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客体1

公共关系客体1

ID:36701374

大小:7.46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5-10

公共关系客体1_第1页
公共关系客体1_第2页
公共关系客体1_第3页
公共关系客体1_第4页
公共关系客体1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关系客体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公共关系客体—公众社会组织的形象是由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来评定的。社会组织在运行中将面对什么样的公众?社会公众的特点如何?社会公众对社会组织的反应如何?这就是公众的力量阜阳劣质奶粉可口可乐179亿购汇源 八成网民不赞同汇源卖身第三章公共关系客体—公众公众的内涵公众的分类重要公众的选择和分析公众的心理分析第一节公众的特点及分类一、公众的涵义公众是指与组织即公共关系主体发生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和社会团体的总和。特指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现实或潜在利益关系的那些个人、群体和社会团体,是公共关系对象的总称。对公众的理解(1)公共关系又称“公众关系”这些个人、群体或组织对特定的公关主体即社会

2、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影响力。社会组织开展公关工作,实质上是处理与其面对的各类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2)注意区分公关中的公众和一般意义上的公众公关中的“公众”:由某一组织行为引起的面临共同问题而形成的社会群体或组织。一般意义上的“公众”:指社会上大多数的人,可指含有政治色彩的“人民”、“群众”,可指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人群”。公关“公众”在外延上要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公众”(任何一个公关意义上的公众都是社会公众,并非任何一个社会公众都是公关意义上的公众)二、公众与人民、群众、人群的区别人民:作为一个政治哲学及社会历史范畴,量的方面泛指居民中的大多数,质的方面指一切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

3、群众:与人民相比,本质涵义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群众包含于人民之中。人群:社会学用语,指居民中的某一部分,不一定需要合群的整体意识和相互联结的牢固纽带,凡是人聚在一起均可称之为“群”。受众:是传播学的概念,受众一词的涵义是指信息的接受者。二、公众的构成1.消费者2.员工3.供应者4.金融机构5.政府和有关综合部门6.竞争者7.社区8.大众传播媒体9.股东三、公众的特征1.相关性(限定性)2.共同性(同质性)3.群体性4.多样性(多维性)5.变动性1、相关性(限定性)相关性(公众最主要的特征)指组织的公众是具体的也是有限的。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公众差别公众是有一定范围的,每个组织都特定的公众。一般而言

4、,公众都想从该组织中获得某些利益。由于公众与社会组织的相关性,公关工作的任务就是寻找、确定公众。确定目标公众,才能制定正确的公关策略。1.同质性指公众相互之间存在某种共同点。包括:共同的利益、需求、目的、问题、兴趣、意向和背景等。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吃一锅饭,同举一竿旗”)共同点使得构成公众的个人、群体和组织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态度和行为。例如:购买了劣质产品(奶粉)的消费者向社会投诉不法行为,其原因在于劣质产品这一共同问题使得公众具有同质性。(2)处于同一社区的个人和团体面临某家化工厂的污染威胁,从而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具有某种联系,不约而同地或有组织地对该工厂构成一定的公众压力和舆论压力。

5、2、同质性(共同性)3、群体性群体性公共关系处理的不是单一的个人、单一的群体或单一的组织,而是与某一组织运行有关的整个公众环境。当组织与公众的利益变得突出时,原来疏散的公众会倾向集中,呈现出特定的群体力量。公关不能只注意其中一类公众而忽视其他公众,对任何一类公众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公众环境的恶化。——分析时要注意用全面、系统的观点来看待,注意与各类公众之间的整体平衡与协调。多样性(多元性)公共关系是一种立体的、多维的、全方位的社会关系。公众本身是复杂的,公众系统也是复杂的。不同类型的公众尽管有利益上的共同性,但有各自的特殊性。不同类型的公众存在的形式不同,即便是同一类型的公众可以有不同的存在形

6、式。公众的多样性造成了对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沟通方式和传播媒介的多样性。4、多样性(多维性)表现在它具有多层次的立体结构个人、群体、部门、团体表现在不同的公众具有不同的需求和目的环保部门、冶矿厂的股东、收成减少的农民表现在公众与公共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上表现为它有多种类型直接与间接,松散与紧密例子:一家冶矿厂因排放不合标准的废气造成了环境污染,致使当地农民的小麦产量减少了三成。5、变化性变化性(多变性)公众不是一成不变的,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公众的形成取决于共同问题的出现随着主体条件、客体环境的变化,组织面临的公众在性质、形式、数量、范围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公关主体要适应公众的

7、变化四、公众的分类一、按照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分类(一)首要公众(二)次要公众(三)边缘公众二、按照组织对公众的态度分类(一)受欢迎的公众(二)不受欢迎的公众(三)被追求的公众三、按照公众对组织的不同态度分类(一)顺意公众(二)逆意公众(三)独立公众四、按照组织的内外对象分类(一)内部公众(二)外部公众五、按照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分类(一)非公众(二)潜在公众(三)知晓公众(四)行动公众以一家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