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课堂:让“教学”回归“课堂”

大容量课堂:让“教学”回归“课堂”

ID:36694040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3

大容量课堂:让“教学”回归“课堂”_第1页
大容量课堂:让“教学”回归“课堂”_第2页
大容量课堂:让“教学”回归“课堂”_第3页
大容量课堂:让“教学”回归“课堂”_第4页
大容量课堂:让“教学”回归“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容量课堂:让“教学”回归“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容量课堂:让“教学”回归“课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周彬课堂是拿来教学的,这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现在却屡遭质疑。要减少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习,这似乎成了当前课堂教学的基本趋势,也成了一种最时尚的教学理念。可是,课堂讲授时间本来就非常珍贵,还要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课堂的教学价值岂不更难发挥出来了。所以,要让课堂发挥更大的教学价值,通过“割地(把课堂上的讲授时间割让给学生)”和“赔款(把备课时间拿去批改作业)”是难以实现的,真正的需要破解的难题,仍然在于如何把最宝贵的时间用来讲最重

2、要的内容,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讲最应该讲的教学内容,这也是大容量课堂致力于回应的两个问题。一、恢复课堂的教学价值学生听不懂课,这是老师们公认的问题;学生们都听懂了课,难道这就不是问题?学生听不懂课,这并不是问题,而是一个事实;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这个事实,也即如何让学生把课听得更懂一些,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听得懂课。要让学生更听得懂课,要让更多学生听得懂课,有两种彻然不同的方法,一是让学生在听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准备得越是充足,在课堂上听得越是明白;二是让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把内容讲解得越清晰,课

3、堂上听得明白的学生自然越多;三是减小课堂的容量,或者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或者缩小教学内容的宽度,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听得明白。在改变人和改变课堂容量之间,肯定改变课堂容量更加容易;在改变学生和改变自己之间,肯定改变自己更加容易。把两者结合起来,就出来了今天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7-第一,课堂教学的容量减小了。为了让学生们听懂今天的课,老师们往往花四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导入新课,先寻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再回顾一下以前讲解的知识,最后恰入其份地引入今天要讲的内容,美其名曰激发兴趣,搭建知识支架。然后再花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

4、间,去讲解教材上的新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在教材上都写着,但仍然按照新知识来讲解;最后还有四分之一不到的时间,开始攻克这节课的难点和重点了,可惜的是时间已经不允许对这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展开了,学生这个时候也已经是强孥之末了,往往在教师讲得稀里糊涂的时候,在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的时候,下课铃响了。于是教师在匆忙之间,把重点和难点交给同学们下课后去思考,再很简捷地布置课后作业。这样的课虽然并不成功,但却很普遍,当然是指家常课。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听进去的,就是写在教材上的新知识,但真到了需要思维加深的时候,需要内容拓宽的

5、时候,需要方法指导的时候,又没有时间了。第二,过度关注教师教学行为。既然学生听不懂,从以生为本的角度而言,教师就应该想办法讲得让学生听得懂。为了让学生听得懂,教师在课堂上怎么讲,就成为评价一位教师会不会讲,讲得好与不好的核心指标。如此一来,教师不得不花更多的心思在自己怎么讲上,对学生怎么听的关心自然就少了;在面对众多学生时,教师只能把怎么讲的责任担起来,至于学生究竟是怎么听的,听到了什么程度的责任,那就只能由学生自己来担当了。所以,在下课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说这样一句话,这节课就讲到这儿了,那就意味着这节课

6、是教师讲完了,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学完了。此外,当我们关注教师的教学形式时,就不得不牺牲教学内容的深刻,毕竟越是简单的教学内容,越有利于教学形式的发挥;越是深刻的教学内容,就不得不牺牲教学形式的变化。-7-第三,忽略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听课只是学习中的一个环节,而且是一个非常被动的环节;所以听课一定是被动的,想要在听课的时候还主动,那就必然牺牲课堂的教学价值。但是,这也意味着,要是学习只有听课,那这样的学习一定是彻彻底底无效的,而且是被动枯燥的。学习还包括预习,包括复习,包括练习,在这三个环节中,相对而言,练习含有更

7、大比例的被动成份,而预习和复习则以主动为主。但不管是相对被动的练习,还是绝对主动的预习和复习,要是得不到教师的指导,他们的学习效率都会大打折扣,一是学生在预习、复习和练习时得不到科学方法的支撑,另一是容易导致预习、复习和练习与课堂学习的分裂。事实上,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了绝对主动的预习和复习,只有了绝对依赖的课堂学习和相对被动的练习。当学习没有主动环节时,一点点负担都是负担;当学生以主动学习为主时,再重的负担都负担得起,但任何时候都少不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指导,而这个指导主要还是在课堂教学这个平台上完成的。所

8、以课堂教学,并不只是对学生课堂学习负责,而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负责。是故,我们得承认,听课是一个相对被动的环节,学生不认真预习,就不可能听得懂课;课堂是一个全过程指导的环节,老师不认真备课,就不可能把课讲得清晰。也就是说,一定是学生通过努力后才听得懂的课,才是最有学习价值的课;一定是老师通过努力后才讲得明白的课,才是最有教学价值的课;只有师生都共同努力过了课,才是既有课堂容量而且还高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