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符号》PPT课件

《基因符号》PPT课件

ID:36873655

大小:3.07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5-10

《基因符号》PPT课件_第1页
《基因符号》PPT课件_第2页
《基因符号》PPT课件_第3页
《基因符号》PPT课件_第4页
《基因符号》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因符号》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基因符号1966年由Demerec提出大肠杆菌命名规则,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公认的基因命名规则。1)每个基因座位用斜体小写的三个英文字母表示。trp(tryptophan)--色氨酸基因,str(streptomycin)--链霉素抗药性基因2)产生同一表型的不同基因,在三个字母后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trpA和trpB3)同一基因不同突变位点,在基因符号后加阿拉伯数字。trpA23,trpA46---基因的表型和产物用三个正体英文字母表示。Ara+,Ara-.4)某些基因特征不能用一个字表示,需要几个字。则采用几个字的首字母。例如:与核糖体大蛋白亚基相关基因:rpL,rpS.---str

2、(链霉素抗药性基因)可以写成rpsL5)his+---组氨酸野生型;his----组氨酸缺陷型;strs---链霉素敏感野生型strr---链霉素抗药性突变型strd---链霉素依赖型6)当染色体上存在缺失时,缺失部分放在△后括号内。△(lac,pro)表示从乳糖发酵基因到脯氨酸基因的染色体缺失.rfa△uvrB(深度粗糙突变性基因,缺失了自外损伤修复基因);7)易位:T(Ⅰ;Ⅳ),T(Ⅰ→Ⅳ)。1、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突变率计算方法大肠杆菌抗性突变一个菌落代表一次抗性突变,无论该菌分裂多少次,仍然为一个抗性菌落,突变型菌落数=突变发生次数在这种情况下,突变率计算按公式计算:突变率=M2-M

3、1/N2-N1M2、M1前后两个时间出现抗性菌落数N2、N1前后两个时间的细菌总数考虑到细菌分裂不是同步进行的细菌世代总数=N2-N1/0.69突变率=(M2-M1)0.69/N2-N11、碱基类似物引起的诱变▲碱基类似物:指分子结构上与DNA中碱基非常相似的一类化合物。▲在DNA复制中可替代正常碱基参入到DNA链中,引起配对错误发生诱变。一碱基置换(一)化学诱变1)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与胸腺嘧啶(T)结构相似5-溴尿嘧啶(5-BU)有酮式和稀醇式(为主)两种形式5-BU可引起AT→GCGC→AT(为主)5-BU使细菌突变率提高万倍。55T:酮式为主5-BU:稀

4、醇式为主5-酮式稀醇式正确配对复制错误两代以后还会出现错误配对参入错误两代以后不会出现GC-AT主要2)碱基类似物---2-氨基嘌呤(2-AP)与腺嘌呤A相似2-AP可与T(为主)和C配对2-AP可引起AT→GC(为主)GC→AT图与A结构相似为主AT-GC:met回复突变正确配对复制错误两代以后还会出现GC-AT:arg回复突变错误配对参入错误两代以后不会出现3)烷化剂类种类多:甲基磺酸乙酯(EMS)、乙基磺酸乙酯(EES)和亚硝基胍(NTG)作用:使DNA中碱基发生烷基化例如EMS使鸟嘌呤带有乙基,该鸟嘌呤不与C配对,而与T配对。引起GC→AT的转换亚硝基胍(NTG):超诱变剂,使基

5、因突变率高达1%。引起并发突变。图(二)物理诱变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1、辐射的种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1)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包括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①α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很容易引起电离,穿透能力差.②β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能力比α射线小,但穿透本领比α射线大③X射线和γ射线的穿透力极强,波长短,能量大,仅一部分被物质所吸收,大部分经由原子间隙而透过,这正是X射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X射线-x光机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以及γ射线射线来源于放射性同位素、核反应堆、加速器2)非电离辐射:是指波长大于

6、100纳米的电磁波,由于其能量低,不能引起水和组织电离,故称为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包括光和电磁辐射。光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电磁辐射包括超声波:频率比人的听频范围高的声波就叫做超声波(高于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高,相对较少出现绕射现象,所以回声十分清晰。超声波扫描不涉及有害的辐射,远比X-射线等检验工具安全。2、辐射的生物学效应DNA经过辐射处理通常发生以下变化:①碱基受损,发生开环、脱氨和过氧化②脱氧核糖分子C-C断裂或-OH氧化③单核苷酸分解,释放出磷酸酯和碱基④DNA分子断裂,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⑤DNA分子交联胸腺嘧啶二聚体1)电离辐射作用直接作用指射线直接作用于DN

7、A分子,通过电离和激发使DNA受到损伤。间接作用指射线与DNA周围其它原子或分子特别是水分子作用,产生具有很高活性的自由基(如·OH,·H和eaq-)进而损伤DNA。碱基变化脱氧核糖变化DNA链断裂—单链断裂(SSB)双链断裂(DSB)交联—DNA链交联DNA-蛋白质交联其中DSB是辐射所致生物学效应中最重要的原初损伤.电离辐射致DNA分子的变化二、嵌合剂和移码突变移码突变:DNA分子中一对或少数几对核苷酸的增加或缺失,造成该位置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