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教学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教学教案

ID:36825439

大小:7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教学教案_第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教学教案_第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教学教案_第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教学教案_第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教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教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特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解决大学生在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高他们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促进他们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的养成。教学要求: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总体背景,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各种实际道德困惑,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提高道德修养的自

2、觉性,锤炼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主要内容】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一、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第二、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基本原则?第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教学难点:第一、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第二、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

3、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基本原则?【教学方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理论阐述的同时,进行典型案例的教学,开展有关的讨论,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教学内容】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一)、道德的起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相统一的社会条件。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二)、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

4、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然带有阶级属性。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二)、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1

5、、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三、道德的历史发展..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

6、大意义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问题。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才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二、中华民族优

7、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私之辩”是中国传统道德发展演化的一条主线。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始终贯串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表现出一种为国家、民族、集体利益的献身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推崇仁爱原则,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