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研究

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研究

ID:36635640

大小:744.77 K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5-13

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研究_第1页
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研究_第2页
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研究_第3页
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研究_第4页
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研究姓名:苏薇洁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外科学(整复外科)指导教师:钱云良;杨军200705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

2、名:日期:年月日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3上海交

3、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论文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研究摘要目的:1979年Ariyan首次报道了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缺损。它是以胸肩峰动脉为血管蒂的传统肌皮瓣,由于有稳定的血供和易于皮瓣自由旋转的长血管蒂等优点曾经一度广泛应用于头颈颌面外科的修复手术。但是,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作为传统肌皮瓣,胸大肌皮瓣不可避免的需要切取胸大肌,从而造成对胸部供区外形和肩关节运动的损伤和影响。这明显有悖于整复外科“在修复受区缺损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供区损伤”的原则,因此胸大肌皮瓣已经不再成为理想的供区选择

4、。随着显微外科和解剖学的发展,人们将人体表面的皮肤按照知名血管血供划分成多个区域,建立了穿支皮瓣的新时代。穿支皮瓣属于轴型皮瓣范畴,具有不切取肌肉组织,减少对供区损伤的作用。1989年Kojima首先报道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改进和替代传统腹直肌肌皮瓣应用于乳房再造,成为临床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穿支皮瓣。详细的解剖形态学基础是设计穿支皮瓣和预测皮瓣成活面积的关键。本课题研究拟通过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提供详细的皮肤穿支血管解剖数据,建立新的穿支皮瓣模型,为临床设计应用穿支皮瓣提供解

5、剖学依据。在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论文修复头颈部损伤的同时,更好的保护供区,减少对胸部外形和肩关节的影响,造福更多的患者。方法:通过12具新鲜成人尸体,男性7具,女性5具,共24侧新鲜尸体胸部标本解剖观测。内容1,胸部的解剖学组成,胸部皮肤的血供营养。内容2,胸肩峰动脉皮穿支的解剖学研究,通过乳胶(Latex)灌注,观测胸肩峰穿支动脉来源、位置、出现率、数量、口径。通过美蓝(Methelynblue)灌注,研究胸肩峰动脉皮穿支血管,供血范围的染色范围和分布。内容3,设计以胸肩峰动脉皮穿支

6、血管为蒂的皮瓣,研究皮瓣的厚度、大小等数据,设计和切取方法,血管蒂长度等,还有应用范围。内容,4比较胸大肌肌皮瓣和穿支皮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优缺点等。实验中所有数据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胸部的解剖学组成,胸部皮肤的血供营养:皮肤、浅筋膜、乳房、深筋膜、胸部肌层(第一层胸大肌、腹外斜肌、腹直肌上部;第二层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前锯肌;第三层为肋间肌、第四层为胸横肌)。胸大肌为一宽厚的扇形扁肌,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和6个肋软骨的前面,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胸大肌分部:锁骨部、胸肋部、腹部。胸大肌血供

7、:主要来自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支、三角肌支、腋动脉的胸肌支。胸部皮肤的血供:胸廓内动脉、肋间后动脉和腋动脉分支。胸肩峰动脉来源于腋动脉(axillaryartery),穿胸锁筋膜后分为:锁骨支、肩峰支、三角肌支、胸肌支。2.胸肩峰动脉穿支出现率:共得到出现穿支的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论文皮瓣21侧,87.5%(21/24)。3.穿支出现的位置:其具体位置为分布于以锁骨中线、距锁骨下缘6cm处为圆心,以1.2+-0.36cm为半径的圆周周围。其穿支血管的实际穿出点,在胸大肌锁骨头和胸肋头肌间隙

8、之间穿出进入皮瓣,具体详见正文图示。4.穿支血管的口径:按大小分为三类,(1)大口径:>1mm:34.5%,10支;(2)中等口径:0.5-1.0mm:58.6%,17支;(3)小口径<0.5mm:6.9%,2支。5.穿支血管按其穿出方式和数量分三个类型:类型A:有一个皮穿支:61.9%,13侧;类型B:2个皮穿支(从胸肩峰血管发出一个皮穿支总干,总干再分为两个穿支分支,其中一个穿支从肌间隙穿出进入皮瓣,另一个在邻近的胸大肌内穿出入皮瓣供血):28.6%,6侧;类型C:2个皮穿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