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绩评价》PPT课件

《企业业绩评价》PPT课件

ID:36703378

大小:852.6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5-10

《企业业绩评价》PPT课件_第1页
《企业业绩评价》PPT课件_第2页
《企业业绩评价》PPT课件_第3页
《企业业绩评价》PPT课件_第4页
《企业业绩评价》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业绩评价》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高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第三章企业业绩评价本章内容第一节企业业绩评价概述第二节责任中心业绩评价第三节基于EVA的业绩评价模式第四节基于战略的业绩评价模式第一节企业业绩评价概述一、企业业绩评价的概念业绩,也可以称为绩效、效绩,三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用语略有不同。财政部原统计评价司认为,企业效绩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业绩评价就是按照企业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价值实现程度做出客

2、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判断。二、建立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意义1、完善和改进国家管理企业的有效方式2、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和水平3、正确引导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4、促进企业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5、正确了解自身差距,树立高标准的发展目标三、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构成要素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1.评价主体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资产所有者、投资人、经营管理者、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2.评价客体评价客体主

3、要包括整个企业、部门、经营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等等。3.评价目标4.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指对评价客体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价5.评价标准(1)历史标准(2)预算标准(3)经验标准(4)行业标准(5)竞争标准6.评价方法7.评价报告内部标准外部标准企业业绩评价要素构成及运作程序图例四、国内外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一)国外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国外绩效评价划分为四个阶段1、成本评价成本评价阶段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成本评价体现的是早期的一种简单的将本求利思想,成本计算以盈利为目的。这一阶段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就是成本。19

4、11年,美国会计工作者哈瑞设计了最早的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及差异分析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状况即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和差异分析结果成为该时期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指标。2、财务评价财务评价始于20世纪初,较有代表性的是沃尔评价法和杜邦财务分析法。20世纪初,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沃尔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首次提出了7项财务评价指标,奠定了综合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的基础;而杜邦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建立了以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3、价值评价20世纪30年代,日本松

5、下公司首先创立了“剩余收益”绩效评价方法。1982年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对剩余收益进行了改造,产生了经济增加值评价法(EVA),EVA方法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它更适用于对上市公司的评价。4、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开展较早的国家是韩国。20世纪80年代初,该国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国有企业实施年度效绩评价,在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的诞生,完善了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方法,使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得到了极大的

6、发展。(二)国内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分为总量指标评价、财务指标评价和企业效绩评价三个阶段。1、总量指标评价总量指标评价是我国国有企业最早的考核评价方法。1992年以前,先后采用产品产量、工业产值、实现利润、上交利税等总量指标考核企业的绩效水平。该方法主要为政府部门直接管理国有企业服务。2、财务指标评价财务指标评价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初期产生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财务指标评价分别是1993年《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8项财务评价指标、1995年财政部出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7、10项财务评价指标、1997年国家统计局等颁布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7项评价指标等。这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为各政府管理部门考核国有企业服务。3、企业效绩评价企业效绩评价产生于1999年6月,财政部等四部委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从出资人的角度,对企业进行了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的综合评价,该体系主要是为政府部门间接管理国有企业服务。2002年2月五部委又颁布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正),对原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作了修订,修正后的效绩评价体系如下表。企业效绩评

8、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数表五、企业业绩评价模式1、会计基础业绩评价模式2、经济基础业绩评价模式3、战略管理业绩评价模式第二节责任中心业绩评价一、责任中心的涵义责任中心是指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拥有相应管理权限和享受相应利益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的统称。责任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责任中心之间的关系:最基层的成本中心应就经营的可控成本向其上层成本中心负责。上层的成本中心应就其本身的可控成本和下层转来的责任成本一并向利润中心负责。利润中心应就其本身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