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ID:36817547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5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_第1页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_第2页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_第3页
资源描述: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В.А.Сухомлинский,1918-1970),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世界著名教育家。  1918年9月28日苏霍姆林斯基诞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  1926年他进本村小学上学,1933年从七年制学校毕业后进入克列明楚格师范学院的师资培训班。1935年,17岁的苏霍姆林斯基返回母校,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  从开始教师生涯的第一天起他就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勤奋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并向别的教师请教,以获得更多的经验。他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了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函授班的学业,接

2、受了高等师范教育,获得了中学教师证书。在函授学习期间,他结合教学工作实践,从思想深处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从而更加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为农村教育事业奋斗终身。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所完全中学当语文教师兼教导主任,领导全校的教学工作。这为他广泛探讨和研究教育理论提供了有利条件。  卫国战争开始后苏霍姆林斯基以政治指导员的身份上了前线。在战争中他身负重伤。伤愈后他重返教育岗位。起初任中学校长,不久调往家乡任区教育局长,全力以赴投入战后恢复学校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热爱教学第一线的火热的生活,

3、因此提出了回学校工作的申请。1947年他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从此他就一直在这一岗位上勤奋地耕耘,直至1970年9月2日去世,历时23年。其间,苏联各地的许多师范学院都邀请他去工作,甚至波尔塔瓦师范学院院长,他的学位导师也亲临帕夫雷什,动员他去基辅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以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苏霍姆林斯基深信,要当好一名校长,就必须一天也不脱离学生和教学。他明确地提出了口号: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到教师中去。他身为校长,还兼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跟到该班学生毕业。他全身心地热爱学生,殷切地期望他们每个

4、人,不管聪明还是愚笨,健康还是体弱,品德优良还是有"精神创伤",都成为优秀的公民。他认为,"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因此,他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了如指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关心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对象。经他长时间直接观察的学生达三千七百多人,他还为每个学生写了观察记录。他愉快地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读书,一起旅行,探索各年龄期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规律。他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担任一门课程(语文

5、、物理或历史等学科)的教学,像其他教师一样批改学生的作业。他把到教师中去,发现教师,帮助和培养他们,看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他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去听课,对所听的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分析,在连续听了十几节课后进行整体剖析。他为青年教师上公开课,与他们谈话,要求他们多写多读学术性文章;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和精神生活。他把全校教师团结成一个优秀的教师集体,这是帕夫雷什中学取得成功的有力的保证。帕夫雷什中学原本是一所极普通的农村十年制学校,由于苏霍姆林斯基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和试验,使之不仅成为苏联的优秀学校,而且

6、被看作当代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上。他在工作岗位上通过了副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得了副博士学位。他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实验基地,同时也广泛研究其他学校的经验,孜孜不倦地钻研教育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教育的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他全面探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使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虽然英年早逝,但仍给教育事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一生撰写了41篇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共儿童阅读的童话、小故事。他的

7、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他的重要著作大都已译成中文。他的主要著作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的精神世界》、《青年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伦理学文选》、(中译本:《做人的故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其中,《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荣获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奖,该书与它的姐妹篇《公民的诞生》一起又获乌克兰教育协会一等奖。这两部书及其《给儿子的信》,被辑成"三部曲"(中译本:《育人三部曲》),综合地阐

8、述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年轻一代共产主义教育的一系列问题,是苏霍姆林斯基生前最后一个时期所著的主要的、在许多方面讲是纲领性的著作。从《育人三部曲》中可以清楚地认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体系和他作为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的品格。苏霍姆林斯基逝世后,苏联教育部和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