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练习新人教版

ID:36573788

大小:65.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木兰诗》练习一、字音、字形1.给加粗的字注音。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鸣溅溅()鸣啾啾()胡骑()戎机()金柝()著()衣傍地走()2.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愿为市鞍马(市:买)B.问女何所思(思:思念)C.万里赴戎机(戎机:指战争)D.赏赐百千强(强:强壮)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问女/何所思B.关山/度若/飞C.壮士/十年/归D.可汗/问/所欲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4)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学常识《木兰诗》是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____________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它属于____________,叙述了古代

3、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____________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三、语言应用1.翻译下列句子。(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2.判断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4)朔气传金

4、柝,寒光照铁衣。()三、阅读理解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①策勋十二转(      )②当户理红妆(      )2.第①段“将军百战

5、死,壮士十年归”表达了什么?3.木兰代父从军的事例,表现了她怎样的精神?4.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第③段“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4参考答案一、字音、字形1.给加粗的字注音zhùkèhánjiānpèiyānjiānjiūjìróngtuòzhuóbàng解析:根据课下注音填上正确的即可。2.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D解析:D项中“强”应为“有余”。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B。解析:停顿应为:关山/度若飞。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2)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3

6、)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4)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解析:填空时需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意思填空。文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意思是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所以是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概括了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意思是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用夸张的修辞

7、手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意思是木兰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表现了木兰归乡心切。二、文学常识北朝民歌郭茂倩叙事诗木兰解析:这些文学常识识记熟练即可。三、语言运用1.翻译下列句子。(1)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4(2)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还赏赐了很多的财物。(3)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女儿;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窗户梳妆打扮起来。解析:本题是解释句子,注意一些句子和词语的特殊用法。“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十二”是虚指

8、,指很大的战功。“郭”意思是外城。“户”意思是窗户。2.判断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互文(2)反复(3)排比(4)对偶解析:(1)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所以是互文。(2)句中“旦辞”“不闻”“但闻”“不闻爷娘唤女声”反复出现,所以是反复。(3)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说明,所以是排比。(4)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所以是对偶。三、阅读理解1、①记功。②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