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硬化症临床与基础研究(讲座)

结节性硬化症临床与基础研究(讲座)

ID:36635914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结节性硬化症临床与基础研究(讲座)_第1页
结节性硬化症临床与基础研究(讲座)_第2页
结节性硬化症临床与基础研究(讲座)_第3页
结节性硬化症临床与基础研究(讲座)_第4页
结节性硬化症临床与基础研究(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节性硬化症临床与基础研究(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摘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慕容慎行方玲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sclerosis complex)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典型症状是面部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及智能减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对该病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目前认为是以多器官的组织缺陷和错构瘤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除外周神经、骨骼肌、松果体外可累及所有组织器官。一、临床表现及症状出现的机率该病的发病年龄0-15岁,多数在10岁以下,男女比例为2-3:1,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5800-10000,但仅有1/3的

2、病例有典型症状。有的病人可仅有上述三症状之一,有的可完全无临床症状,仅在病理检查时偶而发现脑组织的结节性硬化改变,或仅有神经系统体征,在CT扫描等检查中发现。除神经系统和皮肤外,还可累及眼、心、肾、肺和骨骼系统。1.皮肤损害 100%患者出现皮肤损害,有特征意义。其中87-100%有色素减退斑,常在出生时或婴儿时期发生,在伍氏灯下显得更清楚,有3种形态:卵圆形的柳叶斑,小的多角形斑和微小的confetti白斑(点彩状色素减退斑),其中卵圆形柳叶斑是TSC较特征性的。值得注意的是在0.8%的新生儿中可发现色素减退斑,大多数并无医学意义,

3、其他一些疾病如白癲风、色素缺失痣部分白斑病及vogt-Koyanagi-Harade综合征也可有色素减退斑,需与TSC鉴别;47-90%有面部血管平滑肌瘤,多在4-5岁时出现,为对称性、散在、针头大小的粉红或淡棕色透亮的蜡状丘疹,按之不褪色、质地坚硬,呈蝶形分布于面颊及鼻翼两侧,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甚至融合成片,需与红头痤疮及多发的毛发上皮瘤鉴别;20-80%有鲨革样皮疹;17-87%有面部纤维斑及齿龈纤维瘤;15-25%可出现指(趾)甲或甲周纤维瘤,为甲沟或甲下的坚硬的乳头状纤维瘤。其中色素减退斑(≧3)及甲周纤维瘤为本病最具诊断价值的

4、表现。其他皮肤损害可见血管瘤、咖啡牛奶斑,但无特异性诊断价值。2.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TSC主要侵犯大脑,只有15%累及小脑,累及脊髓者罕见。(1)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该病致死率及致残率最主要的原因。90%患者出现室管膜下胶质结节,70%有皮质或皮质下结节。有人认为从MRI检出的皮质结节的数目可反映脑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结节数大于7个者其出现中度至重度脑功能紊乱机率增高5倍。6-14%患者可出现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这种肿瘤可增大并阻塞脑脊液通路致颅内压增高,从而致死或致残。(2)癲痫:80-90%患者有癲痫发作,多在1-3岁出

5、现。开始表现为起婴儿痉挛症,后渐发展成为全面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由于婴儿痉挛症可单独存在或为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因而不属于诊断标准。(3)智能障碍:至少有50%患者有智能发育迟缓或智能障碍。其中88%在5岁以前已有癫痫发作,仅少数无癫痫发作而有智能减退。约32.5%的患者因严重的癲痫待续状态或支气管肺炎而夭折。(4)神经系统发育及行为异常:包括全面性发育迟滞(PDD)、缄默、多动或注意力缺失-多动综合征(ADHD)及易激惹,少数出现幻觉、思维紊乱和精神分裂症样症状。3. 肾脏病变 在TSC死亡者中因肾脏疾病而夭折者约占27.5%,是该

6、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近来研究表明TSC患者在10岁时约80%可发现有肾脏病灶。表现为:(1)良性血管肌脂肪瘤(约70%),该肿瘤由异常的血管,平滑肌及成熟的脂肪组织组成,在儿童期,其数目可增多并可增大,该瘤可引起致命性出血及替代肾实质而致肾衰,多见于成年人,呈双侧多发性,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腹部肿块、肾性高血压。(2)上皮性囊肿(约占20%),多见于小儿且与多囊肾不易区别。有的患者同时有TSC及多囊肾(PKD),囊肿进行性扩大而压迫有功能的肾实质而终致肾衰。具有TS/PKD表型的患者可构成PKD1综合征,在其他器官如肝脏可发现有

7、囊性病变及浆果样动脉瘤。(3)大嗜酸粒细胞瘤(良性腺瘤性错构瘤(<1%));(4)恶性血管肌脂肪瘤(<1%)及肾细胞癌(<1%),恶性血管肌脂肪瘤及肾细胞癌虽然少见,但TSC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普通患者。4.眼部病变 30-75%患者可伴发视网膜错构瘤样结节及白斑,视网膜错构瘤常位于眼球后极,为黄白色或灰黄色、圆形或椭圆形类桑椹状的结节或半透明肿物,多无临床表现,少数可突然失明。此外尚可出现小眼球、突眼、青光眼、晶体混浊、白内障、玻璃体出血、色素性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5.心脏病变 TSC患者中47-67%可有心脏横纹

8、肌瘤。该肿瘤一般在新生儿期最大,随年龄增大而缩小至消失。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心力衰竭等,是本病婴儿期最重要的死亡原因,超声检查最早能在妊娠22周时发现,是产前诊断的重要依据。有学者认为婴儿有心脏横纹肌瘤者50%可能是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