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及对策课题文献综述

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及对策课题文献综述

ID:36590690

大小:66.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2

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及对策课题文献综述_第1页
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及对策课题文献综述_第2页
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及对策课题文献综述_第3页
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及对策课题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及对策课题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及对策》课题文献综述一、问题的提出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构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从1921年开始对一千多名超常儿童进行的延续了几十年的追踪研究表明,高成就者与低成就者在心理素质方面的显著差异是在理想、进取心、自信心、坚持性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因此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以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成功地完成学习活动,不仅需要有较好的智力,还要有对学习活动的兴趣、热情,以及必要的注意力集中状态和谦

2、逊、自尊、自爱、自信的人格潜质。这些良好的个性特征均属非智力因素,其发挥状态如何,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素质教育。学生要提高整体语文素质,就必须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情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足够自信心,如果学生缺乏上述良好的心理因素,那么在学习语文的整个过程就缺乏动力基础,学习效果不理想,语文素质难以提高,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进展,所以说非智力因素的好坏,将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对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甚广。从小处的课堂实际教学来说,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符合新大纲的教学要求

3、的。二、资料分布1、专著有关教学艺术、教学心理等方面的个人著作,如皮连生主编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张大均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王一智编著的《实用教学艺术》等。2、期刊杂志有关于语文教学教改的刊物,有关的教学理论探讨的杂志,尤其是影响较大的如《教育研究》、《上海教育》、《教学与管理》、《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等。3、大部分的资料在互联网上获得。三、研究现状非智力因素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亚里克山大于1935年在其《智力:具体与抽象》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进入80年代以来,对非智力因素(及其与智力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非智力因素

4、的问题的研究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界定;(二)、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的关系;(三)、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培养;(四)、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方法及量化问题。因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我在这里并不想就一些纯粹学术类的问题如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界定、与智力的关系等问题作具体的阐述,我只想就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培养的研究现状做一下较为详细的综述。(一)“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界定什么叫“非智力因素”,这个问题众说纷纭。燕国材教授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中指出:“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称为非智力因素。这是就其广

5、义来说的。从狭义来说,我们认为,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性格而言。”同时它又将非智力因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和上文的广义概念的定义相同。第二个层次把“非智力因素”具体为五个因素,即: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第三个层次更具体为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顽强性、独立性等十二项因素。接着,不少学者提出了对非智力因素的理解。90年代以来主要有:⒈非智力因素是指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构成的整体……4非智力因素是由三种成分构成的,它们是①个性倾向性

6、;②情绪和意志;③气质、性格与认识方式(申继亮,1990年)。⒉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林崇德,1992年),⒊非智力因素即价值性心理因素(马兆掌,1992年)。⒋非智力因素是指除能力以外的个性心理因素,包括个性倾向性、性格和气质(郝德永、周武军,1993年)。5.在意向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就是非智力因素(张旭)。(二)、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的关系;燕国材分别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区别和联系上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他认为: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有六个方面的区别:1、非智力因素属于非理性范畴;智

7、力属于理性范畴。2、非智力因素与意向活动相联系,起意向作用;智力与认识活动相联系,起认知作用。3、非智力因素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因素组成;智力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五种因素组成。4、非智力因素没有组成一定的完整结构,即它们之间相互促进或相互促退的关系一般是非必然的;智力诸因素组成了一定的完整结构,即它们之间相互促进或相互促退的关系是必然的,即: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的结构是不同的。5、非智力因素属于活动中的动力——调节系统;智力属于活动中的执行——操作系统。6、非智力因素构成了教学(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智力构成教学(学习)

8、的心理结构。燕国材还探讨了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的联系:智力活动指导非智力因素,非智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