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苏中苏北》PPT课件

《苏南苏中苏北》PPT课件

ID:36847088

大小:2.21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10

《苏南苏中苏北》PPT课件_第1页
《苏南苏中苏北》PPT课件_第2页
《苏南苏中苏北》PPT课件_第3页
《苏南苏中苏北》PPT课件_第4页
《苏南苏中苏北》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南苏中苏北》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要分析苏南、苏中、苏北 三区基本发展概况1110240016吕陈玲江苏行政区划图苏南地区发展概况:苏南地区原指位于江苏省长江以南的苏州、无锡、常州3个地级市计算管辖的昆山、常熟、张家港、太仓、吴江、江阴、宜兴、金坛、溧阳9个县级市所组成的特定区域。“十五”以后,苏南地区的范围出原来的苏锡常之外,也将南京、镇江以及所管辖的高淳、溧水、扬中、丹阳、句容等县市全部纳入。苏中地区发展概况:苏中地区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省辖市和10个县级市、3个县。土地面积20432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密度居全省第一。苏北地区发展概况:自然

2、地理上的苏北地区通常指苏北灌溉以北的江苏境域以及江苏北部沿海地区,行政区划上指江苏北部的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5市及其所下的16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及20个县。面积和人口分别占江苏省的50.95%和42.62%,在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地区中均居首位。三区发展条件分析(1)优越的地理位置:东部沿海开放带、西太平洋航线要冲、T字型战略交汇处、紧靠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2)便捷发展的交通。滨海临江水网密布、京沪杭大运河、以太湖为中心的湖泊群、高速铁路、公路、国道、跨江大桥、过江隧道等。(3)良好的发展基础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手工业发达(纺织、丝绸、陶瓷等)苏南地

3、区:P185(1)区位优势明显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的“黄金水道”、滨江临海、接受苏南和上海辐射。(2)资源比较优势突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全国重要商品粮、商品棉生产基地,沿海滩涂、水网密布,淡水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地热就江苏而言较为丰富。(3)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①长江过江快捷通道;②铁路交通③公路交通;④港航交通苏中地区:P199(1)以平原为主的过渡性自然景观平原为主北部及西南部有低山丘陵分布;淮河——苏北灌溉总渠分界线穿行苏北(2)发达的水系洪泽湖、骆马湖、白马湖、高邮湖(3)独特的自然资源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丰饶的海岸带资源、种类齐全的

4、旅游资源(4)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公路、铁路、港口航运、机场苏北地区:P219三区的发展特点分析(1)工业化程度高20世纪70年代起步、80年代崛起、90年代提高(2)农业基础较好中纬度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和土壤很好地结合,利于农业的发展,“鱼米之乡”(3)大城市带特征明显南京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4)重视县城经济、外向型经济积极吸引外资苏南地区:P185(1)发展水平中等,发展速度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保持快速、协调发展的趋势(2)优势特色产业初步确立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蓬勃发展的开发园产销互动的特色市场(3)跨江联动、江海联动格局初步形成滨海临江,发挥各

5、自优势,寻求开发战略的“联动”苏中地区:P203(1)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调整初显效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能源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2)人口规模基本稳定、素质不断提高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低、高”向“低、低、低”转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3)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猛、港口建设方面成就显著(4)海岸带开发成效显著,海洋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沿海滩涂资源开发较早苏北地区:P225三区存在的问题(1)尚未形成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大多数地区仍各自为政,出现产业雷同、基础设施重复、竞争无序等弊病(2)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环境生态问题农田生态支

6、持系统比较薄弱、能源与资源消耗大,能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严重(3)现有体制和政策存在一定障碍行政体制不协调,用地政策不合理,农耕文化制约。苏南地区:P188(1)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尚未形成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2)发展效益不高传统产业层次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力量薄弱、沿海规模工业多出处于起步阶段(3)经济开放程度不高对外贸易规模还偏小,多属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行业苏中地区:P208(1)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产业层次欠合理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优势产业效益较差(2)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体系尚不完善起步晚、城市之间处于半封闭状态、非农业人口规模较小(3)人

7、口老龄化现象初显,性别结构失衡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已经完成了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性的转变苏北地区:P231三区未来发展定位由苏南模式走向新苏南模式。新的模式是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为载体,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外资与民资并举,富民与强市兼顾的新型多元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有缺点P195新苏南的总体特征P196新苏南的地域特征:①苏州模式——外生式②江阴模式——内生增长式苏南地区:P194苏中城市化发展对策:(1)中心城市优先发展,规模扩大和功能完善并举。(2)重组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空间体系。(3)培植新经济增长极,推动长江两岸一体化发展(4)突破体制和政策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