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几何》详案

《王几何》详案

ID:36646253

大小:4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3

《王几何》详案_第1页
《王几何》详案_第2页
《王几何》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王几何》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9课《王几何》教学设计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何益秀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概括内容要点,把握人物形象。2.教会学生掌握多种描写手法,懂得从不同角度来刻画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概括内容要点,把握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教会学生掌握多种描写手法,并懂得从不同角度来刻画人物形象。课时安排:1课时教法预设:圈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遇到过不少老师,有的可能像蔡芸芝老师般温柔的,有的可能是莎莉文老师那般充满耐心和慈爱,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老师,他教数学几何,姓王,学生给他取外号叫“王几何”。同学们翻开课本第9课

2、,然后我们大声朗读本课的学习目标:1.学会概括内容要点,正确把握人物形象。2.掌握多种描写手法,并懂得从不同角度来刻画人物形象。学习一篇文章,首先我们来扫除字词障碍。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齐读字词:须臾、绰号、离谱、嘈杂、铭记、徒手、丑陋、承蒙、鸦雀无声、洗耳恭听请同学们徒手书写臾、徒、恭过渡:扫除了字词障碍,接着我们就走进文章,走近“王几何”。(3分钟)请同学们听读第1段,看这个部分写了什么?(写出同学们对几何课的好奇和渴盼。)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圈画词句法”如:“新鲜”“特别”“睁圆”“好奇”“渴望”来判断。)几何老师是怎样的老师呢?他上的是一节怎样的课呢?请

3、大家默读总结部分(27—28段),运用圈画关键词句的方法来解答。回答:这是一节“痛快”的令人难忘的课;王几何是一位“幽默风趣、业务水平极高”的老师。(具有喜剧效果的课;让学生一辈子铭记的课;)(人人渴盼他上课的老师)过渡:你们感受到老师的“风趣幽默”“业务水平高”了吗?(没有)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主要通过写“事”来实现。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26段,概括王几何在第一节几何课时做了哪五件事?学生回答:出场哑笑、反手画圆、介绍绰号、邀生画图、揭示道理学习归纳一:概括事件:1)圈点勾画法;2)谁干什么(结果怎样)过渡:借助关键词,理清情节层次,能帮助我们概括主要的人和事,从而整

4、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但如果要对人物有更具体的认识,则需要细致品读相关的精彩描写。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第3—7自然段:出场哑笑。通过圈点勾画重点词句,来判断刻画人物的方法,并评析王老师的特点。(读完即评)学生回答:第3段中运用外貌描写“方头大耳、矮胖结实”、动作描写“挤”,时间副词“眨眼工夫”写出了王老师矮胖却灵活的特点。第4段运用心理、神态描写写出同学们的吃惊程度,侧面写出老师胖却灵活。第5、6自然段,运用外貌、神态描写,写了王老师笑,突出其平易近人、谦和的特点。第7段通过写同学们的哄笑的场面,突出老师的出场与众不同。属于侧面描写。·····(5件事)(描写内容)出场哑笑学外貌反

5、手画圆生神态风趣幽默王几何:介绍绰号反动作业务水平高邀生画图应心理揭示道理语言(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学习归纳二:从刚才的探究中,你们知道写人可以怎样写?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去描写人物,还可以正侧面描写两相结合。人物描写方法(内容):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过渡:下面我们同桌合作探究8—26自然段。第一二组的同学负责“反手画圆”、“介绍绰号”部分,三四组的同学负责“邀生画图”、“揭示道理”部分,通过圈点勾画对应部分的重点词句,来判断刻画人物的方法,再评析王老师的特点。时间4分钟。再合作交流一起评

6、析王几何的特点。学生反馈:第8段运用动作描写,“轻轻敲击”写出老师温和的性格;“徒手画”“反手画”,突出老师业务水平高。第9段心理描写,写出同学们对老师功夫的默叹,侧面突出老师的业务水平高。第10段的第一句话。运用神态描写,写出老师画完圆和三角形之后神气的表情。“待全班42双黑眼睛,惊讶得每一双都放大半公分”运用夸张的修辞写神态,写出同学们的惊讶程度。第11、12段写出老师声音的洪亮以及同学们“大气也不敢出”、“睁大眼睛”“屏息静听”,被老师独特的自我介绍吸引了。第13段,“承蒙”,客套话:语言描写,写出了老师的亲切幽默。第14段,同学们的笑从侧面体现老师对绰号的介绍风趣幽默

7、。第15-16段,写同学们的情绪状态,表现了老师对绰号与众不同的态度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继续保持听课的兴趣。第17段,语言描写中运用激将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18段“胖得像弥勒佛”的比喻和“眉开眼笑”的神态写出了老师的谦和。第20段,“轮番”写出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情形,侧面体现老师的激将法很有效。第21段,写同学们徒手画圆和三角形的不易,衬托老师的功夫深。第22段同学们的兴奋的情形,第23段连用三个“最”突出这节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文的“痛快”给老师的课做出了高度的评价,让人铭记终身。第26段,神态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