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还权于学生

课堂教学还权于学生

ID:36837355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6

课堂教学还权于学生_第1页
课堂教学还权于学生_第2页
课堂教学还权于学生_第3页
课堂教学还权于学生_第4页
课堂教学还权于学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还权于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要还权于学生茂名市电白县第二小学蔡文慧摘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水平决定着学生学业的成功,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必然会发生可喜的变化,学生必然会收获能力的提升和精神的成长,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本文着重探讨了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将犯错的权力、对话的权力、质疑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力求使课堂生动、丰富、活泼起来。关键词:课堂学生权力传统的课堂,没有把自主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激情独白,自我表演,没有顾及学生实际学的情况,没有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没

2、有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一切听命于老师5,学生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好像是一群听众。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好的语文课堂,不是学生非常安静,专心听讲,这样犹如一潭死水,不管你是多么高明的老师,一个人的见识,智慧是有限的,而调动起学生学习智慧、交流热情的课堂,才是学生享受学习,做学习主人的课堂。所以课堂教学中必须把自主学习的权力还于学生,我的做法具体表现在:一、将犯错的权力还给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允许

3、学生犯错误的,学生也害怕犯错误。其实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错误是通向成功的过程,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做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新的课程改革倡导自由平等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探究。如果我们总是希望把自己积累的一切好的经验、好的学习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不懂得让学生去亲自尝试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过程,将会剥夺了学生犯错的权力,只会让学生掩饰错误,给错误以永远生存的土壤,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记得在学生刚学完所有拼音后,我在上第一册《复习三》的“看图读音节”时,我让学生自己学习拼读,再请个别学生读,很多学生把“yan”读成

4、了整体认读音节,我随机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读法。在这一次的错误当中,我发觉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再也没有把“yan”读错。教学坚持“以生为本”,就一定要把犯错的权力还给学生,将“错误”成为课堂上的“精彩”,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二、把对话的权力还给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剥夺了学生的对话权力,课堂教学由教师控制,讲什么,怎样讲,完全是教师一手操办,学生完全没有自主选择和参与的权利,5即使有对话也只是一种单向输送的假性对话,学生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真实的听众,是一个被灌输的容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

5、教学应在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对话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途径和依据。只有对话,才有体验;只有体验,才有生成;只有生成,才有发展。对话是新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核心。因此,我们应该精心创设情境,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赋予学生对话权,让学生想问问题,让学生敢问问题,让学生可问问题。首先要注意师生的对话。根据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有两个主体,一是教的主体(教师),二是学的主体(学生)。课堂教学应体现两个主体的对话交流和互动合作关系,而不是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关系。师生对话的过程不仅是师生语言的交流,更应该是师生心灵的彼此接纳,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沟通,是心理、

6、情感的对话。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课堂上我们要用鼓励来激发这种欲望。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会不够全面,有时会离题万里,有时会结结巴巴,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多表扬,少批评,给孩子信心。如在上完《小英雄王二小》一课后,我问学生:“你有什么话要对王二小说的吗”许多学生都赞美王二小的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而当时有一个学生的回答是:“我觉得王二小有点笨……”他的话未完就被大家的笑声打断了,这时我鼓励他把话继续说完。于是他说:“5王二小那么聪明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但他不会等待有利的时机想办法逃脱吗?那样就不用牺牲了。”说得真好!我们要的不就是这种创新

7、思维吗?如果我们不带给学生鼓励、自信,师生怎能平等地对话,怎能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要重视生生对话,这是对话教学的必要形式。传统课堂上只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只流于形式,甚至根本不存在。实际上,生生对话是学生形成的以互相合作为基础的各种综合能力所必须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一节课不可能给所有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直接发言的机会,但可以在小组合作中间接得到弥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的学生,小组交流给了他们更多心理上的安全感,他们会无所顾忌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上完《乌鸦喝水》一课后我问学生:“如

8、果没有小石子,乌鸦又怎么办呢?”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