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与陶艺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泥塑与陶艺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ID:36830537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泥塑与陶艺活动课程指导纲要_第1页
泥塑与陶艺活动课程指导纲要_第2页
泥塑与陶艺活动课程指导纲要_第3页
资源描述:

《泥塑与陶艺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泥塑与陶艺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一、活动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设立一些学生喜欢并且需要的活动课程。泥塑与陶艺的创作,以其生动、活泼、趣味的艺术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为学生实践创作提供不可或缺的素材,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每天与大自然接触,与泥为伴,这些都是学生走进“泥塑与陶艺”活动课艺术殿堂的外在环境。因此,我校设立了“泥塑与陶艺”活动课,让学生学习泥塑与陶艺课程,可以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学习和拓展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

2、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与陶艺,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能很快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在实践过程中内容表现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泥塑与陶艺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活动课所追求的。二、课程目标:本项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是从三个方面来设计的:1、认知目标:(1)了解制作泥塑与陶艺所需要的工具及材料。(2)明确揉泥的方法。(3)

3、知道制作泥塑与陶艺的步骤。2、技能目标:通过制作泥塑与陶艺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制作出精致的泥塑与陶艺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活动课知识,让学生了解泥塑与陶艺的制作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从而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本项活动课的重点是泥塑的制作步骤,难点是陶艺的制作。三、活动内容:本活动项目的活动内容分为两部分:泥塑的制作与陶艺的制作。其中陶艺的制作包括泥条盘制法、泥板成型法、雕塑挖空法、拉坯成型法等方法。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选择的都是制作简单、难点少,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掌握的

4、知识,学生愿意动手尝试,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为,我们设置本项目不是为了单纯的教会学生某种技术而是为了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四、活动实施:1、搜集讨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把从网上、书上收集到的泥塑与陶艺知识与作品等资料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了解泥塑与陶艺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及其艺术特点。2、展示目标: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展示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3、学习体验: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可以分四步完成:第一步:教师讲解并呈现制作泥塑与陶艺所需要的工具及材料,让学生知道它们的

5、用途。第二步:教师直观演示揉泥的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记住。第三步:教师演示泥塑或陶艺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泥塑与陶艺的艺术特点,造型表现手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第四步: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体验自主创作的快乐。4、体验成功:教师依据一定的标准,与学生一起评价作品,对制作作品优秀的学生,给予“泥塑制作小星”的称号,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意识。五、课程管理:1、学校对泥塑与陶艺活动课的管理:学校必须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

6、对活动课的全过程管理。具体而言,要设立研究和协调活动课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以保证活动课的有效实施。2、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活动课的实施空间。学校还要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活动课的人才资源库。3、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活动课有效实施的关键,学校要十分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在通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同时,要鼓励、支持教师去研究泥塑与陶艺活动课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活动课的能力。六

7、、课程评价:在评价学生时,根据活动课的特点,教师可采用评价单的方式,从课堂表现,制作速度、作品质量三个方面,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师评三种方式进行分组评价。这样的过程性评价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客观而全面,让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课堂教学评价表 项目自评互评师评课堂表现   制作速度   作品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