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教学案

词类活用教学案

ID:36845241

大小:55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16

词类活用教学案_第1页
词类活用教学案_第2页
词类活用教学案_第3页
词类活用教学案_第4页
词类活用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词类活用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词类活用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纲要求。2.理解词类活用的分类及特征。3.掌握判断词类活用的方法。教学步骤:一、高考考试说明文言文阅读理解B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概念解释1.何谓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语法功能(词性和意义),而活用作另一类词(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2.词类:——是根据词

2、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定语)+宾语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3.词类活用分类:(1)名词活用:名词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使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1......(2)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3)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一般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4)数词活用:数词作一般动词,数词作形容词三、

3、名词活用(一)、名词作一般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例如: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2)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4)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5)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1.【规律1】名词+名词(非修饰关系)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②刑.人如

4、恐不胜。③籍.吏民,封府库。【分析】“陈胜”与“王”构成主谓关系,“刑”与“人”,“籍”与“吏民”是动宾关系,都作动词。译为“称王、处罚、登记”。1)朝歌夜弦《阿房宫赋》2)晋军函岭,秦军氾南。《烛之武退秦师》3)朝服衣冠《谏太宗十思疏》2......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规律: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偏正、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名+名)(非修饰关系)1.【规律2】副词+名词①范增数目.项王。②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③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

5、不战之士。1)二月草已芽”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3)江水又东(《水经注》)规律: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2.【规律3】名词+代词①汝幸而偶.我。②驴不胜怒,蹄.之。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规律:只有动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3.【规律4】能愿动词+名词①左右欲兵.之。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③子谓公冶长:“可妻.也。”1)云霏霏兮欲雨《梦游天姥吟留别》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3)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

6、列传》规律: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3......能愿动词:表示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得以表示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要愿想要要想敢敢于乐于表示必要:应应该应当得(dei)该当须得犯得着犯不着理当表示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1.【规律5】名词+补语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寿毕,请以剑舞1)一狼洞其中。2)今王鼓乐于此(《孟子》)规律:只有动词能带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名+介词结构)2.【规律6】所+名词①置所罾.鱼腹中。②吾平生未尝

7、以吾所志.语汝。③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3.【规律7】:“而”前后的名词①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②扣弦而歌《赤壁赋》名词用“而、以、且”等与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便活用为动词。(名+连词+动词)4.【其他规律】:【规律8】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4......【规律9】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规律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规律11】叙述句

8、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1.【练习】:1)邹忌朝服衣冠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驴不胜怒,蹄之4)其疾病而死。(《五人墓碑记》)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二)、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副词、介词短语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古代汉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普通名词等名词常常作状语。1.规律一: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①表示比喻。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