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制

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制

ID:36645128

大小:1.40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制_第1页
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制_第2页
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制_第3页
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制_第4页
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7卷第1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7No.12013年2月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OFFORESTRY&TECHNOLOGY(SocialSciences)Feb.2013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制周定平(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410013)[摘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形成机制遵循“网友爆料→网友讨论→新旧媒体互动→政府应对”规律,并表现出草根化的话语环境、与手机紧密结合、形成传播快、网民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演变快等特征。有效引导与规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就是要坚持公民个人权利与行政紧急权之间的平衡的价值取向,遵循公益性原则

2、、时间原则、比例原则以及分级分类原则。[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规制[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272(2013)01-0074-05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与特征分析或在讨论过程中挖掘敏感问题,尤其是官民、警民从某种程度上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民意冲突问题,寻找讨论话题,形成舆情压力。表达、监督权力、推进事件应对、疏导社会情绪等3.新老媒体互动,推进舆情发展[1]方面的功能。充分发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微博等新媒体率先报道,报刊、电视、电台等有效、快速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准确把握其形成机传统媒体寻找材料不断跟进,新旧媒

3、体议题互动,制与特征。共同掀起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高潮。(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分析4.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消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发酵机制遵循以下规律:突发事件应对主体动用公共资源,积极应对网网友爆料→网友讨论→新旧媒体互动→政府应对。络舆情,网络舆情消散。如果,突发事件应对主体1.网友爆料,产生舆情苗头应对不当,新旧媒体会再掀舆情主题,从而掀起更网友爆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素材:一是大的舆情波澜;这时,突发事件应对主体动用更多网友亲临突发事件现场,通过手机以微博、QQ等形的资源解决问题,并追究相关部门和官员的责任,式报道事发现场的信息,如“7.23”温州动车追尾脱网

4、友注意力才会转移,网络舆情才会消散。轨事故发生4分钟后,车厢内的乘客@袁小芫微博(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分析发布出第一条消息,称动车紧急停车并停电,有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较传统的舆情比较,表现出次强烈的撞击;事故发生13分钟后,乘客@羊圈圈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羊发出第一条求助微博,转发突破十万,两小时后1.草根化的话语环境[2]该名网友获救。二是散布涉及国安民生中的大小事。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如网友“渔翁”在QQ群上发出的“据有价值信息,入了草根化的话语环境。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起、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并不断地污染,传播与人的身份、职业、地

5、位等属性无关,只要信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暂一年内息内容本身具有价值,或与突发事件关联,就可能[3]不要吃海产品。”随后,这条消息被广泛转发,并在虚拟世界里产生蛛网般放大效应,事件就会在短引发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发生抢购食盐的短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成为全民兼知人人议论的现象。三是爆料当前官民、警民冲突这些社会舆论热点。尤其是微博的兴起,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的焦点问题。更为便捷的话语表达平台,进入了一个“人人都能2.网友讨论,形成舆情压力发声,个个都可能被关注”的话语时代。网友以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方式进行讨论。2.与手机结合日益明显为引起其他网友的关注

6、,一些网友还用娱乐的形式,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收稿日期]2012-10-26[基金项目]2011年度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项目:“虚拟社会治安防控研究”(编号:11YJA820121);2010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虚拟社会治安管理策略研究”(编号:1011107B);201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基于突发事件应对的警察权研究”(编号:11A032)。[作者简介]周定平(1970-),男,湖南新宁人,湖南警察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治安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展。743.56亿;2011年手机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达管理引发

7、了大讨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新媒体[4]到38.5%。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与手机的结合原因主的罗宾·曼塞尔教授认为:“新媒体这个‘妖怪’已要有三方面:一是手机能够体现突发事件的即时性经跳出了盒子,如果采取压制使用的方式来进行监[6]特点。手机信号覆盖广、便捷、易用,随时、随地管,我非常怀疑自由民主是否还能维持下去。”可以发布、传输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二是手机更第二种观点奉行“网络监管”。在美国,法律能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具有特色的原创内容是能够对网上行为都做出了明确规范,特别是“9·11”事件后,吸引更多人关注的关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