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伯牙绝弦

25.伯牙绝弦

ID:36744476

大小:20.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25.伯牙绝弦_第1页
25.伯牙绝弦_第2页
25.伯牙绝弦_第3页
25.伯牙绝弦_第4页
资源描述:

《25.伯牙绝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参备教师王晓艳郑凤慧任品主备教师付宝珠教学内容25.伯牙绝弦(第一课时)课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能利用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教具学具PPT教学内容个人修改设计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艺术可以是一首动听的歌曲,可以是一幅生动的画,也可以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伯牙绝弦》这篇课文一起感受艺术的魅力。(出示课件)2.解题质疑。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教师强调“弦”的读音,指名学生

2、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现在我们就来了解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声朗读课文2~3遍,争取读顺文章。2.指名读文,读后评价相机正音。3.师范读,学生画出停顿。4.生按节奏练读。5,全班齐读,师评价。三、合作交流,理解文意1.自由读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翻译课文。大家两人一组互相翻译给对方听,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集体解疑。2.集体交流:(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疑。(2).指名说句子的意思。(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四、朗读感悟,体会情感1.师:正所谓“读书百遍

3、其义自见”,只有投入地读,才能读出文章蕴含的意思。引导用多种形式朗读,边读边体会情感。2.小结。板书设计25.伯牙绝弦(xián)善鼓琴:擅长弹琴善哉:好啊!教学反思参备教师王晓艳郑凤慧任品主备教师付宝珠教学内容25.伯牙绝弦(第二课时)课型教学目标1.感受朋友时间真挚友情,积累中华经典诗文。2.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教学重点感受朋友时间真挚友情,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教学难点感受朋友时间真挚友情。教具学具PPT教学内容个人修改设计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上节课我们已经基本读懂课文大意,那你对这

4、个故事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伯牙为什么要绝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文中寻求答案。二、品读体验,理解知音1.伯牙在楚国是著名的弹琴高手,他能通过乐曲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当他一次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琴声中,弹奏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时,你想,他渴望得到什么?(知音)2.那谁是他的知音呢?你从那些句子知道的?引导学习“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洋洋兮若江河”从“善”的不同意思中体会伯牙和子期的之间的感情。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以用那个词语来形容?(心有灵犀)4.古人云“知音难遇”,伯牙能够遇到子期这样一位知音该是

5、多么幸福的事,再度课文(除最后一句)体会伯牙的幸福。三、深入读文、理解绝弦1.音乐能够传递情感,是音乐让伯牙和钟子期成了知己。两人相约来年再见。无奈第二年的八月十五,当伯牙如约来到江边时,得到的却是子期不幸去世的消息。(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朗读。2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3.品读感悟。师:你能读出伯牙的悲痛欲绝吗?4.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课文。四、拓展延伸

6、,升华情感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2.人们根据这个故事编写一曲《高山流水》伴着这动人的《高山流水》,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试背诵《伯牙绝弦》。3.总结:这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希望大家也能找到自己的

7、知音。板书设计25.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所念绝弦(知音)子期善听必得之死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