三文和谐统一。教学实践证明,“研习鉴赏式”是《史记选读》较为理想的常规教学方式。《史记》的刻画人物和叙事的艺术,堪称后世的典范,教学中可以就其刻画人物的艺术,如表现人物鲜明形象的生动细节、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叙事的技巧、语言的风格等进行研

6、读鉴赏。而“实”“补”“略”“比”“探”可称为“研习鉴赏式”的五大表现形态:“实”字诀:要抓那些有包孕、有张力的“字”,通过对这类“字”的辨析推敲触摸把玩,水到渠成地形成对文学、文化的感受和领悟。《淮阴侯列传》记“漂母饭言”:“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有以”书上没有注释,“有以”是“有所以”之意,可理解为“有机会”“有条件”。引导学生辨清“有以”才能理解韩信这句话表现的自信和抱负。“补”字诀:《史记选读》多是长文节选,有的节选从教学和学生理解角度看,不一定最合适,往往节选后前因后果就不清楚

7、了,①比如《项羽本纪》“巨鹿之战”的前因,“垓下之战”的前因等,就需要我们教师补前因。②学习《淮阴侯列传》了解韩信的早年生活后,可以补充交代早年三个故事的结局,这是补后果。③还可以从课外的材料精选,激疑设疑,推动学生研读,如韩信纵论天下大势一段,能表现韩信作为大将军、大元帅的胆识和气魄,对我们认识韩信其人有帮助,“补”出来;李广与程不识将军比较一段,不仅可以看出李、程二人治军的不同,也为后面全面认识评价李将军埋下教学伏笔,也可“补”起来。“比”字诀:就是比较、对比。比如《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教学中可以反复比较,两个人物生活在同一个历

8、史时期,构成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敌对的双方,这样对照起来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消化文本。“比”可以是两篇文本,但更多是一篇文章的比较,如人物的比较、性格的比较,命运的比较等等。如学习《淮阴侯列传》可以让学生把韩信打仗和项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