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形声字形态和意义生成的认知阐释

汉语形声字形态和意义生成的认知阐释

ID:36765912

大小:3.12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5-15

汉语形声字形态和意义生成的认知阐释_第1页
汉语形声字形态和意义生成的认知阐释_第2页
汉语形声字形态和意义生成的认知阐释_第3页
汉语形声字形态和意义生成的认知阐释_第4页
汉语形声字形态和意义生成的认知阐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形声字形态和意义生成的认知阐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形声字形态和意义生成的认知阐释姓名:王渝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文旭20110603汉语形声字的形态和意义生成的认知阐释学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IJili.文旭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现代英语研究生:王渝(112008310001061)内容摘要汉字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以象形字为主导,第二阶段主要以形声字为主导。象形字在汉字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是汉字的基础,后期汉字都是以象形字为基础通过不同的构字机制而创制出来的。汉代学者许。t真(2007)提出从创制机制看,汉字大体可分为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假借(音借),

2、转注和形声。这就是所谓的“六书”。其中形象字是其他五种字的始基。形声字是汉字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最为成熟的汉字。不光是因为汉字中90%是形声字(李孝定,1986),并且,其他种类的汉字的创制机制都会在形声字的拟构中发挥作用。所以,弄清楚了形声字的拟构机制也就意味着弄清楚了汉字的拟构机制。基于象形字的基础地位,对其研究尤为必要,因为形声字也无一例外地是以象形字为构件(偏旁)而创制出来的。许慎认为,就象形字所描摹的对象而言,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亦即人的身体或身体的某部分,以及世界中的种种事物都是象形字的描摹对象。历代文字训诂学家长久以来把这条原则当成不言自明的真理,以致逐渐形成一个

3、教条,它宣称追问这些“身”和“物”背后的意义为多余,并且还认可对这个问题的搁置。洪堡特给友人的信中提到“汉字的形体中,自有哲学功夫在其中”(关子尹,2009)。本文通过对《新华字典》所录汉字调查发现,就那些被纳入象形字描摹对象范围的“物”而言,是和人的生存紧密相关的物,是“为我之物”(thing-for-us),而不是和人了然无涉的“物自体”(thing-itselJ).这从把这个象形字作为构字部件的使用频率中得到了证实。越是和人的生存紧密相关的事物,其对应的象形字(独体字)作IV内容摘要N为拟构其他汉字(合体字)的偏旁的使用频率就越高。其原因在于,从海德格尔的生存/基本本体论出发

4、,人的存在是Dasein,也就是“此在”,是“在世之在"(Being—in-the.world)。人必须通过和周围世界的互动来维持其存在。在这个过程中,事物才作为与人相联系的存在物向人显现。广松涉(2003:11)也认为“物"不光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一个关系节点。关系的一端是物本身,另一端是人或者人的生存。“世界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展开"(马克思)。所以与其说是这些象形字以及包含这些象形字并(作为偏旁)的汉字描摹的只是世界中的事物,不如说是描述的是人的生存方式。就象形字中所描摹身体及身体部分而言,由于要不断与外部世界互动和进行改造来维持人的生存,人必须借助其身体和身体某

5、部分来实现这种互动从而使生存成为可能。人只能从这种互动中获得经验。由于象形文字的特点是要有物可象,另一方面动作或者事件又无法描摹,于是汉字就巧妙地转喻性地把参与该动作,事件中的身体和身体某部分等可以描摹的对象用来作为一个参照点,为那些和其共处于同一理想认知模型内的抽象的不可描摹的动作,事件的提供一个心理可及性。于是词汇(通常是记录人与世界互动经验)就转喻性地将表示参与这种互动的人的身体或者是身体部分的象形字作为该词汇的构件之一纳入词汇的拟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含有表示身体某部分的象形字(此时作为偏旁)数量如此之众的原因。总之,形象字的拟构其实是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具身性’’和“身体

6、经验”两个原则。就具体描摹机制而言,象形字是“依类象形,随体诘诎”。这个过程中,象似性存在于符号和被描摹的对象之间。象形字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不是图画,而是拟象符(diagrammaticicons)。汉字发展最成熟的文字是形声字,它通常由形符和声符组成。并且,从形声字的发展过程来看,在很多情况下,声符不光是单纯的语音标示符,声符还是有意义的。声符的意义还是该形声字意义的主体部分,形符是为了突出某一部分声符的意义而后添加上去的。本文依据形声字各部分意义对整体意义的语义贡献把形声字分为两种,向心式和离心式形声字。前者意味着两部分中有一个语义核心(semantichead),而后者没有一

7、个语义核心,没有主次之别,该形声字的两部分的语义对整个形声字的语义构建贡献同等。向心式形声字的语义解析相对简单,而离心式形声字的语义解析是建立在概念转喻/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基础之上的。就此问题本文对形声字的语义生成作了比较详尽的探讨。两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关键词:象形字;形声字;生存本体论;概念转喻;概念整合M.A.THESISACognitiveAccountofMorphologicalAspectsandProductionofMeaningonChinese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