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间接投资理论》PPT课件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PPT课件

ID:36863903

大小:240.25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5-10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PPT课件_第1页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PPT课件_第2页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PPT课件_第3页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PPT课件_第4页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国际间接投资理论第一节证券组合理论第二节有效市场理论第三节投资行为金融理论总风险系统性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其他:如政策风险非系统性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违约风险其他:如流动性风险由共同因素引起,影响所有证券的收益,不可分散的风险。由特殊因素引起,影响某种股票收益,可以通过证券组合来分散或回避风险。总风险系统性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其他:如政策风险非系统性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违约风险其他:如流动性风险由共同因素引起,影响所有证券的收益,不可分散的风险。由特殊因素引起,影响某种股票收益,可以通

2、过证券组合来分散或回避风险。HPRt=[2000+(8.2-8)×5000]÷8×5000=7.5%典型案例——索罗斯投资案例1992年8月,索罗斯以5%的保证金方式大量抛空英镑,购入马克,英镑对马克的汇率降至联系汇率的下限。当索罗斯听到英格兰银行将运用120亿美元去买进英镑时,他豪气盖天地说:“我正准备抛空这个数量。”发动了历史上第一个投机资金挑战欧洲货币汇率的战役。在市场巨大的抛压下,9月16日英格兰银行被迫两次宣布提高利率,反而导致英镑一再下跌,最后只有宣布退出欧洲货币体系。英镑汇率由1英镑=2.1美元下

3、跌到1.7美元,“量子基金”获利20多亿美元,索罗斯个人收入达6.5亿美元,在1992年的华尔街十大收入排行榜名列榜首。典型案例——索罗斯投资案例1993年3月,索罗斯先悄悄购买黄金,然后开始散布消息,称有“内线消息”透露,经济起飞在中国正大量收购黄金。许多投机商闻风而动,疯狂追高购进,致使当时国际上的黄金价格在4个月内暴涨了20%,而此时大赚一笔的索罗斯已悄然撤退,留下一群惨遭套牢的投资者。索罗斯的如此神通源于他的“内线”:打开“量子基金”的董事会名册,就会发现索罗斯与欧美及犹太世界的金融家们都有密切联系。这

4、些资深的银行家、投资专家、政界要人遍及西方各国,为索罗斯带来了不少重量级客户,也给他提供了不少“内线消息”。第二节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产生的背景法国数学家巴利亚,英国统计学家莫里斯·肯德尔分别在1900年和1953年对股市研究后也发现,股价的变动是随机的,无规律可言,后来随机漫步思想得到了萨缪尔森的推崇,并得出在股市上挣钱和在赌场上赢钱难度相等的结论。巴利亚和肯德尔的随机漫步思想既无法估算股价的变动模式,也无法用经济学理论去解释这种现象,所以还难以成为一种解释证券市场活动的理论。1970年5月,美国芝加哥大

5、学教授尤金·法玛(EugeneFama)发表了一篇题为《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回顾》的论文,首次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cyMarketHypothesis,EMH),认为消息会使证券价格进行波动,当证券价格能够反映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时,即信息可以用证券价格得以体现的时候,证券市场就是有效市场。有效市场的主要内容1.市场信息是完全充分的市场上信息是随时随地出现的,它们独立地进入市场。证券价格波动也是随意的,证券价格波动仅仅是对即时信息的反应,与上一次价格的变动是没有联系的。2.追求利润最大

6、化的投资者充斥着整个市场他们不受其他人对市场和证券评论的影响,而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得到信息独立地对股票进行买卖操作。3.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对市场上的最新信息及时、准确地对市场做出反应,调整股票结构,致使股价波动,每人能够利用新信息在市场上获取超额利润有效市场的种类(一)弱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Weak-formEfficiency)是指证券市场上的证券价格反映了从市场交易数据中可以得到的历史的全部信息。(二)半强式有效市场(Semistrong-formEfficiency)半强式有效市场是指证券价格既能反映历

7、史信息,也能反映其他公开信息。(三)强式有效市场(strong-formEfficiency)强式有效市场是指证券价格不仅能反映历史信息和其他公开信息,而且也能反映内幕消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评价市场有效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石,资本资产定价和逃离定价等金融理论都是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该理论的意义在于告诉投资者,在有效市场条件下不能依靠技术分析,获取超额利润,因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受股评的影响。此外投资者盈利性地对待投资,既要看到投资收益,也要测算投资成本。第三节投资行为金融理论投资行为金融理论产生的背景20世

8、纪30、40年代,金融市场上的很多投资者都不是金融投资者,最多是属于行为投资者,他们并非总是理性的,甚至不惧风险。1952年Markowitzti提出了期望理论(ProspectTheory)。行为组合理论(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ehavioralAssetPricingModel)也相继出现。在此基础上,一种从投资决策的行为模式入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