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_网络阅读_研究综述

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_网络阅读_研究综述

ID:36800631

大小:378.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5

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_网络阅读_研究综述_第1页
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_网络阅读_研究综述_第2页
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_网络阅读_研究综述_第3页
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_网络阅读_研究综述_第4页
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_网络阅读_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_网络阅读_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118期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年第2期【阅读理论与实践专栏】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网络阅读”研究综述●曾克宇(北京大学北京100871)[摘要]网络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形式,它也对当今大众阅读习惯和阅读文化带来了种种影响。文章对我国近年来研究“网络阅读”这一主题的文献进行了归纳,综合了若干主流观点,对网络阅读的优劣势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分析了网络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冲击,较为全面地总结了网络阅读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参考文献50。[关键词]网络阅读阅读习惯阅读文化综述[中图法分类号]G252117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2、,个人电脑和互联端窗口(辅以扬声器等)进行显示或播放,从而在网络在我国民众中迅速普及,迄今我国大陆已有网读者的这一信息接收端完成意义构建的过程。根据[1]民1137亿。这不仅仅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和“阅读”的同步与否,一般可以将网络事实上,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大众化正在悄然改变着阅读分为在线阅读和离线阅读;前者主要借助计算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途径,也深刻影响着人机,后者还可以依靠各种电子文本阅读器(E-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同时还产生了一个新的book)。词汇———“网络阅读”。根据这个定义,网络阅读是计算机互联时代的

3、1问题的提出一种阅读模式,阅读平台从传统的纸质印刷物转向111阅读了电子设备,阅读对象也从单纯的文字和图案扩展阅读是人类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到了多媒体,阅读活动不仅限于对图文符号的主动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之一;我国自古以来讲究“耕识别,还包含了看影像、听声音等多种行为。因[2]读传家”,即将阅读视为修身持家的必要途径。此,网络阅读的空间要比任何一种媒介形式的阅读阅读更是一门学问。早期的阅读学“认为阅读的目空间都更广阔。[3]的是把握文本的意义”。后来,阅读的内涵和外2网络阅读的特性延被不断拓展。抽象地定义,“阅读是人从符号

4、中211网络文本的特性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也是信如前所述,此处“文本”的概念要宽于“文[6]息知识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借助于文本实现的一种信献”,可以“涵盖网络阅读涉及的所有对象”,包[4][7]息知识传递过程”。可见,阅读的终极意义,在于括图像声音等多种电子资料。这些资料散布于计信息的有效传递,而完成这一过程的媒介是信息符算机互联网各个角落,至少具备以下一些特[8][9]号,与符号的实际载体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便性。有了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活动分支:网络阅(1)丰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信读。息浩如烟海

5、,全球网络文本的信息总量远远超过了112网络阅读世界上任何一座图书馆或资料库。网络阅读“专指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活(2)共享:网络信息的阅读门槛和发布门槛都[5]动”,即借助计算机和联网等硬件设施,获取网比较低,信息流通率高。当然,网络文本的共享性络文本(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也造成了较严重的信息污染,影响了网络文本的权媒体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屏幕、电子图书阅读终威性。23第27卷第118期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年第2期[11](3)多媒体:基于电子设备的网络文本横跨音的”。视频媒体,能同时调动阅读者的多个感官,生动

6、有(3)技术依赖。网络阅读过程处处体现出信息[12]效地传递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软硬件设备和读者的信息利用(4)主题杂糅:Web页面往往在同一场合出现技术等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许多不同主题的内容(例如门户网站的首页往往就(4)“直接读者”扮演着阅读原始文本、提供是“大杂烩”),以便于充分满足各个阅读者的不同文本搜索和提示服务的双重角色。在现实情况下,信息需求。这体现为门户网站等网络资源整合者。(5)结构开放:网络文本往往是相互关联的非另有理论认为,阅读模式包括信息需求、信息线性组合信息,可以供读者随时调用和跳转,在阅检索、信息使用

7、和信息反馈模块,由此,综合了以读顺序、阅读内容等方面支持了阅读者的个性化选前各种阅读模式的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是一个择。较好的模型,因为这“是一个互动式的线性阅读模[13](6)语汇时尚: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的标志性式”,除了直接和间接的信息阅读以外,强调了特征之一。网络语言在常规语言的基础上,赋予了各级阅读者的信息反馈。但该模式对阅读者的具体许多词汇新的涵义(如“病毒”“水车”等)、创造信息需要、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方式等没有给出解了很多新的词汇(如“博客”“超链接”等),还大释。作为对此的改进,需要在信息需求、信息搜量使用符号化的

8、语言(如“9494”“^-^”等等)。网索、信息使用等方面加以完善,同时综合考虑读者络语言的更新频率之快,远远超过了传统语言的发的反馈行为,才能提炼出更具应用价值的网络阅读展速度,以至于切分词和匹配检索等常规的文本处一般模式。但这样的构想迄今只是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