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遗传分析》PPT课件

《细菌的遗传分析》PPT课件

ID:36839946

大小:2.64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5-10

《细菌的遗传分析》PPT课件_第1页
《细菌的遗传分析》PPT课件_第2页
《细菌的遗传分析》PPT课件_第3页
《细菌的遗传分析》PPT课件_第4页
《细菌的遗传分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的遗传分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细菌遗传分析第一节、细菌的接合与重组细菌的突变型F因子/性因子/致育因子中断杂交实验(一)细菌的突变型合成代谢功能的突变型——营养缺陷型分解代谢功能的突变型抗性突变型1、合成代谢功能的突变型——营养缺陷型合成代谢功能:原养型/野生型在基本培养基上,具有合成所有代谢和生长所必须的复杂有机分子的功能。营养缺陷型:合成代谢过程需大量基本基因的表达,当其中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将使相应的代谢过程不能进行。基因型:Met-,Met+2、分解代谢功能的突变型分解代谢的功能突变型:一系列分解代谢功能的实现,也必须有许多有关基因的表达。其中任何一个基

2、因突变,将使相应的生化反应过程不能进行。Lac-:不能分解乳糖Lac+:能分解乳糖3、抗性突变型抗药突变型:抗链霉素突变型:Strr,(野生型Strs)抗青霉素突变型:Penr,(野生型Pens)抗phage突变型:抗T1-phage突变型Tonr,(野生型Tons)—(二)F因子/性因子/致育因子F因子:环状DNA,含6×104个bp,约为大肠杆菌染色体的2%。由原点、致育基因、配对区三个部分组成。环状F因子的模式图组成F因子各部分的功能原点:是转移的起点。致育基因:其上一些基因编码生成F纤毛的蛋白质,即F+细胞表面的管状结构,F纤毛

3、与F-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在两个细胞间形成细胞质桥。配对区:此处与大肠杆菌DNA多处核苷酸序列相对应(即同源序列),故可通过交换而使F因子整合到大肠杆菌DNA上。图7-29塔特姆(1909~1975)图7-28莱德伯格(1925~)Lederberg和Tatum大肠杆菌杂交试验F+F+与F-F+:细胞质中具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供体)F-:细胞质中没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F+F因子大肠杆菌DNAF-F+×F-F因子转移的频率很高,但细菌DNA间的重组率很低,故称F+为低频重组品系(lowfrequencerecombination,Lfr)

4、电镜图Hfr(highfrequencerecombinvation)F因子的整合和环出附加体象F因子既可独立存在于染色体之外作为一个独立的复制子,也可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中作为大肠杆菌复制子的一部分的遗传因子,称为附加体。(三)中断杂交实验1954年Wollmun与Jacob以大肠杆菌为材料,他们想了解Hfr品系什么时候把它的基因授给F-细胞。实验材料HfrF+:Strsazirtonrlac+gal+F-:Strrazistonslac-gal-HfrF+×F-实验方法-中断杂交实验两品系在液体培养基里,通气混合培养,定时取样,猛烈

5、搅拌以中断杂交,释稀菌液,在含Str的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实验结混合时间(min)结果8出现的菌落与F-相同,说明Hfr的基因未进入F-9出现少量的azir菌落,说明azir己从Hfr转移到F+11出现azirtonr型的F-菌落18出现azirtonrlac+型的F-菌落24出现azirtonrlac+gal+型的F-菌落实验说明:HfrF+的DNA从一端开始,以线性方式逐段进入F-,这一端叫原点或O点。O点azirtonrlac+gal+时间单位法以转移时间单位(每分钟)作为基因间距单位,可作出HfrF+的“染色体”上的基因分

6、布图(基因连锁图)在选出的thr+leu+str重组子非选择标记频率同杂交时间作图假如让HfrF+×F-杂交持续2小时后中断杂交,发现一些F-F+,这说明Hfr的全部基因转移到F-内,排列到最后的F因子才进入F-,使F-F+。E.coli的连锁群几个Hfr菌株的线性连锁群的产生(四)细菌重组的特点形成部分二倍体偶数次交换,形成有活性的重组体1、形成部分二倍体部分二倍体:这种含有一个亲体F-全部基因组和另一亲体部分基因组的合子叫部分合子/部分二倍体。F-的DNAHfr的部分DNA2、偶数次交换,形成有活性的重组体单交换部分二倍性线状

7、体双交换重组体+线性片断偶次交换结果:只产生一种重组体,而无相应的重组体。+交换1次交换2次aaAA无活性的线状体重组体第二节F′因子与性导F′因子:Hfr的染色体上的F因子脱离下来,带有细菌染色体的部分基因,这种新的F因子称为F′因子。特点:能独立复制F′菌株:具有F′因子的菌株性导:通过F′因子将供体细胞的基因导入受体形成部分二倍体的过程叫性导。HfrF`因子F`因子的形成:性导:F`因子第三节、转化转化作用:是指一种细胞或生物接受另一种细胞或生物的遗传物质而表现出后者的性状或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现象。发生转化的频率很低:大约为1%

8、的受体细菌可吸收外源DNA并发生转化。原因:①受体细菌的受体部位的数目是有限的。外源DNA片段只是在受体部位通过。②外源DNA的进入,除受体部位外,还必须有酶或蛋白质分子,以及能量等的协同作用。外源DNA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