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子绿僵菌松墨天牛优良菌株筛选及其林间宿存研究

金龟子绿僵菌松墨天牛优良菌株筛选及其林间宿存研究

ID:36839111

大小:3.74 MB

页数:144页

时间:2019-05-16

金龟子绿僵菌松墨天牛优良菌株筛选及其林间宿存研究_第1页
金龟子绿僵菌松墨天牛优良菌株筛选及其林间宿存研究_第2页
金龟子绿僵菌松墨天牛优良菌株筛选及其林间宿存研究_第3页
金龟子绿僵菌松墨天牛优良菌株筛选及其林间宿存研究_第4页
金龟子绿僵菌松墨天牛优良菌株筛选及其林间宿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龟子绿僵菌松墨天牛优良菌株筛选及其林间宿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松墨天牛是重大森林植物检疫性病害一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论文主要内容是筛选防治松墨天牛的金龟子绿僵菌优良菌株,并研究金龟子绿僵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宿存动态,为利用天敌微生物防治松墨天牛提供菌株资源和理论依据。从福建的40个县(市、区)、江西省井冈山和吉安2个市,共110个林分样区(其中松林88个样区)采集土壤样品330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土壤金龟子绿僵菌,结果21个样区(其中松林16个)的26份土样中分离到金龟子绿僵菌,占采集样区数的19.1%和样品数的7.9%,土壤成菌落数(CFU)500.7

2、2500CFU·g一,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在森林土壤中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对国内外20株分离自不同寄主的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产孢情况、孢子萌发率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幼虫(3~4龄)浸渍法(1x107孢子·mL4)和成虫跗节接种法测定对松墨天牛的致病力。结果不同菌株间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Ma邢t.04、MaYTTR-03、MaZPTR.01、MaJGSTR-01、JPMal291、JPMal349、JPMa2049等7个菌株表现较为优良;尤其是MaYTTR.04、MaYTrR-03、JPMa20

3、49等3个菌株的综合性状最好,产孢量分别为(2.18士o.12)x108、(1.25i-0.05)x108、(8.92:L0.16)x107孢子·cnl五;对幼虫死亡的高峰期在15~18d,在接种后21d僵虫率分别为80.0%、76.0%和93.1%;3个菌株对成虫的死亡高峰期在12~15d,接种后21d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3.3%(1.2x106士2.0x105孢子/成虫)、86.7%(1.5×106+5.0x105孢子/成虫)和94.4%(3.4x106+3.24x105孢子,成虫),僵虫率分别达83.4%、8

4、8.9%和75.O%,其中Ⅱ级僵虫(孢子覆盖虫体50%以上)分别为66.7%、55.6%和53.1%。MdY兀R-04菌株在25+1℃恒温条件下,接种量为2.3x106士0.2x106孢子/成虫、2.3x105i-0.2x105孢子,成虫的情况下时间效应指标值U’50分别为14.7d和18.5d;而室温条件下(25℃~32℃),这两个剂量相应的LTso分别为12.9d和17.9d,表明该菌在较高的变温环境下仍具有较强致病力。林间套笼21d成虫平均死亡率为60%,僵虫率为48.9%。将JPMal349、JPMa20

5、49金龟子绿僵菌孢子置于马尾松树干表皮不同方位;将JPl349、JP2049、MaZPTR.01菌株孢子与土粉混合后埋入马尾松纯林、马尾松与木荷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林窗等不同林分结构的土壤中;将MaYTFR-04菌株感染的松墨天牛成虫僵虫置于马尾松与木荷混交林土壤表面;研究金龟子绿僵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宿存动态。JPMal349、JPMa2049菌株在树干上的孢子,至168d仍有70%以上的萌发率(拐点萌发率,2005年1月31日~7月18日);同一菌株在不同方位的萌发率存在一定差异,偏东方向保持拐点萌发率时间较长

6、,JPMal349、JPMa2049菌株分别为196d、168d;偏西方向则较短,分别为163d、147d。两个菌株70%以上萌发率平均拐点天数分别为166d和157d,差异不显著。试验前期萌发率较为整齐,标准差大多在10%以下,后期不同处理位点的萌发率差异较大。气温是影响孢子萌发的主要因子之一,树干表皮孢子萌发率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萌发率急速下降产生拐点的日期从5月开始,6~7月份下降最快,月平均温度28℃左右是孢子萌发率下降的一个明显拐点。绿僵菌和白僵菌在树干上宿存萌发率的趋势是一致的,同一时间段萌发率不存在

7、显著差异。在试验地土表平均含孢量2.01x108孢子/成虫的松墨天牛成虫僵虫,经28d孢子量减少了2.14倍,至42d平均含孢量保持在7.01x107孢子/成虫,到84d后含孢量降低到5.02x106孢子/成虫水平,与成虫跗节粘取孢子量(接种量)是同一数量级。在林间126d内,各僵虫体上的孢子萌发率虽然存在显著差异,但平均萌发率均保持在90%以上;僵虫体上的孢子在接种浓度x106孢子·mLl数量级情况下,接种松墨天牛幼虫后的校正死亡率仍有45.6%。研究了JPMal349、MaZPTR一01菌株在不同林分土壤中的

8、萌发率,结果表明参试的菌株都一直保持在70%以上的较高水平。孢子在土壤中经29d,数量分别下降到初始的27.8%和51.4%,在323d内保持在107孢子·g-1土壤以上水平,在211d内对松墨天牛幼虫致死率和僵虫率分别仍保持在55%和45%以上。昆虫病原菌自动携播器己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520095343.7)。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昆虫病原菌自动携播装置,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