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

ID:17453090

大小:2.92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9-01

上传者:U-14522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_第1页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_第2页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_第3页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_第4页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姓名:郑爽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连晓霞20090401 摘要双关是汉语的一个传统辞格。汉语双关研究自古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萌芽发展期、修辞格本位研究时期、转型变化期。纵观汉语双关研究发展状貌,以往的努力多集中在双关的定义、类型、修辞功能等内容的静态描写上,随着西方认知理论对我国学术界的影响逐渐深入,汉语学界对修辞格也从认知角度进行深层研究。据笔者观察,双关的认知研究虽有部分学者涉及,但较之其它辞格尚显薄弱。本文采用认知理论中的意象图式、概念整合、图形一背景、关联理论以及格赖斯合作原则作为理论支持,选取诗词、散文、小说、广告语、民间歌谣中的双关语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双关的生成与接受的心理过程进行揭示,并对汉英双关的异同展开认知分析。双关以意义立格,用同一语言形式关合双重语义。莱考夫基于身体经验总结出的系联图式正是双关语义结构的心理表征。笔者通过对汉语的字形、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进行全方位考察,根据双重意义系联方式的不同把双关区分为两种类型:意义关联的双关、语言形式关联的双关,运用公式对双关建构的认知模式进行总结。认为汉语双关建构主要运用了两种思维方式:类比思维、离析整合思维。概念整合理论可以对双关双重语义合成的心理过程进行描述,双关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正是通过两种系联方式实现语境心理空间和双关语输入空间的联结,以铰链实现双重语义的联结。双关语建构是语义陌生化与熟知化的双重运作,其建构调动认知主体的两种认知方式:修辞认知与概念认知,从而营造置身其外的距离美以及“貌同神离"的变异美。从心理学角度看,双关是典型的“知觉可逆图形’’。双关双重语义各自言之成理,在接受者心理上形成的图形与背景均有意义体现。接受者对双关的语义识别符合“图形一背景"的认知规律:语表意义具有自足性和规约性,这些属性使其最先被识别为图形;语内意义表意完整,依赖语表意义及其语言形式,并且是新语境所关注的焦点,因而成为语境变化后的图形目标。关联理论帮助我们建立双关解读的推理模式,基于合作原则的认知失谐可以破坏语表意义的图形完整,从而激发接受主体积极寻求双关话语的语内意义。论文通过对汉英双关异同的认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词多义双关与谐音双关是汉英双关的共有类型,语法双关、析字双关、比喻式双关在汉语中广泛存在,在英语中并 不多见;汉英双关都用于表现语言的机智巧妙、营造幽默的话语氛围,汉语双关更多地用于个人情感、态度的含蓄表达。总体而言,汉语双关比英语双关具有更为丰富的构成类型以及语用功能,这与汉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善形象、重整体、重伦理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关键词:双关,认知,生成,接受,异同H ABSTRACTPunningisakindoftraditionalrhetoricaldevices.Theresearchofpunshasgonethroughthreestagessincetheancienttimes:theembryonicperiod,rhetoric-basedperiodandtheperiodoftransformation.Takinganoverviewofresearchhistoryofpuns,wecanfindthatthepreviousstudyfocusedonthestaticdescriptionofdefinition,typologyandrhetoricalfunctionofpuns.However,undertheincreasinginfluenceofwesterncognitivescience,theChinesescholarsbegantostudytherhetoricaldevicesfromtheperspectiveofcognitivescience.Accordingtotheauthor’Sobservation,althoughsomescholarshaveinvolvedwiththecognitivestudyofpuns,comparedwiththestudyofotherrhetoricaldevices,thestudyofpunsarestillfeebleandunsystematic.Inthispaper,wechoosethecognitivetheoryofimageschema,theintegrationofconcept,figure-grounddistinction,therelevancetheoryandGricean’Sprincipleofcooperationastheoreticalsupport,andselectpunsfromthepoems,essays,novels,advertisinglanguageandfolksongsasourresearchdata.Thestudytrytorevealthepsychologicalprocessesofgenerationandreceptionofpuns,andmakeacontrastivestudyofChineseandEnglishpunsfromacognitiveperspective.Punisnamedbyitsmeaning.Itexpressestwomeaningsbyoneform.Thelinkschema,proposedbyLakoffthroughhisownexperience,istheverymentalrepresentationofsemanticconstructionofpuns.BasedoncomprehensiveinvestigationofChinesecharacters,sound,vocabulary,grammarandpragmatics,theauthorclassifiedpunsintothreecategories:meaning-relatedpuns,linguistic-forms—relatedpunsandgrammatical—relationship—relatedpuns,andsummarizedthecognitivemodelofthesethreetypesofpunswiththeformula.TheconstructionofChinesepunsmainlyemploystwothinkingmodels:theanalogicalthinkingandisolated—integratedthinking.ConceptualintegrationtheoryCanbeappliedtodescribethepsychologicalprocessofconceptualpunblending.Asakindoflanguagearts,punslinkthecontextualmentalspacewithpunimportingspacethroughthesetwolinkingmethodsandjointdoublesemanticmeaningsthroughhinge.Theconstructionofpunsisaprocessofsemanticdefamiliarizationandfamiliarizationwhichstimulatestherhetoricalandconceptualcognitionandcreatesthebeautyofdistanceandvariation.Fromapsychologicalpointofview,punningisakindoftypical“reversiblegraphicsofperception'’.Thedoublemeaningsofthepunarevalidrespectively,andthefigure-groundformedintherecipients’III psychologyhavetheirsemanticmanifestation.Therecipients’semanticrecognitionofpunsfitsthecognitivedisciplineoffigure·grounddistinction:theexternalmeaningisself-sufficientandconventionalwhichmakeitbeingidentifiedasgraphicsinthefirstplace;theinternalmeaningiscompleteandisthefocusofthenewcontext.Basedontheextemalmeaninganditslanguageform,itbecomesthegraphictargetwhenthecontextchanges.Relevancetheoryhelpsussetuptheinferentialmodeltodecodepuns.ThecognitiveincongruitybasedoncooperativeprincipleCandestroytheintegrityofexternalsemanticgraphthusstimulatetherecipientstolookfortheinternalmeaningofpuns.Throughthecognitiveanalysisofthesimilarityand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puns,thispapercomestothefollowingconclusions:bothChineseandEnglishhavethepolysemypunsandhomophonicpuns;grammaticalpuns,analyticalpunsandmetaphoricalpunsaletheuniquetypesinChinese.BothChineseandEnglishPunsareusedtoshowthecraftinessoflanguageandcreatethehumorousconversationalatmosphere.TheChinesepunsaremoreoftenusedtoexpressourpersonalfeelingsandattitudeimplicitly.Overallspeaking,ChinesepunshavemoreformativetypesandpragmaticfunctionsthanEnglishpuns,whichmayberelatedwiththelong-establishedthinkingmodelofChinesepeoplewhohavepaidcloseattentiontovisualization,integrityandethics.KEYWORDS:puns,cognitive,generation,reception,differencesandsimilarities 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说明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名:j单处日期:卫仁鱼旦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河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签名:—棒导师签名:』篓盟日期:狸《乙』皿65 第一章双关研究综述1.1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双关是汉语的一个传统辞格,中国修辞哲学强调的“修辞立其诚",曾使双关语作为“巧言"受到限制,其研究在古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时代的发展推动了双关运用领域的拓展。随着西方语义学、心理学、语用学理论的引进,双关研究逐渐从表层结构与功能的静态描写转向深层语义构成以及心理机制的动态揭示。本文将对双关的研究历史作分期概述,以图展示其研究的发展轨迹。1.1.1萌芽发展期汉语双关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其运用始自先秦,研究最早能追溯到唐宋时期。马国强在检读汉魏至唐宋历代诗歌时发现,《全唐诗》650卷方千有诗言及“双关";全诗如下:封袍寄酒提携远,织笼盛梅答赠迟。九度搅和谁用法,四海窥摘自攀枝。樽莒泛蚊堪尝日,童稚驱禽欲熟时。毕卓醉狂潘氏少,倾来掷去恰相宜。《袁明府以家醢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唯四韵,兼亦双关》。全诗四联,每联出句皆写酒,对句言梅,分别关涉顾及到两种事物,即诗题“兼示双关"之意。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双关’’一词的最早考证。唐代崔融在著作《唐朝新定诗格》中论及“十体’’,其中所论的“映带体’’,其实就是一种双关手法。此书已佚,唐贞元年间留学我国的日本遍照金刚编著《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体》辑录了崔融的观点:映带体者,谓以事意相惬,复而用之者是。诗日:“露花疑濯锦,泉月似沉珠。"。“露花疑濯锦,泉月似沉珠”语出孔德绍《登白马山护明寺》诗。《文镜秘府论》注日:“此意花似锦,月似珠,自昔通规矣。然蜀有濯锦川,汉有明珠浦,故特以为映带。"‘‘濯锦’’辞面喻露花,辞里指濯锦川。“沉珠"辞面喻泉月,辞里指明珠浦。“濯锦"①马国强.“双关”称名之由来【J】.修辞学习,1998,(6):40.②宗廷虎,李金苓.中国修辞学通史·隋唐五代宋金元卷[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157.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和“沉珠”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一个语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双关修辞手法。《词源》、《汉语大词典》、《修辞学发微》等修辞学专著多首标北宋范仲淹的《(赋林衡鉴)序》“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为“双关’’一词的最早出处。“兼明二物"点出了双关辞格的本质特征——兼顾两种不同事物。宋代葛立方所著《韵语阳秋》卷四提及“风人诗’’:《古辞》又云:“围棋烧败袄,著子故衣然。”陆龟蒙、皮日休间尝拟之。陆云:“旦日思双履,明时愿早谐。”皮云:“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重思。”是皆以下句释上句,与藁砧异矣。《乐府解题》以此格为“风人诗’’,取陈诗以观民风,示不显言之意。至东坡《无题诗》云:“莲子劈开须见薏,楸枰著尽更无棋。破衫却有重缝处,一饭何曾忘却匙。”是文与释并见于一句中,与“风人诗”又小异矣。o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卷十六中又提到“引喻”:自齐、梁以来,诗人作乐府<(子夜四时歌》之类,每以前句比兴引喻,而以后句实言以证之⋯⋯如“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未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如“风吹荷叶动,无夜不摇莲。”⋯⋯世传东坡一绝句云:“莲子擘开须见薏,楸枰著尽更无棋。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匙。”盖是文与意并见一句中,又非前比也。。无论是葛立方的“风人诗’’还是洪迈的“引喻”,其实都是双关修辞手法。两人都注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诗的特征——“上句述其语,下旬释其义",下旬常利用词的音类同,或音、形类同而构成双关词语。这类乐府诗古人称为“风人诗"。二者都从前后句的关系去总结双关的特点,却没有指出双关的特色。明代谢榛的《四溟诗话》中提到“指物借意”:古辞日:“黄蘖向春生,苦心随日长。”又日:“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又日:“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又日:“菖蒲花可怜,闻名不相识。”又日:“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又曰:“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又曰:“桐枝不结花,何由得梧子。”又曰:“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此皆吴格,指物借意。。2①葛市方.韵语阳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5:27.②宗廷虎,李会苓.中国修辞学通史·隋唐五代朱金冗卷[M].跃春:吉林教育£Ij版社,1998:627.◎射馕.口q溟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29. 第一章双关研究综述清代诗评家李调元在《雨村诗话》中提到“借字寓意”:诗有借字寓意之法,广东谣云,雨里蜘蛛还结网,想晴惟有暗中丝,以晴寓情,以丝寓思,乐府闺怨体也.。谢榛的“指物借意’’和李调元的“借字寓意"都是用一个语词兼顾两种不同事物的双关格。只是二人对这种现象的关注都没能逃脱吴声歌曲及乐府诗的视野之外。纵观古代双关状貌,双关基本的构成类型谐音双关、语义双关已经出现,双关语料也颇显繁丰,但由于受时代文化因素的制约,双关研究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古人的兴趣多集中在特殊语料的点评分析以及特殊表达效果的关注上,未把双关作为独立的修辞现象进行理论阐释。1.1.2修辞格本位研究时期20世纪初期至80年代,汉语修辞学逐步确立了自身的地位,不断发展并走向繁荣。无论是修辞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还是辞格的总结与增建,辞格研究始终占据修辞学的主体。双关作为一项传统的辞格,在众多修辞学著作中都有较为系统的论述。但是,我国第一本全面探讨修辞格的专著——唐钺的《修辞格》,却没有论及双关的内容。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是现代修辞学的第一座里程碑。《发凡》把汉语辞格分为材料上、意境上、词语上、章句上的辞格四类,并把双关归为材料上的辞格。《发凡》定义双关为“用了一个词语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并将双关分为“表.里双关"和“彼此双关”,举例三十多个,对双关的认识与研究影响深远。1933年杨树达编著的《中国修辞学》建立了古汉语修辞学体系,该书总结古代双关用例二十四个,并把它们分为“音的双关"与“义的双关’’两类,为双关研究提供了丰富语料。1963年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以“语言因素和表现手法的关联性"作为标准,将现代汉语辞格分成三类,并把双关归为表达类,即根据语义、语气、语调和各种变通的说法构成的修辞方法。该书把双关定义为:“利用语词‘音’、‘义’的条件,构成双重的意义的辞式",同时指出“所用的双关词语,表面是一种意义,里面又是一种意义,①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92.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91.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表面的意义不是主要的,里面的意义才是主要的”。①这罩把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和“意义双关"两类。1980年倪宝元的《修辞》在“辞格的运用"一章谈及双关,对双关的定义、类型、作用及运用进行了系统探讨。《修辞》把双关定义为“让一个(或几个)词语、一句(或几句)话关涉到两个方面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主要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或同音(或近音)情况构成的。但也有一句(或几旬)话关涉到两个对象的双关”。@照此定义把双关的基本类型定为“借义双关"、“谐声双关"和“对象双关"。这里的“对象双关"大致相当于《修辞学发凡》中的“彼此双关”。80年代,吴士文的代表作《修辞讲话》对辞格的分类和增建有很大贡献,它把常见的二十五种辞格分为四类——描绘体、换代体、引导体、变形体,把双关归为换代体修辞格的范围。该书定义双关为:“用一个词或一个语句故意使之同时关顾两种不同的意义,一种表面的,一种是隐藏在内心的。二者形式上虽然平行,但在内容上却有主从之分,为主的多是隐藏在内心的意义。"@并把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和“彼此双关"两类,点明双关不是歧义。1986年吴士文另一部力作《修辞格论析》面世,该书注意到双关分类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对双关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分析,主要品评了周达生对双关的分类:“谐音双关"(假借双关、歧解双关)、“意义双关’’(词义双关、会意双关)、“混合双关"(词语的混合双关、句子的混合双关)。1982年郑远汉的《辞格辨异》是汉语辞格比较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书中关注到婉转、折绕与双关之间由于诸多相似而易混淆的现象,对双关与婉转的区别作了分析总结。1982年郑颐寿撰写出版《比较修辞》,其中把双关定义为:“在一定的言语环境里,有意使同一词语的音、形、义双方关联。"④并根据音、形、义的关联情况,把双关分为三级:“借音双关"、“音、形双关”、“兼取音、形、义的双关",这种分类方式与《修辞学发凡》中的分类颇为相似。该书一大特点就是强调比较,因而取例时却能选择同一词语的双关用例以及单义用例进行对比说明,角度新颖。1989年王希杰的论文《论双关》以演绎法为行文的基本骨架,从定义出发,推演出双关的多种类型。全文在揭示双关双重意义产生途径时,不仅对语言多义现象进行了考察,而且对言语多义现象也进行了考察,并指出语言义与言语义的对立,可构成话语层4①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一}: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200.②倪宝元.修辞[M].杭州:浙江人民}n版社,1982:262.⑨吴士文.修辞讲话[M].兰州:廿肃人民出版社,1982:110.④郑颐寿.比较修辞[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249. 第一章双关研究综述面上不同的双关类型。该文对双关类型的总结就是建立在对双重语义产生方式的考察上。1997年刘焕辉的《修辞学纲要》认为双关格是典型的兼义组合形式,“其语义组合都兼顾了辞面和辞里两层意思。从辞面看,语义的组合都能顺理成章,说得通,让人听得懂;从辞里看,听、读者完全可以透过辞面的表层意思了解到辞里深藏的真实思想;因此双关格就具有含蓄、蕴藉的特殊表达效果"。①该书把双关分为“借义双关"、“暗示双关"、“谐音双关",其中的暗示双关大致相当于《修辞学发凡》中的彼此双关。总体看来,此阶段的双关研究逐渐引入现代学术方法。特别是部分学者对双关类型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如:陈望道对彼此双关的关注,周达生对会意双关、混合双关的关注,王希杰运用演绎法对双关类型进行的考察,价值都不容低估。纵观双关的研究历史,此阶段双关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双关理论成果大多分布于汉语或修辞专著的某一章节,尚属于包蕴式研究。其次,各家双关的定义与分类基本上沿袭了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理论体系,鲜有新论。最后,较重视对已经成为语言现实的修辞成果的描写、解释,对言说主体建构双关的认知心理几乎没有涉及。1.1.3转型变化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的修辞学研究虽然已逐步走向系统化,但仍拘囿于结构与功能的静态描写。80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语义学、语用学、心理学、美学、语境理论的大量翻译引进,逐渐开辟了修辞学研究的新道路,学者们开始多角度立体的审视修辞现象,辞格研究也因此揭开了全新篇章,这些无不为双关研究的繁荣发展带来契机。语义学的引进与发展使辞格理论的构建基础更加坚实,这一时期涌现了不少优秀的语义研究成果,帮助我们进一步明晰双关辞格的语义构成。李晗蕾的专著《辞格学新论》,充分肯定了意义在辞格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该书对辞格的语义机制、辞格的语义系统和辞格的认知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运用零度一偏离理论构建了一个融语言意义和认知意义于一体的汉语辞格语义系统。这为分析双关的语义构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惠玲的专著《言意关系的修辞学阐释——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研究》把目光投向语言形式(言)与意义(意)关系的变化形成双重意义修辞的现象,该著作认为双关、反语、婉曲、讳饰、借喻等辞格和一些委婉语、隐语、歇后语等具有共同特征——既具有语表意义又具有语内意义,因而把它们划定为双重意义修辞范畴,并运用现代语言学和各种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双重意义修辞的内部结构与意义联系、建构与接受的认知过程、语境①刘焕辉.修辞学纲要[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308.5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以及文化基础进行了系统说明,并指出双关的运作机制是研究整个双重意义修辞的关键,因而双重意义修辞研究对双关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邓根芹、夏群的论文《形义双关——双关类型研究新探》,从“形”的角度探讨双关双重语义的生成方式。钟玖英的论文《双关类型初探》对双关类型从不同层面进行归纳,其实也是对双关语义构成的多角度考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辞格,可以揭示辞格运用的心理规律,对于辞格研究很有价值。陈汝东的专著《认知修辞学》建构了认知修辞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了修辞的认知心理机制,论述了语境认知、话语认知与言语交际的关系。这本从认知角度关照修辞学的专著为双关的认知分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张炼强的论文《修辞现象的认知考察(之一)——从象似性激活看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符号学的基本概念“象似性"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激活"对名词转类的认知框架和认知结构加以考察。张炼强的象似性研究对于辞格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一个基本的认知规律——隐喻是大多数辞格生成的认知框架,这个框架的基底就是辞格话语的象似性。刘大为的专著《比喻、近喻与自喻一一辞格的认知性研究》是一本对汉语辞格进行认知研究的力作,该书把辞格区分为认知性辞格与表达性辞格,认为认知性辞格能改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关系,是人的创造性在语言中的体现。他通过对原发性认知过程的分析,提出认知变化依赖的三种关系:相似关系、接近关系、自变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把认知性辞格规整为三类:比喻、近喻与自喻。李连涛的论文《“双关’’的修辞心理机制》运用图形.背景理论以及关联理论对双关修辞的心理机制进行揭示。唐斌的论文《概念整合理论与双关修辞格》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英汉双关进行动态分析。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使用规律,探讨它们对于语言功能的影响"的科学。①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语境理论等对研究双关在言语交际中的应用很有价值。陈海涛、张向阳的论文《语用学视角下的双关语研究》从语用学及心理学角度对双关的实际运作和理解作了动态分析。李建华的论文《信息原则与双关辞格》借用列文森三原则以及徐盛桓语用实施规则对汉语双关辞格的生成及解读进行了考察。房锦霞的论文《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把认知语境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完形性、人本性、动态性和可选择性,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对言语生成和理解的解释力。6①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75-179. 第一章双关研究综述此外,申小龙的专著《汉语与中国文化》对语言的人文性以及汉语的人文性进行了详细阐述。郑荣馨的论文《修辞策略的文化观照》从宏观上考察了修辞策略与文化的关系,具体论述了文化制约下的修辞功能、特性和效应三个主要问题。李少丹的论文《辞格中的文化》论述了辞格中蕴含的语音文化、汉字文化、心理文化及人文性的语言文化。陆文静的论文《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差异研究》对中西方思维差异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总结。这些研究成果虽然没有涉及双关,但是对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与指导意义。总揽此阶段的双关研究,国内学者开始摆脱旧有的修辞研究套路,借用多学科理论为双关理论体系的建构服务,这正是在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修辞学大气候影响下双关研究的发展态势。但跃跃欲试的态势背后仍遮掩不了双关理论系统性的欠缺,新研究路径的薄弱环节正给我们提供了自由探索的广阔空间。1.2本文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以认知理论中的意象图式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关联理论以及语用学理论的合作原则为基础,对双关的生成机制和接受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双关的研究作一有益的补充。1.2.1认知理论(1)意象图式理论图式理论最早是在18世纪由康德首先提出来的,后来经过皮亚杰、巴特莱持等得以发展。所谓“图式”就是指人们把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可以较长期地储存于记忆之中的;而意象则是指人在某物不在场时但在心智中还能想象得出该物的形象,这是在没有外界具体事物刺激输入的情况下,人在心智中依旧能获得其印象的一种认知能力.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把意象和图式这两个概念结合成“意象图式”(imageschema),并将其运用到隐喻分析中。他们所说的意象图式是指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它既有“意象"的含义,又兼有“图式"的含义。①莱考夫总结了多种意象图式,能够反映双关语义结构的意象图式是系联图式。(2)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弗可尼尔(Fauconnier)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①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75.7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提出的,典型的概念整合网络存在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概念整合就是把概念结构从不同的心理输入空间投射到一个独立的合成空间,形成新概念的过程,它通常包含三种操作,即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层创结构,层创结构的产生过程就是意义的运演与产生过程。概念整合理论能很好地表现双关对不同概念进行整合的心理过程。(3)图形一背景理论图形一背景理论是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首先提出来的,其后被完形心理学借鉴,用来对知觉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知觉场始终被分成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具有高度清晰的结构,是人们易关注的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未分化的部分,人们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则是为突出图形而做衬托的部分,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图形一背景理论是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认知理论,双关是图形、背景皆有效的知觉可逆图形,因此图形一背景理论可以揭示双关语义识别的心理规律。(4)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是法国的丹·斯珀泊(DanSperber)和英国的迪尔德丽·威尔逊(DeirdreWilson)合作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所提出的有关话语认知和话语理解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而人类认知假设的条件是相关原则,即根据相关联的信息认知事物。’’①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有:把语言交际看做一种明示一推理的认知活动,即交际者对所处的认知环境进行再认识和互明的过程;话语理解是将其语境化的过程,语境是动态变化的;特定语境的选择是通过寻找最佳关联实现的;提出认知语境的概念。关联理论对双关的认知推理过程具有很好的解释作用。1.2.2语用学理论格赖斯(HerbertPaulGrice)的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格赖斯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据此提出著名的会话合作原则。合作原则体现为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双关语的语表意义常存在对合作准则的违反,从而传递言外之意。因此,合作原则在双关语理解中具有特殊意义。①马国新.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85.8 第一章双关研究综述1.3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运用认知理论研究双关辞格,这是解释方法上的探索与尝试。双关是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辞格,以往的研究却大多局限在类型、表达效果的描述上,深层运作机制的揭示尚显不足,虽然近年来也有学者尝试从语义、心理以及文化等角度对双关进行剖析,但与比喻、夸张、借代等辞格的研究相比仍显薄弱。语言是人类思维的结晶,辞格是富于变化的语言艺术,因此辞格必定与丰富的思维现象相联系。认知理论是近年来引入的一种新理论,“认知是大脑通过感觉、知觉、知识表征、概念形成、范畴化、思维而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信息进行加工、组织、储存处理和编码、解码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啊这一理论阐释双关的运作机制,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双关的语用价值。其次,双关研究由来已久,但双关类型历来存在争议,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语音、语义、语法、语用多个层面进行考察,总结出比较全面的双关类型,希望能够给双关研究带来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最后,展开汉英双关异同的认知分析。吕叔湘曾在《中国文法要略》初版例言中说过:“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与特殊之点。"圆对不同民族语言进行比较是语言对比研究的一种方法,本文针对汉英双关在构成类型以及语用功能上的异同进行阐述,并深入汉英民族的思维层面揭示原因,以期加深对汉语双关的认识。①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35.②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9 第二章双关的生成机制2.I双关的语义分析在谈及语义学在辞格研究中的重要性时,有人曾打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在通向语言城堡的道路中,语义学是一条开满鲜花的希望之路。"①根据对以往双关研究的考察,双关是以意义立格的辞格,其典型特征是双重意义的兼顾。因此,从语义角度开展对双关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王希杰在《论双关》中建立的涵盖反语、委婉、夸张、镶嵌、离合、顾名思义等辞格的“大双关”就是建立在多义现象的考察之上。90年代,刘焕辉的《修辞学纲要》把双关认定为典型的兼义组合辞格。马惠玲的专著《言意关系的修辞学阐释——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研究》和刘志萍、朱林清的论文《论双关、反语、讳饰三辞格的双重含义》都把双关认定为双重意义修辞的典型范例,并区分出语表意义和语内意义。总体看来,双关的双重意义并非以线性形式存在于语言表达式中,而是具有显隐之分。自然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一般都是单义的,这与逻辑所要求的思维确定性相吻合,双关却能借助语境使单一的语言形式传递明晦不等的双重意义。双重意义的兼顾并不是任意的,而是以某种关联方式实现的。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双关的双重语义作语表意义与语内意义的区分:所谓语表意义是指在交际过程中语言形式对应的规约意义或者接受者最先识别出来的意义,它是双关的显性意义;语内意义是指双关在特定语境下表达的与语表意义截然不同的另外一层意义,它通常是双关的隐性意义,是表达者真实意图的体现。2.1.1双关建构的认知模式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人类因自身的生理构造而用特殊的、一贯的方法来感知客体、人、空间、时间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心理学认为,“人类相当多的心智活动并不直接与感知刺激及外在客体相联,当没有相关的感知输入时仍可出现类似的知觉感受,这时形成的就是意象。"@莱考夫(Lakoff)的意象图式就是为研究语义结构而设立的心理学概念。“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①李晗蕾.辞格学新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版社,2004:3.②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05.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认知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①莱考夫基于人体经验总结了多种意象图式,如部分一整体图式、系联图式、中心一边缘图式、起点一路径一目标图式等等。笔者认为,双关语义结构的心理表征就是系联图式。系联图式产生于这样的身体经验:“我们出生时就由脐带与母体相连;在婴儿和幼儿期,我们时常由父母拥抱牵引,也会抱住或抓住其他物体以固定自己的位置;为使两个物体相连,我们会使用绳子之类的系联物。该图式由A和B两个实体、二者间的系联关系构成,其基本逻辑为:若A被系联于B,A就受制于B,取决于B。这种关系是对称的:若A与B相连,则B与A相连。”②双关正是以某种系联关系联结语表意义与语内意义,进而实现双重意义的兼顾。因此,系联图式是双关语义结构的心理表征,我们可以用图2.1对双关的语义结构特征进行直观描述:概念A概念B图2—1双关的意象图式我们用Y表示一个有待建构的刺激模式,用A表示语内意义对应的概念同时用词句wa去称呼,同时用B表示语表意义对应的概念并成为词句wb的指称对象。此外,我们用“=”表示等同关系,用“≈"表示相似关系,用“∽’’表示接近关系。从①到③表示双关建构的认知心理过程。我们可以在系联图式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系联关系,把双关作两种类型的区分:意义关联的双关与语言形式关联的双关,并对双关建构的认知模式进行分类总结。(1)意义关联的双关意义关联的双关兼顾的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相似关系或者接近关系,我们用公式(2-1)对这类双关建构的认知模式进行总结。意义关联的双关在语言运用中又表现为三种具体类型,以下我们对三种表现类型进行详细阐述。①Y—A;②A∽B/A≈B;③Y—B公式(2—1)12①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8.②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16. 第二章双关的生成机制1)周蘩漪: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风暴就要起来了!(曹禺:《雷雨》)第一种类型:一词多义双关,即A与B分别对应一个多义词的两个义项。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意义的词。其认知模式是通过隐喻、转喻对词语的原型意义进行意义拓展从而形成包含多个义项的语义辐射网络。一词多义现象稳定存在于语言系统内部,不同于具体语境下临时赋予词语的各种语用义。如例1)中,“风暴”本指刮大风同时有大雨的天气现象,规模大而且气势猛烈的事件在人们的认知经验中与它具有感受程度上的相似之处,因此后者也可以用“风暴"来指称,并成为该词的引申义。在这则语例中,周繁漪预料到的不仅是自然界的风暴,更是即将到来的生死搏斗、矛盾激化,这里同时运用了“风暴"的本义以及引申义。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兄弟》)第二种类型:比喻式双关,即A与B存在临时相似关系。这类双关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比喻,表里两层语义分别运用了词句的本义与比喻义,两者都是表达者意欲言说的事物。比喻式双关与一词多义双关区别就在于,前者的比喻义是在语境中临时产生的,并没有固化在语言的意义系统中。如例2),据《世说新语》记载,曹丕即位后因嫉妒弟弟曹植的才华,让他在七步之内作出诗来,若作不出便要受刑。在曹丕的刁难下,曹植写下这首“七步诗”。诗歌表面讲述烧豆秆煮豆子的现象,说明同根生的植物不应互相折磨的道理,实际是用同根生的植物比喻同胞兄弟,意在表达手足之间不应相互争斗与迫害。诗文借助比喻形成双关,表意形象、委婉含蓄,自然触动曹丕的手足之情。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也存在诸如此类的双关语:“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钟。它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句子表面是说白公馆的钟表走时不准,实际是说白公馆的人思想落伍,与时代脱节。3)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儿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为官作宦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到是不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说道:“母亲如此说,儿子无立足之地了!”(曹雪芹:((红楼梦》三十三回)第三种类型:情境双关,即A与B分别对应一个句子的语言义以及情境义。情境语义学认为“不仅仅语言表达式具有意义,意义还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方式表现出来——不13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同的情境或情境类型之间的制约或关联(限制)都可能产生意义。"∞情境义不是语言自身固有的,也不是某种社会环境所形成的、稳定的,而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是依附于特定的语言环境的产物,一旦语境改变,情境义即随之改变或消失。表达者有时故意利用语言义与情境义不一致的现象进行双关建构,获得巧妙含蓄的语言效果。如例3),现场情景包含两对母子关系——王夫人与宝玉、贾母与贾政。贾母所言,语义双关,表面是说宝玉,实际指桑骂槐地数落贾政,这就是句子语言义以及情境义不同产生的微妙语用效果。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话语《八一风暴》中的台词:“张敏:嘿嘿,秘书长,你高兴得太早了吧,你看,我这儿还埋伏着一个车哪!将!秘书先生!从全局来看,你输了,你完了,你交枪吧。”话语表面是在说下棋,潜藏的情境是战争。因此,张敏的话语看似指棋局,实际指战局。(2)语言形式关联的双关这类双关兼顾的两个概念所对应的语言形式之间存在相同或接近关系。我们用公式(2-2)对其建构的认知模式进行总结。语言形式是一个范围较广的概念,语言单位中与意义关联最为紧密的就是符号形式,符号形式包括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此外,词语进入语法组合后由语法结构赋予词语意义之外的语法意义,语法意义通过语法形式得以体现。因此,我们把语言形式关联的双关再划分为三种表现类型进行具体阐述。OY--A;②wa=Wb/wa∽Wb;③Y—B公式(2-2)4)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冯梦龙:《山歌》)第一种类型:语音双关,即A和B对应的语音形式相同或相近,书写形式却不同,即Wa=Wb/Wa乙oWb(Wa、Wb代表语音形式)。这类双关的语言符号除指称规约意义外,还通过认知主体的心理联想,指称与其语音相同或接近的语言符号对应的意义。如例4),“丝"的规约意义为“蚕丝”,因与“思"语音形式相同,所以让人联想到“思念、怀念"的意义。这则山歌表面上是说素帕上的丝线横竖交错,实际是说思君之心的浓重。这类双关广泛存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中,如:“罢去四五年,相见论故情。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读曲歌》)其中“藕’’与“偶”同音,兼有“匹偶"之意,“莲”与“怜"同音,关顾“怜爱”之意。第二种类型:语法双关,即A与B对应的词句语法形式相同,却分别作不同的语法14①王建芳.情境语义学对语言哲学中意义理论的发展[J].晋阳学刊,2002,(1):73. 第二章双关的生成机制分析。语法双关在汉语交际中广泛存在。5)上上下下的享受(电梯广告语)首先,A和B对应的词语词性不同。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词语没有形态标志,这使同一语言形式可以兼顾不同词性的词语。对词类传统划分的标准是句法功能,而认知语法却以语义内容为标准,认为每一个语义都对应一种主观意象,名词的意象可以是静态的、具体和抽象的事物,也可以是不同抽象程度上的动态意象;动词就是勾画状态或关系的一面,从而很容易把语言形式与语义内容区分开来。以认知语法的观点来看,此类双关是以相同的语法形式兼顾了包含不同意象的词类范畴。如例5),“上上下下"既可以表示静态的事物,指对一个集体中从上到下所有人的总称;也可以勾画上下往返的动作与状态。这则双关广告语语表意义为乘坐本电梯上下楼是一种享受,语内意义为该电梯适合社会各阶层的人士乘坐。6)可是匪徒们走上这十几里的大山背,他没想到包马蹄的破麻袋片全踏烂掉在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曲波《林海雪原》)其次,A和B分别对应词和短语。汉语中不少词是多音节的,有些多音节词与短语存在语言形式上的巧合,这为双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如例6),“马脚"既可看作名词,作破绽解;同时又可作偏正短语,理解为马这种动物的蹄。包马蹄的麻袋片被踏烂,自然会露出马蹄。结合上文,土匪们为了掩护逃窜的路线,专门挑选了没有冰雪覆盖的山背以免留下脚印,但被马踏烂的麻袋片散落一地,也自然暴露了行踪。“马脚"在这里实现了词与短语的同时关涉。7)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再次,A和B对应的句子句型不同。“句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根据结构特点分出的叫句型"。①汉语中一个句子有时能作不同的句法分析,构成不同的句型,从而为双关的建构创造条件。如例7)是著名画家吴湖帆讽刺汉奸梁鸿志、吴用威所做。《后汉书》曾记载孟光对梁鸿举案齐眉,夫妻二人相敬相爱的故事;吴用是梁山宋江的军师,足智多谋,计谋迭出。上联中的“梁鸿"、“梁鸿志",下联中的“吴用"、“吴用威"均为人名。上联后一分句既可以看作主谓谓语句,“志短”为主谓短语,作“梁鸿”的谓语,又可以看作“梁鸿志"和“短”组合而成的主谓句。名字的巧妙套合,使上联表面看来是对梁鸿夫妻故事的戏谑式描述,但真实意图却是在讽刺汉奸梁鸿志,下联亦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9-110.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然。第三种类型:A和B对应的书写形式相同或接近。8)纪晓岚给和砷题的匾为“竹苞”,被乾隆解为“个个草包”。首先是析字式双关,A与B对应的书写形式具有以下关系:Wa{MNO⋯}∽wb{M+N+o+⋯)(“M”、“N”、“0"合写时分别代表汉字部件,分写分别代表汉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用成千上万个符号去表示或区别不同的语素、词的意义。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按能否独立成字划分,可分为成字部件与非成字部件:成字部件一般能够独立成字;非成字部件不能独立成字,却有很多是一些独体字的变体。析字式双关,常把由两个或多个汉字部件组合起来的汉字拆解开来,形成能够独立表意的多个汉字,进而传递双重语义。如例8),匾额上的“竹苞”表面看去寄予美好祝福、很有诗意。如《诗经·小雅·斯干》中就有“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人们一般用“竹苞松茂”庆贺华屋落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作为和坤新修府第的赠匾题字是很合适的。我们对这两个字作进一步地分析不难发现,“竹”可拆分成“个个’’,“苞"可拆分成“草包”,合起来理解,纪晓岚对和坤的讥笑尽显无疑,美好的诗意取消殆尽。9)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徐渭)其次是镶嵌式双关,A与B对应的书写形式具有以下关系:即wa{M+N+O+P⋯}∽Wb{M+O⋯)(“M’’、“N"、“0"、“P"代表短语、词或者汉字)。镶嵌式双关把表意完整的句子拆分开来,按照一定规律挑选其中的词语或者汉字组合成具有全新语义的语言单位。双重意义的兼顾是借助书写形式的变化实现的。如例9)是明朝大学问家徐渭游西湖时面对平湖秋月胜景,即席写下的七言绝句。诗作表层是对风景的详细描写,把每句诗的头一个字依次连接,正是景点名称。10)柏子仁三钱,木瓜二钱,官桂三钱,柴胡二分,益智二分,附子三分,八角二分,人参一分,台乌二分,上当三分,山药二分。(李时珍)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双关双重意义的联结并非只通过一种系联方式得以实现,而是多种系联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例10),相传这曾是李时珍给他厌恶的贪官所开的处方,表面是中草药的名称及药量,但把每种草药的首字依次连接起来,再经过谐音变化,便另有一番意蕴:柏木棺(官)材(柴)一(益)副(附),八人抬(台)上山,传递16 第二章双关的生成机制的是对贪官的痛恨和咒骂。2.1.2双关建构的思维类型思维是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双关两个概念的系联方式反映认知主体两种思维类型:类比思维与离析整合思维,下面我们来具体探讨:(1)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创造性思维,它是对一类事物的性质特点与另一类事物的性质特点之间关系的分析、比较、推演,是通过对某些具有一定相似属性的事物、概念或思想进行归属或区分,择取新的角度把握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在双关建构过程中,认知主体借助类比思维在不同意象之间寻找相似点,以单一语言形式实现两个意象的关合,使双关话语含蓄委婉、新鲜活泼、深刻厚重。借助比喻的双关是类比思维的最鲜明体现,如:11)汽车驶入一带黑沉沉的街衢。乔琪没有朝她看,就看也看不见,可是他知道她一定是哭了。他把自由的那只手摸出香烟夹子和打火机来,他的嘴上仿佛开了一朵橙红色的花。花立时灭了。又是寒冷与黑暗。(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这是主人公薇龙为养活自己和乔琪不得不出卖自己,成为一名交际花后的一段描写,双关话语表面是说烟花的幻灭,实际上却暗示薇龙的命运以及整个人格的崩溃。这与先前牡丹花盛开的描写暗示她性格的完整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则双关话语就是类比思维的体现,把烟花的明灭与命运的起伏跌宕联系在一起。烟花与命运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物,分别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但二者却具有某种共性,即呈现阶段性的积极与消极状态,从而实现了不同认知域之间的跨越,为缔造双关提供了可能。(2)离析整合思维离析整合思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重要思维方式。“分析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任何一个事物,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总是由各个部分组成,而且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性。"①在双关建构过程中,认知主体对汉语言符号以及语法规律具备熟练掌握与充分认知,他们能对各种语言形式、语法单位进行拆分或拆分后的重新组合,从而得到不同于离析整合之前的①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165.17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全新意象,实现双重意象的关合。这种思维方式在语言形式关联的双关中运用普遍。2.2概念整合理论与双关语义实际上就是概念,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的类属划分,是认知主体在大脑中建立的不同心理空间。因而,我们可以借助概念整合理论对双关语义生成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剖析。2.2.1概念整合理论简述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integration)是由弗可尼尔(Fauconnier)在心理空间理论(mentalspacetheory)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整合是一种有关语言现象的认知操作模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一种认知过程。人们在思考、交谈时不断建立心理空间(为达到局部理解和行动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心理空间之间通过不同形式的映射,合成新的空间,并衍生出一个层创结构(emergentstructure)。人们就是系统地运用概念整合网络来进行意义建构,从而不断地认识世界和人类本身的。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由四个心理空间构成:两个输入空间(inputI,inputII),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space),一个合成空间(blend)。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和共有信息被投射到类属空间里,类属空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结构,能概括输入空间中存在的某种共核结构,它是不同心理空间的类聚,必须具有某种关联的可比性。从输入空间到合成空间的概念投射是有选择性的,合成空间包含其他空间都不具有的层创结构,这个层创结构是在两个输入空间投射的基础上通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扩展(elaboration)三种相互关联的方式产生的。复合空间模式是一种概念复合模式,是建立在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类聚、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基础上的一般认知操作过程,是认知活动中的一种普遍形式,能够有效地解释动态的、随机的、模糊的思维认知活动。①四个心理空间的关系可以用图式2-2表示:①余渭深.复合空间模式在语言理解研究中的心用[A].《外国语》编辑部.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占学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552-555.18 第二章双关的生成机制GenericSpaceBlend复合空间II图2—2概念整合网络模式(转引自:余渭深.复合空间模式在语言理解研究中的应用[A].《外国语》编辑部.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553.)2.2.2双关的概念整合过程(1)双关的输入空间李鑫华认为:“双关辞格一定要求双重语境的共存”。①一语既然双关,那么每一关都必有自己的语境。两种语境在认知主体大脑中形成两个截然不同,但具有某种关联的心理空间,我们根据两个心理空间的特点,分别定义它们为“语境心理空间"和“双关语输入空间"。在了解“语境心理空间"之前,我们先介绍“认知语境"的概念。传统语用学把语境当作交际场合的种种可见的具体因素,所以被看成具体语境学。“认知语境”是斯珀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在创立“关联理论"(theRelevanceTheory)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认为交际中的语境事实上是一个心理结构体,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它由演绎装置中的记忆内容、有关世界的百科知识、从现实场景中直接获取的信息等因素构成。“认知语境”客观地反映语言使用时交际双方的心理状态。“语境心理①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97.19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空间”是认知主体建立的一个立足于认知语境基础上的由上下文、对象场合、事件、心境、政治历史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构成的大心理空间。这些元素可根据自身的深浅隐现,处于语境心理空间中的不同区隔层级:底层由政治历史、社会文化语境因素决定:中层由对象场合、时间话题、事件情境决定;表层由上下文等语流语境决定,它包括词的搭配构成的词汇语境、词所在的句法结构形成的语法语境、和由全句、全段乃至全篇所涉及的情节、主题和题材等构成的语言语境。这些元素并不需要穷尽性地完全具备,它是保证能有效传递双关语真实意图而提取相关元素。语境心理空间在双关建构中起决定作用,它制约着双关语输入空间的产生。“双关语输入空间”是建构者在对语境心理空间进行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选择元素构建而成的全新心理空间,它必定包含着与语境心理空间中某些元素具有某种联系的元素,进而能在语境心理空间与双关语输入空间中不同元素之间建立关联映射。正如上文所述,联结两个心理空间的映射关系即可以是意义的关联,也可以是语言形式的关联。我们以刘禹锡的《竹枝词》为例,对双关两个输入空间进行具体说明:1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诗人通过现实场景认知,在大脑中首先建立起由“青年男女"、“暗相吸引"、“踏歌"、“传情"等概念组成的语境心理空间,并通过语音关联,由男女情感的“情"联想到天气晴朗的“晴",进而创造性地选择输入了包含“日出"、“雨"、“晴”等概念的双关语输入空间。双关语输入空间的双关性以及创造性是由语境心理空间决定的,如果脱离上文,“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将只是一句单纯并且平白无奇的自然气象描写。《竹枝词》的两个输入空间可以用图2-3表示:20 第二章双关的生成机制InputI语境心理空间InputII双关语输入空间图2—3《竹枝词》的两个输入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认知主体在概念合成过程中对双关两个输入空间具有不同的取舍态度:多数情况下,两个输入空间具有主与次、真与假的区别,表达者常舍弃双关语输入空间,把表达重心停落在语境心理空间,并希望接受者能做出同样的选择。如:13)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Ⅸ近试献张水部》)诗歌从语表意义来看是一首单纯描写新嫁娘的诗,然而联系题目“近试”和张籍主考官身份构成的现实场景,朱庆余作为考生如以嫁娶之事与素未谋面的考官交流实则有背常理,进一步琢磨便不难窥透玄机。试后窥探考官口风,希望得到赏识是作者的真实意图,然作者又碍于情面,便激活记忆中的知识结构,把科考之事托以嫁娶之事进行言说,从而取得了幽默风趣、含蓄委婉的效果,自然博得考官赏识。在诗歌创作者的心理世界中,语境心理空间关涉的科考之事处于主要地位,双关语输入空间关涉的嫁娶之事处于次要地位。有些情况下,认知主体对语境心理空间与双关语输入空间抱兼收并取的态度,并希望听读者也全部理解与接受。如:14)一个人发牢骚:现在打官司,既要讲理,更须送礼,所谓有理走遍天下。这则语例对俗语“有理走遍天下"进行了全新诠释,兼顾了关涉“道理”和“财礼’’的两个输入空间,话语机智巧妙,正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2)双关的类属空间双关建构不仅需要双重语境,“甲语境与乙语境还要有一个交接点也就是有一个铰2I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链连结"。①汉语双关的铰链既可以是字、词、也可以是短语和句子,它是两个语境发生转换的媒介。双关的类属空间是语境心理空间与双关语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结构与组织的反映,是两个输入空间的关联体现。语境心理空间与双关语输入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被投射到类属空间,构成类属空间中的元素,这些元素特征通常在铰链上得以集中体现。如《竹枝词》中,类属空间中的元素为语音“qing",它是来自语境心理空间中的“情"和来自双关语输入空间中的“晴”共有的语音形式,铰链“晴"承载着类属空间中的元素特征。类属空间与两个输入空间的关系可以用图2—4表示:InputI语境心理空间InputII双关语输入空间图2—4《竹枝词》类属空间与输入空间的关系(3)双关的复合空间语境心理空间和双关语输入空间最后整合形成新的心理空间,即双关的复合空间。在这里认知主体经过复杂的认知加工,营造出或诙谐多趣、或委婉含蓄、或悠远深长的意境,创建出一个其它心理空间都不具备的层创结构。概念整合理论认为层创结构通过组合、完善、扩展三种相互关联的方式产生。双关语层创结构的形成具有自身特点,下面进行具体探讨:①组合组合是把来自不同输入空间的投射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范畴。双关的组合是两个语境的组合,并没有形成新的概念。语境心理空间与双关语输入空间在复合空间①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97.22 第二章双关的生成机制中依J日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一旦双关的语内意义通过关联搜索被映射出来后,语表意义即被剥落,各自成为合成空间中的独立元素。有时,语境心理空间与双关语输入空间在复合空间中相互补充,使意蕴更加丰富。如儿童补锌颗粒广告语:“可爱宝宝,用心(锌)照顾”,语表意义为“用心",语内意义为“用锌",两重语义相互补充传递完整意蕴:使用补锌颗粒是妈妈关心宝宝的体现。《竹枝词》也是这样的例子,在诗歌的复合空间中,诗人提取语境心理空间中的“情"与双关语输入空间中的“晴",并有选择地提取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元素,如语境心理空间中的“青年男女"、“岸边踏歌’’与双关语输入空间中的“日出”、“下雨’’等元素进行组合,把青年男子岸边踏歌传情的情境与天气晴雨不定的情境组合起来。天气的阴晴变化正发生在男女踏歌的江岸边,使人物活动的背景表现更加丰富完整。②完善来自两个输入空间经过匹配组合的元素触发认知主体的认知机制,激活已储存的相关知识背景,帮助认知主体完成概念整合的完善环节。双关复合空间的完善过程也是两种情境的完善。在《竹枝词》中,诗人借助“情’’与“晴’’的语音重合,以“情感”与“天气阴晴"为主题,构建起两个情景,并调用诗人掌握的背景知识,把情景表现得丰盈、饱满——若隐若现的情感源于一个在江上踏歌的男子;阴晴不定的天气发生在东边日出西边下雨的杨柳岸边。③扩展扩展是复合空间中的新结构根据自身的层创逻辑进行认知运作,把这一结构拓展推及至其它具有类似结构的某种事物。通常情况下,双关语层创结构的运作过程止于扩展。双关复合空间是两种情境的组合,并没有创造出新的概念。我们不能把立足于特定情境而构成的新情境扩展到其他领域,所以双关层创结构的运作过程止于扩展。《竹枝词》的概念整合过程可以用图2-5进行完整表示: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无晴(情;、≤是有晴(情)Blend复合空间图2-5《竹枝词》的概念整合过程总体看来,双关建构是认知主体借助意义的关联以及语言形式的关联组合语境心理空间与双关语输入空间,并加以完善的认知操作。2.3双关广告语建构的双重运作谭学纯认为,修辞话语建构是两个认知系统中的双重运作,即:通过修辞认知,变熟悉为陌生,以审美自由敞开话语主体的感觉系统;通过概念认知,变陌生为熟悉,以有限的认知模式解读无限丰富的世界。①以下我们以双关广告语为例,来具体分析双关话语建构的双重运作过程。2.3.1双关广告语建构的双重运作:陌生化与熟知化“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它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对内容变换表现形式来更新读者的接受意识,借以打破读者的接受定势。双关其实就是一种陌生化的语言技巧。双关是单一能指的双重所指,其所指的转换,将对象从惯常接受中移置于新的接受域,这就是一种特殊的语义变化。能指与所指的变化在认知过程中必然使感知受阻,感受时间延长,在艺术欣赏中激发回味无穷的效6.24①谭学纯.修辞话语建构的双重运作:陌生化和熟知化[J].福建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第二章双关的生成机制果。双关的陌生化属性在广告语中具有最鲜明的体现。广告语是品牌的眼睛,对于人们理解品牌内涵,建立品牌忠诚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广告语的设计常常倾注艺术的灵感,调用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技巧,凭借巧妙与新奇的创意凸显品牌特征、留给消费者深刻的印象。广告语可视作以消费者为交际对象的交际语言,其设计遵循简洁、高效的经济原则,趋向于缩约性表达。因为言简意赅的广告语不仅能给商家节约成本,也方便消费者记忆,使买卖双方实现互惠。双关的语言结构正符合广告语的设计要求,它言约义丰,明晦不等,使产品信息的传播高效而充满艺术魅力。广告设计者常借用诗词名言、熟语等熟知事物表现尚不被众人了解的产品信息,即把广告信息从广告语境中移置出来,用新的事物加以表现,这个过程正是双关广告语建构的陌生化过程。产品信息是双关广告语的核心,经过陌生化处理的产品信息使认知难度加大,感受时间延长,有助于消费者对产品加深记忆。此外,双关广告语建构过程中有时也伴随语言形式的陌生化,这集中表现在诗词名言、熟语等固定结构中个别语素、词汇的替换所造成的视觉上的陌生。如“默默无蚊"(华力驱蚊器广告语)、“千里音缘一线牵”(中国电信广告语)等。双关的陌生化赋予广告语更大的暗示性,丰富了语言表情达意的功能。但双关的陌生化却不能脱离语言的熟知化而独立存在。概念与事物之间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概念之间逻辑化的组合方式是语言运用所遵循的普遍规律,遵循规律的结果便是语言的熟知化。双关广告语的语表意义通常是语言形式对应的规约意义,代表大众熟知的事物。而描述产品信息的语内意义是借助语表意义或语言形式进行联想的结果。双关广告语正是通过熟知的事物表现陌生的产品品牌、性能等信息,进而使产品信息轻松易记。综上所述,双关语建构的陌生化即借用新事物表现真实意图,熟知化即选则形象、熟知的路径接近真实意图。双关广告语建构正是用诗词名言、熟语表现产品信息,进而加深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印象。2.3.2双关广告语建构的两个认知系统:修辞认知与概念认知谭学纯认为,修辞话语建构的陌生化与熟知化体现认知主体的两种认知方式:修辞认知与概念认知。概念认知建立在理性分析和经验认定的基础上,它维护概念与事物之间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遵守概念组合的逻辑规律,概念认知体现世界的现成秩序,复现熟知化的认知经验。修辞认知诞生于独特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它通常解除概念与事物之间的客观规定性,凭借鲜活的感知重建审美关系,唤醒陌生化的认知经验。双关广告25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语建构离不开概念认知,概念认知方式能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这是进行广告宣传应具备的基本认知方式。消费者正是通过概念认知获取语表意义,并借助语言形式或语表意义展开联想获得产品信息的。但是,单凭概念认知进行广告设计,完全按照习惯化、规则化的路径行走,广告语在人们的眼里将变得直白无趣、平淡无奇,在浩如烟海的广告信息中,它将被悄无声息地遗落在消费者记忆的一角,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广告创意要吸引大众眼球,就必须调动认知主体的独特感受与审美修养,克服语言自动化带来的审美疲劳,让产品信息的推广焕发异乎寻常的艺术光辉,使消费者耳目一新并欣然接受,这就要求广告设计者调动修辞认知进行广告语创意设计。双关广告语陌生化的实质就是让认知主体从概念认知转变成修辞认知,自动感知变为审美感知。双关是认知主体借助联想用同一语言形式传递明晦不等的双重语义,运用于广告语设计常把产品信息隐藏在熟知事物的表述之中,进而使商业诉求从赤裸裸的商业利益中移植出来,扩大认知的难度,延长感受时间,加深消费者记忆的同时营造机智活泼、幽默诙谐、关怀体贴、温婉含蓄的情感体验。以下我们选取两则双关广告语语例,具体说明在修辞认知与概念认知系统下双关建构的两种运作方式:陌生化与熟知化。15)高山流水。(某矿泉水广告语)例15)是利用成语的语义变异设计而成的双关广告语,表面看去意在表达品质优良的矿泉水是消费者的知音知己。实际是表现矿泉水的纯天然品质:该产品是源出自然的山泉水。双关广告语的修辞重构,经历了两步程序:程序一:通过修辞认知,从熟悉到陌生,越出常规经验。广告语需要表现的产品特征是矿泉水的纯天然品质,广告语设计者有意选取大众耳熟能详的成语“高山流水"对产品特征进行创造性表现。“高山流水"语出《列子·汤问》,有区别于语素义简单相加的整体义,因历史上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被赋予知音知己的含义。其字面义可以对产品特征加以描述。因此,产品特征在表现过程中发生了语义变异,传递出此款产品是消费者知音知己的意义来。语义转移使产品信息认知难度加大,感受时间延长。这一认知路径,走的是审美化通道。程序二:通过概念认知,从陌生到熟悉,回归常规经验。“高山流水”的规约意义为知音知己,构成广告语的语表意义。成语的构词语素简单相加可以构成广告语的语内意义,这则成语对产品信息的识别来说,具有语言形式上的引导功能。用熟悉的成语表 第二章双关的生成机制现陌生的产品特征,能够加深对产品特征的印象。这一认知路径,走的是逻辑化通道。16)默默无蚊的选择。(华力驱蚊器广告语)例16)是借助成语的语义变异以及语言形式变异形成的双关广告语。广告语表面看来是厂商为给消费者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语内意义为:消费者不受蚊虫叮咬的明智选择。这则双关广告语的修辞重构同样经历了两步程序:程序一:通过修辞认知,从熟悉到陌生,越出常规经验。广告语有待表现的产品性能是驱除蚊蝇,在修辞建构过程中,广告设计者选用成语“默默无闻’’对这一性能进行表现。“默默无闻"语出《晋书·祖衲传》,它的意义为无声无息,没有人知道。在广告语境中这则成语表现厂商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层意义与预先需要表现的意义之间发生了错位,使商业诉求隐藏于企业文化的自我表述中,温婉含蓄,耐人寻味。此外,在借用这则成语表现产品性能的过程中,广告设计者也对成语的语言形式进行改造,把“闻"换作“蚊”,给人以视觉上的陌生感与新鲜感。这一认知路径,走的是审美通’j正逼。程序二:通过概念认知,从陌生到熟悉,回归常规经验。建构者必须对“默默无闻"的规约义以及“默默无蚊’’的字面义具备正确认识,并能察觉二者之间的语音关联。以上对语义以及语言形式的认知遵循逻辑规律,双关广告语的语表意义对语内意义的理解具有语言形式上的引导功能。这一认知路径,走的是逻辑化通道。2.3.3双关广告语的审美意蕴双关是陌生化的语言,陌生化是隶属于形式主义美学范畴的概念,经过陌生化处理的语言无不闪烁着美学光辉。以下我们着重围绕“距离美"与“新异美"展开对双关广告语审美意蕴的探讨。(1)置身其外的距离美“美,最广义的审美价值,没有距离的间隔就不可能成立。"①距离产生美作为一个修辞命题无处不营造着主体精神的世外桃源。双关广告语语义的偏离拉开了消费者与产品信息之间的接受距离,审美观赏就在距离的夹缝中诞生了。二十世纪初,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就是一种以无直接功利为前提的审美态度,“距离"使主体尽可能的超越自我,摆脱狭隘功利对认识过程的干扰。进而提高认识结果的客观度、逼真度。用审美的态度观审我们的生存世界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总是站在实用的世①转引自:潘智彪.论审美的心理距离[J].学术研究,1985,(4):92.27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界里,专心去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而忘了这个世界是可以当作一副画来欣赏的。在美感经验中,我们所对付的还是这个世界,不过跳出实用的圈套,把世界摆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①双关广告语就鲜明体现着这种超越功利目的的美学价值。在广告设计中诸如“誉满全球”、“天下第一"、“首家"、“独创"等直白而张扬的词句有意无意间给人虚浮之感,不免会使受众对其可靠性产生质疑。高明的创意者常采用双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隐藏式诉求,人们不但不会漠视产品宣传,反而欣赏这种充满智慧的距离维持,它体现厂商把消费者看作有思考与决策能力的明智人,而没有采取一种单纯而愚昧的强势征服。(2)“貌同神离’’的变异美广告语是社会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者不拘泥于传统思维的束缚,而是极力突破语言常规,使用陌生化的表达方式赋予广告语变异美。双关是意义变化的艺术,其运用使广告语新颖丰富,语意完满、使人读来如饮醇酒、似品佳茗。双关广告语常在诗词名言,体现生活哲理、人文关怀的词句背后隐藏商业诉求,让广告语中的文辞美、理性美、人情美淡化赤裸裸的商业意图,使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传统儒家美学的评价标准即为“美善合一’’②,双关广告语作为一种现代商业文化仍有部分内容存留着汉儒文化的余影,作为商业诉求的含蓄表述,这些双关广告语展示的人文关怀、宣扬的积极价值理念都因融合了“善"的成分进而达到美的巅峰。如《知音》杂志的广告语:“人生得一《知音》足矣",商业目的之外传递着朴素的生活哲理,不失时机地启人心智,在思想上帮助阅读者推开生活的大门;再如《健康》杂志广告语:“愿《健康》永远伴随您”,广告语与祝福紧紧相随,每次品读都给人以融融暖意。此外,部分双关广告语对诗词名言进行新解,使广告宣传尽显古朴浑厚的文辞美。如:杏花村酒业广告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巧用杜牧的诗句,给产品推销增添上文学的诗情画意。还有一些忌讳在公共场合谈论的产品,双关广告语便能做到文辞优雅、含而不露、使消费者心领神会。如:三源美乳霜广告语:“做女人挺好",把身为女性的幸福与女性专用产品的功能表述整合得妙夺天工,其言辞得体不由让人拍手称绝。双关广告语也常使表里语义形成反差,带给消费者幽默诙谐的审美体验。中国美学自古重“趣’’。“谐趣”,即今天所说的“幽默”,便是一种美感显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与①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60.②伊春.儒家荚学倡导的“和谐精神”及其现代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25.28 第二章双关的生成机制商业文化的交流,我国广告语设计越来越善于发掘幽默的功效,迎合大众娱乐消费的心理。赵国乾称“趣”是“反常合道"的美。①双关广告语中的“趣”就是这种新奇生动出人意料的美,具有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美感效应。如梁新记牙刷广告语:“梁新记牙刷,一毛不拔"。成语“一毛不拔’’本形容极端吝啬自私。广告语眨眼望去一反称赞褒奖的语气,令人费解。仔细品味,牙刷不易掉毛的优点正是通过这个贬义成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王致和臭豆腐广告语:“遗臭万年,留传百世’’等。广告语表里之间精心营造的心理势差使人品读起来有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幽默之趣与智慧之光的叠现给人以浓厚的美感体验。综上所述,双关广告语建构是语义陌生化与熟知化的双重运作,其建构调动认知主体的两种认知方式:修辞认知与概念认知,从而营造置身其外的距离美以及“貌同神离"的变异美。①赵国乾.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趣”的诠释[J].重庆社会科学,2007,(1):35. 第三章双关的接受机制3.1双关的语义识别规律双关语理解是语表意义与语内意义相继识别的过程,这个过程符合“图形一背景’’知觉规律。图3—1花瓶人脸图形(转引自:朱滢,焦书兰.实验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51.)1915年,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设计了著名的“花瓶一人脸"视觉实验(如图3—1),对人类特定的生理和认知机制——“图形一背景"的感知处理能力进行揭示说明。图片既可以看作是白色背景上两张对视的黑脸,也可以理解为黑色背景上白色的花瓶。观察者每次只能看到一个图形,不能同时看到两个图形。与此同时,花瓶与人脸谁为图形而使另者成为背景是可以自由选择、并且能够相互转换的。自然界中也存有大量二者均有意义的事物组合,如:打电话时恰逢窗外音乐响起,但我们依然能清楚地听出话筒里的声音。“花瓶一人脸图形"是这些组合的缩影,心理学把类似这样组合的事物称为“知觉可逆图形"。双关无疑是“知觉可逆图形"中一个典型例子。人们对双关话语的理解也同样符合“图形一背景"的知觉规律。心理学研究证明,决定某事物充当图形还是背景,需要依据下列几项特征:“事物自身结构是否完整;彼此之间构成的关系是否平等;当下语境所关注的焦点”,“如果某个事物同时具备结构完整、依赖对方、受关注这三个特征,那么它充当图形的可能性就最大。”∞双关是表里均有意义的结构体,初次解读时人们通常①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73.31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只能察觉一种意义,只有在一定条件提示下,双关的另一层意义才得以显露。认知主体在接受双关话语之初,通常把语表意义作为图形最先识别出来,这是由语表意义的自身特点决定的:首先,双关语表意义具有自足性,能在接受者大脑中形成结构完整的图形。有些辞格的语表意义是存在逻辑漏洞的,认知主体很难在心理上把它认定为完整的图形,而是积极开启联想,搜索刺激模式隐含的图形。如石光华的《泼水节古歌》中有这样一句:“在阳光淋湿的道路上跳跃吧。’’我们对“淋湿’’进行义素分析,“液体’’是“淋湿”的必有特征,而与其搭配的“阳光”一词不具备“液体"这个特征,因此“阳光"与“淋湿”的搭配并不符合语法逻辑,从而造成逻辑判断上的荒诞感,在心理上没有凝聚成有效的图形,这直接激发话语接受者积极展开认知努力。而双关的语表意义却能以其自足性呈现给接受者完整的心理图形,接受者也因此容易满足于语表意义的捕获从而放弃语内意义的查找,这与话语通常只传递单一意义的常规相吻合。因此,双关语表意义的自足使接受者暂时忽略了语内意义的存在。其次,双关的语表意义通常具有规约性,是当下语境关注的焦点。双关的语表意义通常是语言形式的规约意义,规约即语言接受的约定俗成,必然伴随熟知化并容易成为接受者关注的焦点,因而很容易成为人们初次解读时的图形目标。但是,滞留在语表意义的解读并不是成功的双关语理解,伴随着话语和语境认知的逐步深入,语内意义将代替语表意义成为新的图形目标,语表意义则退居背景地位,从而发生图形.背景的转换。语内意义通常由语表意义及其所对应的语言形式经过联想推理得以捕捉,它不能脱离语表意义而单独存在。语内意义是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获得的,它表意完整,不仅备受表达者关注,也是表达者迫切希望引起接受者关注的语义信息。这些特点决定语内意义是双关理解的最终图形。下面我们举例对双关语义识别规律进行说明:1)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杜牧:《叹花》)例1)一眼望去,寻春不遇的惆怅充塞诗文的只字行间,语言的规约意义溢于言表,成为诗文解读的最初图形目标。《唐诗纪事》记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为诗文理解提供了新的语境信息:相传杜牧游湖洲时喜欢一个小女孩,因其年幼而未娶,十四年后,杜牧任湖州刺史,想要娶她,而她却早已嫁人生子。事实语境作为触机,激发话语理解32 第三章双关的接受机制者通过语表意义展开相似联想接近语内意义:诗文明叹自然之花,实叹已嫁女子。语内意义通过语表意义的隐喻加工得以实现,对语表意义存在依赖性。诗人对倾慕对象嫁作他人妇的惆怅与感慨是事实语境下关注的焦点,因此成为双关语解读的最终图形目标。2)偶因一雨被抬举,却又转晴轻别离。送得郎君归去也,独自倚门泪淋漓。(《吟伞》)按照诗文的字面意义理解,这是一首描写雨伞被主人遗弃的诗文。雨伞的不幸是诗文解读的最初图形目标。认知主体通过对象认知:诗人为一名女子,并对语表意义展开语音联想:由“雨”联想到“语";由“晴"联想到“情",一位多情女子因轻信甜言蜜语委身他人,最终被无情抛弃、哀苦无告的悲惨遭遇生动形象地展现在眼前。全文借物喻人,弃妇遭遇的描写是借助语表意义通过语音联想实现的,它不能脱离语表意义单独存在。同时,语内意义是新语境关注的焦点,因而是最终的图形目标。3.2合作原则与双关语解读人类创造的语言不仅具有概念化功能,而且具有人际功能,即用于交际目的的语言使用。为保证言语交际中信息传递的明晰与高效,交际双方必须达成一种默契,遵守一些既定的原则。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语言是一种游戏",为了“玩好这种游戏",语言使用者必须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①20世纪50年代,牛津大学哲学家格莱斯(H.P.Grice)便注意到这种会话规律的存在。他认为“我们的交谈通常不是由一串无不相关的话语组成的,否则就会不合情理。它们常常是合作举动,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参与者都在某种程度上承认其中有一个或一组共同目标,至少有一个彼此都接受的方向。"@并定名其为合作原则。为了迸一步具体说明合作原则,格莱斯引入四条准则:一是质量准则;二是数量准则;三是方式准则;四是关系准则。合作原则给人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交际模式。然而,多样化的言语世界常存在对理想模式的冲击。如:说话人“所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使人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这是言谈的不合作态度。此外,说话人提供的信息是虚假的,却企图使听话人信以为真。这种违反质量准则的交际语言就是谎言,它以听话人的误会为言语交际的成功。再有,说话人面临顾此失彼的局面。说话人自身的一知半解使其提供的信息并不能完全满足听话人的要求。这时,质量原则与数量原则间便会发生冲突。我们要特别关注①彭增安.语用、修辞、文化[M].上海:学林}f:版社,1998:25.②胡壮膦.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7.33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的是言语交际中的这种情况:说话人公然不执行某条准则,并且同时还希望听话人意识到他违反准则的有意行为,格莱斯称之为对准则的“藐视"。言语交际中对会话准则的“藐视”传达着一些隐含意义,它在更深层次上保持交际的合作态度,使话语产生“无理而妙”的语用效果,这些隐含语义就是“会话含义”。对格莱斯会话准则的有意违背可以作为积极的语用策略,含蓄表达交际者的真实意图。(合作原则最初是针对口语交际提出的,笔者认为,文学作品、广告语分别以读者与消费者为潜在的对话人,因此,该理论对它们同样具有解释能力。)作为崇尚含蓄的民族,我国自古就对暗含会话含义的语言现象深具体悟,且颇有偏爱。“言外之意”就是这一体验的完美总结,双关是言外之意的典型体现。双关的语表意义常伴有对格莱斯会话准则的违背,而语内意义仍是遵守合作原则的。双关的解读是接受者通过语表语义推导语内意义的过程。心理学认为:“当熟悉的事物、经验和知识突然以一种反常的方式出现时,业已形成的定势就会被破坏,出现认知失谐现象。”回合作态度可以看作常规交际中的思维定势,人们通常认为交谈对象是抱以合作的态度来共同完成信息的沟通。而双关语的语表意义对“合作原则"的违背,便会引起接受者的认知失谐。“费斯庭格认为,认知出现不协调就会在心理上造成紧张与冲突,从而促使人们设法消除或减轻不协调而重建协调。"@双关语解读过程中基于合作原则的认知失谐常使接受者为重建协调而付诸努力,它促使接受者积极寻找关联语境以及明示信息,直至捕捉到保持合作态度的会话含义(语内意义)。因此,言语交际中的认知失谐现象可以跃升为双关语解读过程中的推动因素,在跨越语表意义,捕捉真实意图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以下我们就针对双关语理解过程中基于合作原则的认知失谐现象作以具体分析:3.2.1基于关系准则的认知失谐3)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取个笑儿,不想靓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说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不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他问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儿也①冯江平.广告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7.②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72. 第三章双关的接受机制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套。这叫着‘负荆请罪’。静“宝钗笑道:“原来这叫‘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叫‘负荆请罪’。”一句话未说了,宝玉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凤姐这些上虽不通,但只看他三人的形景,便知其意,也笑问道:“这么大热的天,谁还吃生姜呢?"⋯⋯凤姐故意用手摸着腮,诧异道:“既没有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呢?”宝玉黛玉二人听见这话,越发不好意思了。(曹雪芹:《红楼梦》)关系准则要求说话要有关联。通常情况下,双关的双重语义会有主次轻重之分,为主的多是隐藏起来的意义。双关语的语表意义通常没有语内意义的语境关联性强,其关联性甚至弱化到会让接受者认为双关语与前后话语并无联系的地步,给接受者留下话题突转、思维跳脱的印象。然而,双关语解读过程中基于关联准则的认知失谐现象并没有使接受者轻易放弃言语交际的合作信仰,而是积极调整思维、另辟蹊径,探求具有最佳语境关联的语义信息。双关的魅力便在于它从不辜负接受者付诸的认知努力,言语灵魂的相遇是一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相逢,双关语的语内意义总与语境具有最完美的契合。如例3),宝黛二人不好意思的态度正源于对风姐话语的正确解读,其接受过程伴随以下认知活动:第一,话语认知:风姐的话语发生话题突转是最明显的认知迹象:在宝钗黛三人围绕看戏展开谈话之际,凤姐话锋一转,谈论起吃生姜的问题来。众人不解,正是由于凤姐的问话与前后话语并无关联。第二,语境认知:风姐问话之前,宝钗黛三人唇枪舌战、含沙射影、各施伎俩、互不相让,使现场氛围弥漫着浓厚的硝烟味儿。第三,表达者性格认知:风姐天生聪慧、粗狂。基于以上认知活动,凤姐对三人舌战早已知悉原委,并借用双关风趣揭示三人不露声迹的争斗。这火辣辣表面是吃生姜引起的,实际是三人舌战给旁人造成的感官影响。正是语表意义基于关联准则的认知失谐导入宝黛二人全方位的认知活动与关联搜索,并最终察觉自己的行为被取笑从而不好意思起来。3.2.2基于质量准则的认知失谐4)黛玉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环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一一哪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道:“紫娟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接了,抱在怀中,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笑道:“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宝玉听了这话知道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一阵子罢了。(曹雪芹:《红楼梦》)质量准则要求说话人不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但却有部分双关语以明显失真的语表意义引起听话人的质疑,此时听话人又不能草率地认为说话人在胡说八道,而应使思维积极展开语境认知活动,探索隐含意义的存在可能性,因此通往会话含义的认知大门就在谬误察觉之时被叩响,双关语对质量准则从违反到遵守的转化就在表里语义错位的夹缝中诞生了。如例4)宝玉解读这段双关语经历了多方面的认知活动:第一,话语认知:话语明显违反言语交际的质量准则,即语义不真实、有悖常理。雪雁是黛玉从苏州家里带去贾府的小丫鬟,是陪伴黛玉时间最长的角色。雪雁初入贾府时年龄不到十岁,贾母怕其照顾不周,把自己身边的二等丫头鹦哥与了黛玉作贴身丫鬟,改名紫鹃。一个从苏州老家带来的贴身丫鬟不可能把主子的话全当耳旁风,而对另一个身份地位相同的丫鬟惟命是从,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第二,情景认知:雪雁送手炉前上演了不容忽视的一幕情景:宝钗劝诫自己喝冷酒有害身体,于是乖乖放下酒杯。第三,表达者性格认知:《红楼梦》中宝黛二人的朝夕相处、情投意合,这使宝玉对黛玉聪慧而含蓄的性格有深刻把握。基于以上认知活动,宝玉很容易领悟黛玉的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话语表面奚落雪雁,矛头其实指向自己。解读过程中,正是话语基于质量准则的认知失谐使宝玉积极展开关联搜索,即话语认知诱发进一步的情景认知和表达者性格认知。3.2.3基于数量准则的认知失谐5)洪湖窥视着姑娘的眼睛,胆怯地说:“你⋯⋯爱洪湖吗?"桐花立刻听出了话里的双关含义,睁着妩媚的大眼睛,稍带戏谑地望着小伙子,没有回答。(贺兴桐,于力:《洪湖恋》)数量准则使所说的话正好满足当前交谈所需要的信息,并不多于需要的信息。双关以一种语言形式传递双重意义,是承载丰富语义内容的表述机制。解读过程中,语言表层提供的通常只是部分语义信息,只有经过进一步挖掘,才能获得完整的语义信息,因此,语表意义不能满足接受者的信息需求。有时语表意义提供的信息对交际双方来说都36 第三章双关的接受机制是已知的,即有价值的语义信息数量为零,从而出现违反数量准则的情况。如例5),桐花沉默而妩媚的举动正说明她对小伙子问话的真实含义能心领神会。桐花的话语解读也伴随着一系列认知活动:第一,话语认知:洪湖与桐花自幼生长在洪湖边,对于家乡与湖水的感情是不言自明的,这使小伙子的问话看似愚蠢而多余,即违反了言语交际的数量准则。第二,表达者情感、心境认知:洪湖与桐花是青梅竹马的伙伴,她在朝夕相处中深刻感受着小伙子对自己的情谊。此外,小伙子胆怯的语气与神情正是吐露心扉时紧张的心境表现。第三,命名认知:小伙子的名字与湖水的命名相吻合。基于以上认知活动,桐花明白问话其实是小伙子对自己的情感试探,戏谑张望、会而不语,正表现出女孩子的调皮与羞涩。话语语表意义基于数量准则的认知失谐使桐花积极展开命名认知以及对洪湖的情感、心境认知,进而完成双关语的成功解读。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双关语的语表意义并没有违反合作原则的迹象,接受者很容易忽视语内意义的存在,这些双关语的成功解读就需要接受者对语境、文化等因素具有较高的领悟力与敏感度。如:6)黎倩天生是一个不幸的人,虽然来得早,不知怎么没找到座位。(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这是由借喻缔造的双关语。从语表意义看,话语顺理成章地阐述黎倩出席宴席的处境,并不存在语言表述的不协调。具有审美修养的读者却能够领悟此处平淡的细节描写同时也是人物命运的隐喻。这里的座位,不仅指宴席的座位,也比喻人生的位置、婚姻的位置。张爱玲作品中诸如此类的双关话语随处可见,才使作品焕发出含蓄、蕴藉的诗性光辉,引人深思,耐人寻味。这些双关语的成功解读就要依靠读者对故事情节以及作品风格的深刻体悟。3.2.4基于方式准则的认知失谐方式准则要求语言表述要清晰,应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有条理。早在20世纪20年代,陈望道先生就在其著作《修辞学发凡》的消极修辞部分论及内容表达的两点要求:意义明确;伦次通顺。并举出三点注意事项:第一,应用意义分明的词;第37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二,应使词和词的关系分明;第三,应分清宾主。①这与方式准则中避免歧义的要求是一致的。无论语表意义是否存在基于上述三条准则的认知失谐,每则双关语理解都会经历基于方式准则的认知失谐。双关语是用相同语言形式关合双重语义的词句,通常情况下,语表意义不是话语理解的重点,理解者需要借助语境与语表意义推断出双关语的真实意图——语内意义。这种曲径通幽的解读方式使理解者需要付诸更多的认知努力,从而形成基于方式准则的认知失谐。但正如张炼强所说:“言外之意的表达方式是言语活动所能接受的,因为它不会妨碍正确理解;也是言语活动乐于接受的,因为它具有独特的表达能力。"固双关作为言外之意的一种,虽存在对方式准则的违反,却是一种被大众欣然接受的语用策略,双关理解过程中基于方式准则的认知失谐同时使理解者获得含蓄、幽默、机智等关照性的情感体验。综上所述,合作原则是对正常言语交际具有指导意义的语用原则,面对丰富多样的语言世界其阐释能力仍不乏局限性。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成为一种积极的语用策略,被交际者欣然接受,双关便是违反方式准则的成功语用策略。很多双关语的语表意义常伴有对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的明显违反,这使合作原则在双关语解读过程中具有了新的意义:基于该原则的认知失谐能避免接受活动停滞于语表意义,激发接受者积极寻求话语隐藏的真实意图。3.2双关的推理模式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为话语理解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关联理论建立在人类共有的认知规律之上:人们以已有的相关认知语境为基础来认识新事物、获得新信息,进而改变已有的认知语境,从而又为下一个认知活动做准备。因此关联理论的创立者把“相关"看作语言交际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相关"具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静态的含义,指新信息(话语内容)与旧信息(交际者对世界的认识,即语境信息)之间的某种相关性。相关语境是一个人从他全部认知语境中的部分选择,所以,相关也指新信息与语言使用者的关系;第二种含义是动态的含义,指对新信息进行处理时必须使其与已有的旧信息发生关联,即寻找关联,以取得进一步的新信息。由此可见,“相关"不仅指新信息与旧信息的相关,而且指在二者相关的基础上推断出相关的新信息。关联理论同时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种明示一推理的认知活动。从发话者角度看,交38①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51.②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71. 第三章双关的接受机制际是一种明示,他总是为受话者推理提供一定的相关信息和认知语境。而受话者就是由发话者的明示激活有关的认知语境,努力寻找关联,并通过推理以明白对方的交际意图,获得语境效果。①依据关联理论,双关理解就是寻求最佳关联语境假设,获取交际者意图的语境效果。我们可以把双关理解的推理模式作如下总结:步骤一:接受语言信息,依据图形一背景知觉规律,获取语表意义;步骤二:语表意义如果存在对合作原则的违反,设想发话者是间接合作从而引起思考;步骤三:建立语言信息与语境之间的联系,获得与语言信息有关的语境信息;步骤四:经过关联推理,寻找与语境信息、语言信息具有最佳关联的语内意义,走向双关语理解。无论是关联语境的寻找,还是新旧语言信息的关联建立,都是认知主体启动联想的过程。心理联想是一种特殊的推理,指回忆时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心理联想可以在语音、语义、结构、书写形体等方面展开,主要是利用相似、相关、共现等关系,这在双关语推理过程中均有体现。下面我们根据双关推理借助的语境不同进行取例,运用上述推理模式,对双关的推理过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类是借助语流语境进行推理的双关语:7)火车“随便”传播病原,专家呼吁尽快改造火车厕所。(《北京晚报》2003-5-25)步骤一:接受语言信息,获得语表意义:火车随意传播病原。步骤二:火车随意传播病原与改造火车厕所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违反关联准则,展开认知推理。步骤三:关注语流语境:专家呼吁尽快改造火车厕所。步骤四:“随便"另有“通过、借助粪便"的意义,这与语流语境之间形成因果关系,所以语内意义是通过粪便传播病原。新信息与语表意义之间借助了语言形式的联想。第二类是借助情景语境进行推理的双关语:8)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河海一生情。(河海大学宣传标语)①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74—175.39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步骤一:标语巧妙设置在一副画有宽阔河流图案的灯箱上,标语语表意义中的河海为江河湖海的意思。步骤二:就灯箱设置的图案情景而言,没有出现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步骤三:标语宣传的对象是河海大学的学生,通过对象联想获得情景信息。步骤四:“河海”可以指代“河海大学”,这与标语宣传对象的身份密切相关。因此语内意义可以诠释为“饮母校一滴水,献母校一生情",语内意义与语表意义之间借助了语言形式的联想。9)太仓一富人宴客,王元美与焉。馔有臭鳖及生梨子。元美日:“世上万般愁苦事,无过死鳖与生梨。”坐客大噱。(冯梦龙:《古今谭概·文戏部》)步骤一:话语信息传递的语表意义为:世上万般愁苦事,无过死别与生离。步骤二:话出无因,语表意义违反关联准则,激发受话人作迸一步思考。步骤三:客人王元美遭受富人以臭鳖与生梨待客的冷遇,这是客人话语产生之前发生的事件,受话者通过事件联想获得情景信息。步骤四:“鳖”与“别”,“梨"与“离’’之间语音相同,“死别’’与“生离"通过语音联想到“死鳖”与“生梨”,获得新信息:世上万般愁苦事,无过死鳖与生梨,这与情景语境具有最佳关联,从而获得语内意义,走向话语理解。10)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步骤一:接收话语信息:铺床凉满梧桐月,凉的语表意义为床铺冰凉给人带来的身体触感。步骤二:语表意义没有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出现。步骤三:诗歌的上文铺陈了一系列意象:无眠、凉床、月影和梧桐,流露出作者孤寂的心境。读者通过心境联想获得情景信息。步骤四:“凉"不仅能指冰凉,也能指凄凉,新信息凄凉是作者的孤寂心境的最佳关联。此句的语内意义即为作者凄凉的心理感受洒满梧桐树与月影,成功完成诗作的解读。第三类是借助社会文化语境进行推理的双关语:11),h夕l-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第三章双关的接受机制步骤一:语表意义为语言形式的规约意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步骤二:语表意义没有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出现。步骤三:展开对话语产生的政治历史背景的联想: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杭州)即位,史称南宋。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获得政治历史背景信息。步骤四:由暖风使游人沉醉联想到社会淫靡之风使南宋统治者忘记国难家仇、苟且偷安、寻欢作乐。阅读者通过相似联想获得新信息,新信息与政治历史事实具有最佳关联,社会淫靡之风使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正是诗人意欲表达的真实意图。综上所述,双关理解是一个从语表意义到语内意义的认知推理过程,语表意义最初被识别为图形源于自身的语义自足性以及规约性,认知主体在双关语解读过程中产生图形一背景的心理转换,进而把语内意义作为新的图形识别出来。语内意义的识别就是认知主体借助语境和语表意义展开心理联想的过程。部分双关的语表意义存在对合作原则的违反,造成话语解读的认知失谐,基于合作原则的认知失谐可以作为图形一背景转换的触发因素,激发接受者积极寻求话语隐藏的真实意图。4l 第四章汉英双关的异同与认知分析4.1英语双关概述Pun是英语修辞学里的一个辞格,英语牛津词典对它作了以下解释:Theuseofawordinsuchawayastosuggesttwoormoremeaningsordifferentassociations,ortheuseoftwoormorewordsofthesamgornearlythesamesoundwithdifferentmeanings,SOastoproduceahumorouseffect.(用一个词去暗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或引起不同的联想或者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发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以产生一种幽默效果。)①从定义来看,Pun与双关虽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基本上是对应的,大致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双关"。Pun的类型我们选用文军教授在《英语写作修辞》中所作的分类:同音双关(homophonicpun)、近音双关(paronomasia)、同词异义双关(antanaclasis)、一词多义双关(syllepticpun)、歧解双关(asteismus)。下面我们从每种类型中各取一例作以简单介绍:1)OnSundaytheyprayforyouandonMondaytheypreyonyou.他们星期日为你祈祷,星期一对你敲诈.2)Ifhedobreed,I'llgildthefacesofthegroomswithal;foritmustseemtheirgunt.(WilliamShakespeare:Macbeth)要是他还流着血,我就把它涂在那两个侍卫的脸上;因为我4t]必-须让人家瞧着是他们的罪恶。3)Wemustallhangtogether,orassuredlyweshallallhangseparately.(BenjaminFranklin)我们大家必须团结一致,否则我们一定都会被分开处死。4)Callmewhatinstrumentyouwill,thoughyouCallfretme,yetyoucannotplayuponme.(Shakespeare:Hamlet)无论你把我叫做什么乐器,你也只能撩拨我,不能玩弄我。5)Theclerk:⋯Canyouseeafemale?Augustus:Ofcourse,Icallseeafemaleaseasilyasaman.DoyousupposeI'mblind?(B.Shaw:AugustusDoesHisBit)①转引自:沈志和.“PUN”与“双关”比较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2,(3):29.43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职员:你能会见一位女性吗?奥古斯都:当然啦,我能看见一位女性就像我能看见一位男性那样容易,你以为我是瞎子吗?例1)中pray(祈祷)与prey(掠夺)两个词同音,形成同音双关。例2)中gild(染红)与guiit(有罪)语音形式并非相同而是相近,形成近音双关。例3)中hang出现了两次,但每次意义都各不相同:前一个hang意义为“团结’’,后一个意义为“绞死”,由于用的是同一个词而词义相异,所以这种双关叫同词异义双关。例4)中的fret是含有“使烦恼”与“调音柱”两重意思的词,由于同一个词在句中只出现一次而未出现多次,所以叫作一词多义双关。例5)中职员说的see是“会见"的意思,奥古斯都却理解成“看见”,这时受话人的理解与发话人的表达之间产生了歧义,因此称为歧解双关。汉语双关类型在第二章节已作论述,将汉语双关与英语双关类型进行对比可以清晰呈现二者异同:一词多义双关与谐音双关(同音双关、近音双关)是汉英双关的共有类型;比喻式双关、语法双关、析字双关是汉语双关的典型类型;英语中的同形异义双关与歧解双关汉语也存在相应的语言现象,却并未划入双关范围。4.2汉英双关异同的认知分析思维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萨丕尔就曾认为语言的内面是思维模式,他在著作《语言论》中写N-“语言形式的无限变异,也就是思维的实在过程的无限变异",“思维只不过是脱去了外衣的语言"。∞此外,语言又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有差别的语言形式正是民族思维差异的表现。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曾提出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的命题,他认为:“语言的特性是民族精神特性对语言不断施予影响的自然结果",“而语言则把它所获得的这类特征固定下来,并以此对该民族产生反作用”。@因此,潜入汉英民族的精神世界寻找汉英双关异同的思维根源可以使双关研究更显深入。4.2.1思维的人类共性是汉英双关同一性的基础谐音双关是汉英双关的共有类型。谐音双关的语言基础是同音字词与近音字词。语言的音节是有限的,需要表达的客观事物却是无限的,各民族在语言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都善于借助反复使用的语音形式进行字词增建,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的相同也使很多语①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5,138.②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01. 第四章汉英双关的异同与认知分析音具有接近关系,从而使同(近)音字词在各民族语言中广泛存在。汉语与英语都各有大量的同(近)音字词存在,从积极方面看这些同(近)音字词能够形成汉英民族普遍使用的修辞方式——谐音双关。汉语的特点是音节简单。据统计,汉语中共有406个基本音节,加上四声音调变化,不过一千多个音节。联合国公布作为其工作语言的常用汉字为6700个左右,汉语音节与常用汉字在1比6左右。如果考虑到同音字分布不均匀因素,汉语同音字的量就更大。大量的同音字与近音字的存在,为汉语谐音双关的建构奠定了语言基础。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其中单音节词在英语基本词汇中不但数量多,而且使用频率高。据斯基特(Skeat)编纂的《英语词源辞典》统计,英语中有783组同音同形异义词。如果把不同词性的同音词也考虑进去,同音词的数量是庞大的。∞这些同音词在汉英民族各自的语言系统中分别形成包含不同事物的语音聚合体,每一种语音形式都能激发认知主体展开对聚合体内不同意象的联想,从而为英语谐音双关的建构奠定基础。~词多义双关也是汉英双关的共有类型。以有限的语言符号表现无限丰富的世界内容是每个民族在语言创造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处理方法上,汉英民族具有相同的思维方式。他们都善于运用基本的意象图式,经过隐喻与转喻模式,把在某方面具有相似或相关特征的事物组织在一起,形成语义聚合体,用同一词语进行概括,以提高语言符号的表意能力,这就是汉语与英语共同拥有的一词多义现象。语言的经济原则使汉英民族以相同的思维方式处理语言符号与意义间的对应关系,一词多义双关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广泛存在正是建立在相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汉英双关在日常交际中也表现出相同的语用功能。首先,汉英双关能体现语言运用的机智巧妙。对智慧的崇拜是人类共有的心理倾向,无论是东方民族还是西方民族,都把智慧与生命视为一体,须臾不可分离,双关就是语言运用的智慧。双关常打破惯常语言的自动化接受方式,通过形音义的变化,或谐音、或意会、或暗中变换结构,给熟悉的语言平添一层新意,这种富于智慧的艺术创新,常使话语意蕴悠远,耐人咀嚼。《伯子散文》曾称赞“双关辞":“眼前景、口头语、当时情、意中事,神妙莫过于此。’’②汉语中就有大量体现语言机制巧妙的双关语,例如:6)韩信日:“善。先生相寡人何如?”对日:“愿少间。”信日:“左右去矣。”通日:“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司马迁:①陈宁国.英汉谐音双关的语言基础和心理联想[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9,(1):47.②关滢.双关的类别及其作用[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3):69.45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史记·淮阴侯列传》)这是蒯通巧借相面为名怂恿韩信背叛刘邦的双关辞。“背”表面上指脊背,实际上指背叛。《史记菁华录》云:“背,反也。劝其反汉,为此隐语。"并且评日:“奇语巧舌,千古无两。"①7)让我们挣点儿干净钱。(某保洁公司广告语)“干净钱"表层语义为取之有道挣来的钱,结合广告语境其真实意图为在使你干净的过程中挣钱。这则广告语借用日常口语,把业务内容与商户的生财理念结合起来,巧心更巧,自尊更尊。汉民族在敌我较量中历来提倡智取而不主张蛮攻,古往今来流传下来许多运用双关机智舌战、巧妙应敌的故事,例如:8)纪晓岚、和砷同朝,纪晓岚任侍郎,和坤任上尚书。一次,二人同饮,和坤指着一条狗问:“是狼是狗?”纪晓岚非常机敏,知道和坤在辱骂自己,就给予还击。他泰然自若地回答:“垂尾是狼,上竖是狗。”(王成烈:《幽默语言逻辑分析》)这里“是狼"与“侍郎"谐音,“上竖”与“尚书"谐音。和坤巧用谐音攻击纪晓岚,自以为聪明绝顶,纪晓岚面对辱骂,顺水推舟、将计就计,借助谐音来了个反唇相讥,使自恃聪明的和砷自讨没趣。纪晓岚的智慧就是在灵活驾驭语言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英语中的双关大多也是语言智慧的体现,它常以用辞巧妙取胜,使语意丰盈、创造意想不到的效果。如:9)TheBERD’Sinhand.欧行在手,胜利在握。这则新闻标题利用“欧洲建设发展银行"(theBankofEuropeanR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的首字母缩略语“BERD"与“bird’’一词谐音,同时又套用英语成语“Abirdinthehandisworthtwointhebush’’(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多得不如现得)的简略形式“birdinhand”(现实的,有把握的),意在告知这家投资银行已经成立,有关国家有把握可以得利。这里巧借缩略语与词的语音相近,使投资欧洲建设发展银行与获利珠联璧合,巧夺天工。①姚芋田.史记菁华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76. 第四章汉英双关的异同与认知分析10)Moresunandairforyoursonandheir.这里阳光灿烂,空气新鲜,对您的儿子与财产继承大有裨益。这是一句海滨浴场宣传画上的广告语,借用同音异义词sun与son,air与heir在语音上的巧合,使广告语生动而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其次,汉英双关能够营造幽默的语言效果。幽默的内涵异常丰富:可以是讽刺的、滑稽的、机智的、戏谑的、诙谐的、荒诞的。幽默的本质是矛盾,双关双重语义的对立统一正是语言矛盾的体现,因此双关是幽默得天独厚的语言载体。英国人始终认为自己是最具幽默感的民族,这种孤芳自赏在18世纪英国诗人威廉·柯林斯《风俗颂》的诗句中可见一斑:“啊,幽默,只有不列颠天赋之岛,才对你的名字知晓⋯⋯。"①带有封闭性的英国式幽默作为典型的民族心理影响着人们的言事方式,双关正是英国人借以体现幽默感的主要语言方式。下面我fj'jy,J举几则双关语例进行说明:11)Anambassadorisanhonestmanwholiesabroadforthegoodofhiscountry.大使是一个为了本国利益居住国外的诚实人。句中lies可理解为“说谎",也可作“在、居住”解。语表意义“为了本国利益居住国外的人"是对大使的常规释义,这里借助表意不同的两个lies的同形异义,把大使戏谑为“为了本国利益对外撒谎的人",风趣幽默,引人发笑。12)ThenthereWasthemanintherestaurant.“You’renoteatingyourfish,’'thewaitresssaidtohim.‘'Anythingwrongwithit?”“Longtimenosea,’'themanreplied.一位男士在餐馆中,“你为什么不享用你的鱼’’,女招待问道,“有什么不对么?”“很久未见(离海太久)。”男士回答。在这个例子中,由于see(见面)和sea(海水)两个字发音相同。顾客的回答表面上听来似乎是“Longtimenosee”(好久不见),实际上是说“Longtimenosea",指那些鱼离开大海太久,不新鲜了。顾客的回答一语双关,把谴责暗藏在礼貌的问候中,①转引自:季素彩,朱金兴,张念慈等.幽默美学[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86.47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俏皮、诙谐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13)Hereliesanhonestlawyer,AndthatisStrange.这里安葬着一位诚实的律师,他叫Strange先生。此句墓碑文原本是赞扬律)币Strange的为人诚实,但由于他的名字与形容词strange(奇怪的)同音同形异义,结果碑文上的赞扬之词倾刻就变成了诋毁之语,由讽刺产生的幽默感油然而生。幽默文化在中国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诗经·国风》中就记载着许多民间幽默讽刺诗,此外,中国的成语、谜语、谚语、歇后语、寓言、故事、对联、民间歌谣、曲艺等文化样式中都潜藏有大量的幽默元素,体现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集体智慧。这些中国传统的幽默文化,有不少是借助双关实现的。如:14)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相传这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与好友佛印和尚作的一副双关哑联。一日傍晚,二人泛舟江上。饮酒间,佛印向东坡索句,东坡用手指岸,笑而不语。只见大黄狗正狼吞虎咽地啃吃骨头,佛印意会,把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折扇抛入水中。二人心照不宣,抚掌大笑,他们所指事物正好形成这副哑联。更为玄妙的是,上联“河上’’谐音“和尚",从而形成“狗啃和尚骨”,这是苏轼在拿佛印逗乐。下联“诗’’谐音“尸’’,从而形成“水流东坡尸",是佛印的反唇相讥。4.2.2思维的民族个性是汉英双关差异性的根源比喻式双关在汉语中大量存在,英语中却不多见,这源于汉英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汉民族善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④它常借助具体的形象,使本来毫不相干的概念,抽象意义变得直观、具体、生动可感。中国先民善于在自然事物中体认哲理,类比人格,他们通常泯灭生物与非生物、人类与自然事物、精神与物质之间的范畴界线,以直观生动的形象表现抽象玄思以及精神人格,把客观世界作为主观精神的投射。如:15)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广为人知的对联分别以“墙上芦苇’’与“山间竹笋”为描述对象,但实际上是指没有原则、随波逐流,没有真才实学,又喜欢卖弄的浅薄人物。以物性暗喻人性,贴切巧妙,正是形象思维的结果。①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公共必修心理学教研室.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161.48 第四章汉英双关的异同与认知分析此外,中国人的植物世界中,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梅的高洁傲岸、兰的幽雅空灵、竹的虚心有节、菊的冷艳清贞与人的自强不息、默默奉献、坚韧不拔、洁身自好相比附,成为中国文人理想人格的寄托,繁衍出大量托物言志的双关诗。我国传统文学样式——寓言,善于用比喻性的故事寄予意味深长的道理,从某种意义上就可以看作双关在语篇上的运用。与汉民族的形象思维方式不同,西方民族敏于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①虽然形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比喻在英语中同样存在,但多数是本体、喻词与喻体同时出现,它通常强调的是两种事物的相似关系,却并没有同时兼顾两种事物,所以英语中的比喻式双关并不多见。汉民族形象思维的典型体现就是汉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观物取象"是汉字建构的基本方式,即从客观物象中提取主观意象,并通过方块汉字的结构化将意象表达为一种文(纹)理。汉字独特的建构方式形成汉语特有的双关样式——析字双关。汉字的孳乳借助二合结构,结合的方法即可以是意合(会意),也可以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形声),于是出现有别与独体字的合体字。合体字中的各个部件,即使是形声字中表音的声旁,本身都是具有意义的。再加上转注、假借对字义的发展,汉字结构经过离析组合意义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为双关的形成制造良好的机会。如:16)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凰”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j葛【字,凡鸟也。(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原"是一个形声字,由形旁“鸟"与声旁“凡"组合而成,经过拆分形成“凡"、“鸟’’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j写lI为百鸟之王,古时比喻有贤德的人,这表面是在称赞稽喜的鹤立鸡群,实际是贬斥他的平庸无为。汉字形体的拆合使感情色彩截然相反的意义联结在一起,讽刺之余不乏机智。英文是表音的字母文字。字母不能像汉字一样经过拆合形成新的意义,所以不能形成析字双关。语法双关的大量存在源于汉民族的整体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这种哲学观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从而培养出汉民族重整体、①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公共必修心理学教研室.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162.49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重悟性的思维模式。整体思维折射到语法上,表现为汉民族独特的语法建构方式,文化语言学总结为“以神统形"的意合建构,同时认为汉语语法“运思的方向不是指向形式的确证,而是指向内心的领悟;不讲究分门别类的精确,而讲究融会贯通的全面;不为枝节末叶所卡住,而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丰富的联想余地。语言表意之‘神’控制着‘形’,稳定着‘形’,解释着‘形’’’。①因此,汉语语法的形式约束较小,语法成分之间的搭配组合、语法单位的分合、词语的词性判定都比较灵活,这使相同的语言形式极易作多种语法分析,从而为语法双关的产生奠定基础。如:17)阿里山瓜子,一嗑就开心。(阿里山瓜子广告语)这则广告中“开心"既可以作形容词,表示“心情舒畅”;也可以看作动词“开"与名词“心"组合而成的动宾短语,表示“一嗑便出仁儿"的意思。“开心”在这里实现了词与短语的同时关涉,充分体现了汉语语法意合建构的灵活特征。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不同,西方传统哲学强调“神凡二分”、“主客对立"。这种哲学观主张把具体问题从总体中分离出来,把复杂问题划分为比较简单的形式与部分进行研究,形成重逻辑、重分析的思维方式。文化语言学把这种逻辑思维关照下的语法建构表述为“以形摄神”的形合建构,同时谈到:“语言与世界的‘适应’与‘对应’,使西方语言具有很强的形式自足,即语言要表达的各种意义与关系大都有了形式上的标志。于是,西方的语法分析也就追求最大限度的形式化描写。"②英语语法往往以丰满的形态变化制约句子的格局,规定句界,组合方式严谨规范,表意具有精确性特征,所以英语中的语法双关并不多见。歧解双关(asteismus)是英语特有的双关类型,对映的是汉语中的“歧义"。汉语学界认为说写者“言此"、听读者“意彼"的歧义,只能传递一种意义,虽然有时它也能意外引起幽默的效果,但却是一种失败的言语交际,不能作为一种双关类型。如:18)第二天,又上课了。几个相当用功的学生兴冲冲地给老师送上了几道答题的卷子。他们说,他们已经做出来了,能够证明那个德国人的猜想了。可以多方面地证明它呢。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哈!哈!“你们算了!"老师笑着说,“算了!算了!”“我们算了,算了。我们算出来了!”“你们算啦!好啦好啦,我是说,你们算了吧,白费这个力气做什么?你50①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71.②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69—270. 第四章汉英双关的异同与认知分析们这些卷子我是看也不会看的,用不着看的。那么容易吗?你们是想骑着自行车到月球上去。”教室里又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例18)中“算了’’即可以解作“不再计较”,又可以理解为“计算过了"。老师并无意兼有两种意思,而只想传达前一个意思,学生错误理解为后一个意思,因此“算了"在这里造成的是歧义,并没有使句子具有双关意味。同词异义双关(antalaclasis)也是英语中常见的双关样式,而汉语的双关却无法包容它,与之对应的是修辞格中的“换义",即“利用词语的多义性这个条件,在一定的上下文里,将原来的表示甲义的词语换来表示乙义,并使这两种意义建立起某种联系的修辞方法"。①如:19)相声演员在台上缩手缩脚,不敢作声;相声固有的手段一“包袱”,成了演员的“包袱”!(《<中国曲艺论集》第一集)两个“包袱",语义大不相同,第一个是指“相声手段",第二个是“思想负担”,’它们各就其位,各担其职,并没有使话语兼顾双重意思。在语用功能上,汉英双关都能运用于个人情感与态度的含蓄表达。但因汉英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使汉语双关更倾向于表现这项语用功能。中国人自先秦以来就非常推崇“和",以和为贵,以和为美,导致尚“和"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潜意识,进而形成汉民族伦理性思维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内涵丰富,除具有和谐、谦和、和睦、融洽等涵义外,还有适中与恰到好处的意义。这种“和"的精神、“中庸"的方法运用于言语表达,就形成含蓄、温柔敦厚的表达方式。因此,中国人表情达意常常委婉、迂回、曲折,避免言辞激烈、观点鲜明、不留余地。双关双重语言结构与明晦不等的表意方式正好迎合汉民族含蓄委婉的语言表达要求。正如王希杰所说:“中国人一向比较喜欢双关,这大概是因为我们是一个比较含蓄的民族。”@汉民族含蓄内敛,不善张扬,特别是表露个人情感要求时更是如此,他们不愿意把个人意志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设喻取譬、迂回隐晦的方式达到“言近而旨远"的效果,给对方留下思考的余地。梁实秋曾经说过:“向来写感情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昧儿,是我们中国文学家所最乐道。"@南北朝乐府民歌中就有大量借用双①郑远汉.辞格变异r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117.②乇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446.③古远清,孙光萱.诗歌修辞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298.51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关含蓄表露个人情感的诗篇,例如:“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作蚕丝》),“丝"谐音“思";“罢去四五年,相见论故情。杀荷不断藕,莲心己复生’’(《读曲歌》),“藕"表面上说是藕,实际上说偶、匹偶,“莲”表面上说莲,实际上说怜、怜爱;分别托春蚕与莲藕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以及相思之情。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中,“丝"谐音“思”,“泪"兼顾“蜡泪”和“相思者的眼泪"两重意义,使该句寓指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至死方休。此外,汉语双关还是个人态度的含蓄表达。中国人爱讲面子,面子是调节社会交往最细腻的标准。在言辞表达上,面对他人的过错要委婉劝说,对于他人的不当请求要婉言谢绝,双关正是曲折表达个人态度的得体语言工具。例如:20)相传,清朝大官李鸿章有个远方亲戚,不学无术。却想通过科举,弄个一官半职。这年他来参加考试。可是试卷一到手,他就冒虚汗。连“破题”也不会作,写了半天也不知道写了什么。后来他想,我是中堂大人的亲戚,把这关系写上,监考官敢不录取!于是,他就在卷尾写道:“我是中堂大人的亲戚。"可是“戚”字不会写,写成了“妻”。那监考官为人正直,看到这张狗屁不通的卷子正要扔掉,却见上面有一行字。看后,他便在下面批道:“因你是中堂大人的亲妻,所以我不敢娶。"这是一则借用双关巧批试卷的小故事。面对不学无术,却企图徇私舞弊的考生,秉性耿直的监考官在一处错写的“戚”字上暗做文章。批语中“妻”谐音“戚’’、“娶"谐音“取",辞面看来谈论婚娶之理:你是中堂大人的妻子,故不敢迎娶;实则潜藏考官对待考试的态度:即使是中堂大人的亲妻,也不能录取。考官铁面无私的拒绝正是通过辞面具有诙谐效果的语义表达得以实现,含蓄委婉,留人情面。这项语用功能在英语双关中也有体现,如:21)King:⋯mycousinHamlet.andmyson⋯howisitthatthecloudsstillhangonyou?Hamlet:NotSO,mylord,IalTltoomuchi'thesun.(Shakespeare:Hamlet)国王:我的侄儿哈姆雷特,我的孩子⋯⋯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边?哈姆雷特: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52 第四章汉英双关的异同与认知分析这是选自《哈姆雷特》的一则双关语例,son(儿子)与stln(太阳)语音相同。哈姆雷特正是借用双关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满心的愤慨。奸王故作亲热称哈姆雷特为son,而哈姆雷特的回答表面是说自己在太阳(sun)里晒得太久了,但实际上是要说自己做儿子(son)太久了。正是双关的运用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描画得如此深刻。但是,英语双关却很少用于表现这项语用功能。这与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关系。西方民族在对待和谐的态度上选择了一条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相反的路径,“西方和谐重在发展,强调对立面的斗争’’,从而形成“否定——前进这一西方文化的根本特色"。①于是,西方民族在具有革新精神的和谐观影响下形成以功利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主张个人至上。他们强调个人意见的自由表达,习惯于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摆出个人观点与看法,喜欢在观点鲜明的对抗中均衡利益得失。因此,英语双关很少用于个人情感与态度的含蓄表达。综上所述,汉语与英语中同音词、近音词、多义词的广泛存在是汉英民族在语言建构过程中思维共同性的表现,这使谐音双关与一词多义双关成为汉英双关的共有类型,对智慧与幽默感的共同追求使汉英双关在语用功能上表现出一致特征:它们都运用于表现语言的机制巧妙、营造幽默的话语气氛。此外,思维的民族个性也使汉英双关在类型以及语用功能上表现出差别。与西方民族个体性、逻辑性、功利性思维不同,汉民族重整体、重形象、重伦理的思维方式使语法双关、比喻式双关、析字双关在汉语中广泛存在,语用功能上汉语双关更多运用于个人情感与态度的含蓄表达。而英语中的同词异义双关与歧解双关汉语也存在相应的语言现象,却并未划入双关范围,这是汉英民族思维差异的体现。总体看来,汉语双关无论是构成类型还是语用功能都比英语双关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①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6.53 结语本文针对现代汉语的双关辞格进行认知研究,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概念整合、图形一背景、关联理论以及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对双关生成与接受的动态心理过程进行揭示。本文还借用英语双关同汉语双关展开认知对比,以考察汉英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形成以及运用的影响,从而明晰汉语双关的个性以及共性特征。本文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第一,指出系联图式是双关语义结构的心理表征。根据系联关系的不同,把双关分作意义关联的双关与语言形式关联的双关两大类,进而形成两种不同的认知模式。双关建构正是认知主体借助意义的关联以及语言形式的关联组合语境心理空间与双关语输入空间,并加以完善的认知操作。第二,双关话语建构是语义陌生化与熟知化的双重运作,其建构调动认知主体的两种认知方式:修辞认知与概念认知,从而营造置身其外的距离美以及“貌同神离"的变异美。第三,双关理解是一个从语表意义到语内意义的认知推理过程,语表意义最初被识别为图形源于它的语义自足性以及规约性,双关的正确解读是成功实现图形一背景转换的心理过程,进而把语内意义作为新的图形识别出来。语内意义的识别就是认知主体借助语境以及语表意义激活联想进行关联推理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双关的语表意义存在对合作原则的违反,造成话语解读的认知失谐,基于合作原则的认知失谐可以作为双关语图形一背景转换过程的推动因素,激发接受者积极寻求话语隐藏的真实意图。第四,人类思维同一性使汉英双关在构成类型以及语用功能上表现出一致性:一词多义双关与谐音双关是汉英双关的共有类型;表现言语的机制巧妙、营造幽默的话语氛围是汉英双关共有的语用功能。又由于东西方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形成不同的哲学观以及思维方式,使汉英双关表现出一些差别:汉民族善具象、重整体的思维特点使比喻式双关、语法双关、析字双关广泛存在,西方民族敏逻辑、重个体的思维特点决定这些双关样式在英语中并不多见或者并不存在;而汉语认为属于歧义与换义的语言现象英语却划入双关范围;汉民族伦理性思维也使双关经常运用于个人情感与态度的含蓄表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达,西方民族功利性思维方式使英语双关很少用于表现此项语用功能。由于时间以及个人能力所限,论文还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语料搜集上的不足。本文的语料主要来自于前人的研究论文以及网络博客,双关典型语例使用较多,目的是使本文的论点更有说服力,这使本文选取的语料在新颖程度上尚有欠缺。此外,语料搜集的不足也制约了双关类型的总结。总结双关类型是建立在对多义现象考察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凡是存在语言多义和言语多义的语言形式都有产生双关的可能性,但语料搜集的困难也很难把这种预测转变为现实。比如,借代存在语言形式与语义内容的偏离,它在理论上存在产生双关的可能性,笔者在论文写作中却未能寻找到可以同时看作借代的双关语例。第二,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释汉语双关辞格,还需进一步付诸努力。由于国内介绍概念整合的理论相对较少,使本文对该理论的运用虽有创新,却仍不够深入。这也是笔者今后需要努力的目标。最后,希望本文能对汉语双关的认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衷心期望各位专家、学者、老师的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1.专著[1]葛立方.韵语阳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5.[2]宗廷虎,李金苓.中国修辞学通史·隋唐五代宋金元卷[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3]谢榛.四溟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5]倪宝元.修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6]吴士文.修辞讲话[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7]郑颐寿.比较修辞[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8]刘焕辉.修辞学纲要[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9]李晗蕾.辞格学新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0]马惠玲.言意关系的修辞学阐释——.’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11]陈汝东.认知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12]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Ⅱ俞-一辞格的认知性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3]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5]马国新.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17]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8]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0]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公共必修心理学教研室.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21]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2]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24]彭增安.语用、修辞、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2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6]冯江平.广告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7]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8]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9]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57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30]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1]季素彩,朱金兴,张念慈等.幽默美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32]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3]郑远汉.辞格变异[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34]王希杰.修辞学通论E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35]古远清,孙光萱.诗歌修辞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36]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7]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8]于广元.汉语修辞格发展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9]卢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0]西模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41]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2]陶东风。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43]汪风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44]姚芋田.史记菁华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期刊论文[1]马国强.“双关”称名之由来[J].修辞学习,1998,(6).[2]邓根芹,夏群.形义双关一双关类型研究新探[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3).[3]唐斌.概念整合理论与双关修辞格[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李建华.信息原则与双关辞格[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房锦霞.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J].中国西部科技,2006(25).[6]郑荣馨.修辞策略的文化关照[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7]李少丹.辞格中的文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8]陆文静.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差异研究[J].学术交流,2008,(4).[9]王建芳.情境语义学对语言哲学中意义理论的发展[J].晋阳学刊,2002,(1).[10]谭学纯.修辞话语建构双重运作:陌生化和熟知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1]潘智彪.论审美的心理距离[J].学术研究,1985,(4).[12]赵国乾.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趣”的诠释[J].重庆社会科学,2007,(1).[13]沈志和.“PUN”与“双关”比较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2,(3).[14]陈’j。国.英汉谐音双关的语言基础和心理联想[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9,(1).[15]关滢.双关的类别及其作用[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3).[16]王志伟.论中国文化中的双关传统[J].湖北社会科学,2006,(4).58 参考文献[17]陆文静.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差异研究[J].学术交流,2008,(4).[18]李连涛.“双关”的修辞心理机制[J].修辞学习,2004,(6).[19]樊小玲.可能、不可能、不可能的可能——评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J].修辞学习,2003,(I).[201徐盛桓.修辞研究的认知视角[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6).[21]吴建华.美学“心理距离说”的哲学认识论联想[J].现代哲学,2003,(4).[22]伊春.儒家美学倡导的“和谐精神”及其现代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E23]王哲,胡胜.钱钟书双关论的修辞史研究方法论意义[J].修辞学习,2007,(5).[24]刘澍心.想象、联想与辞格[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25]刘爽.浅论双关语三要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I). 致谢致谢汉语是我的母语,当我以一名论文写作者的身份走近她时,看到的是一个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等厚重文化基底之上的美丽而神奇的语言。如果之前,我对汉语言文字学的理解还流于肤浅,伴随着论文的收笔,我问心无愧地说,我热爱这门学科。它带给我的不仅是对汉语的深入认识,更重要的是科学、严谨的思考态度。中国是一个崇尚含蓄的民族,这使双关语料颇显繁丰,双关运用的心理世界一直是我倍感好奇的内容。正在此时,认知语言学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为我探索双关的运用心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于是,就有了这篇论文的选题。我衷心感谢我的导师连晓霞教授,她以端庄典雅的女性气质、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带领我迈入修辞学研究的神圣殿堂。论文定题时,是她向我介绍认知语言学这门新兴的学科,开拓了我的视野;论文搜集资料期间,是她凭借自己丰富的阅读经验推荐给我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书籍资料,避免我多走弯路;论文写作过程中,更是她叮嘱我注意写作方法,时时指点、鼓励与督促,帮助我最终完成写作愿望。论文的诞生还倾注了不少师友的心血。衷心感谢文学院的吕友仁教授、荆贵生教授、崔应贤教授、李波教授、刘风山副教授,是他们以身垂范,引导我塑造优良的学品及人品。向敬爱的辅导员张会君老师表示感谢,向同窗伦慧娟、张君玲、苑学正、方燕、郝如意、杜永青、郭艺丁、陈璞、魏娜表示感谢,是他们在生活上关心我、学业上帮助我,使我顺利完成论文的写作。最后,感谢审阅本文的专家和答辫委员会的各位专家老师,谢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参加我的论文答辩!郑爽二零零九年四月61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11郑爽.双关研究的历史演进[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2]郑爽.语用视野下的双关广告语探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4).[3]郑爽.合作原则与双关语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9,(i).[4]郑爽.陌生化理论视野下的双关广告语探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9(3). 汉语双关的认知阐释作者:郑爽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571936.asp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