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案:十一 端午日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案:十一 端午日

ID:36830087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案:十一  端午日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案:十一  端午日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案:十一  端午日_第3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案:十一 端午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目标】1、端午的习俗;赛龙船的精彩场面。2、准确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3、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作者作品】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土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建国后,从事历史文物及工艺美术图案等研究。【相关知识】“端午节”知多少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有关端午节由来的传说有很多,最普遍的说法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

2、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谗去职,被驱逐流放。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眼看着国土的沦陷,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

3、,人们想出用叶子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茶峒()(2)干燥()(3)擂鼓()(4)洞穴()(5)泅水()(6)节拍()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1)zhàn()(2)划jiǎng()(3)缠guǒ()(4)nà()喊3.填空。(1)《端午日》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2)虽然《端午日》不是专门的写民俗的文章,但我们从中也可了解到当地端午节的民俗。当地的端午

4、节的民俗大体主要有以下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课文以端午日一天的活动为线索,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这样详略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2.课文中作者描写湘西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加以概括。(不少于三点)   3.作者说:“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如果你也在场,你又会有哪些想像?4.说说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人情美?【拓展训练】1.作者介绍了端午日的哪些习俗?你的家乡

5、是这样过端午节的吗?你的家乡过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2.查查资料,说说端午节的来历。3.从文中“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你得到什么启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