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课件3

《沁园春 长沙》课件3

ID:36878243

大小:2.32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5-10

《沁园春 长沙》课件3_第1页
《沁园春 长沙》课件3_第2页
《沁园春 长沙》课件3_第3页
《沁园春 长沙》课件3_第4页
《沁园春 长沙》课件3_第5页
资源描述:

《《沁园春 长沙》课件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诗歌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现代诗歌的教学,使同学们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阅读和鉴赏能力,能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进而品味言外之意,养成良好的读诗趣味。根据高中教材的总体构想,必修1开始进入文学作品的鉴赏阶段,着重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一单元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中的几首名作。根据初步鉴赏新体诗的需要,学习本单元应大体通晓新体诗的格律;初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新体诗是相对于旧体

2、诗而言的,指的是五四运动以来用白话写成的诗歌,它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溶化在白己民族风格中,也讲格律,但不像旧体诗词那样已成定式,外国诗歌历史悠久,也有格律,但不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什么是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是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内涵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鉴赏诗歌,要抓住意象,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通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个方面融合的程度。什么是象征?象征是一种文学艺术手法,初中已学过,如《白杨礼赞》《海燕》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在诗歌创作中,通过特定

3、的易于引人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特点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情感,便是象征。象征的妙用在于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曲折地阐发精深的人生哲理。沁园春·长沙毛泽东词的知识(1)词是产生于唐代、流行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原是配合乐曲的歌词,后来逐渐脱离音乐而成为一种独立的韵文文学形式。词有许多调子,每调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沁园春”则为词牌名。由于配合不同的乐曲歌唱,每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以及用韵的位置,字声的平仄都有一定格式。词的句子长短不齐,因此又称之为长短句。课题“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词的知识(2)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

4、“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课文背景资料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正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爆发的前夜,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当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

5、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诗言志",词是抒情性很强的文体。作者用词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的秋色和形势的强烈感受,抒发了革命的抱负和豪情。教学要点《沁园春·长沙》是用白话写成的词,但是旧体诗的形式,学习这首诗,首先要了解它跟时代背景的密切联系。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农民运动也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各派政治势力对革命领导权的争夺更为激烈。国民党右派势力想篡夺领导权,排挤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内,陈独秀认

6、为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领导,提出“一切权力归国民党”的错误主张。毛泽东同志则针锋相对,同国民党右派势力和党内右倾分子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第二,要初步了解有关词的知识。(学习宋词时,再详细了解)第三,理解词语意思,品味诗词意味。第四,明确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和结构。这首词艺术地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光辉思想,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战斗生活的回忆,赞扬了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1925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万类霜

7、天竞自由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字词知识积累字舸(ge):大船。怅(chang):失意,不称心,不痛快。《史记·陈涉世家》“掇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课文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情。携(xie):提。《诗经·大雅·板》“如取如携。”(像拿东西和提东西那样容易。)引申义。携带,带领。"课本用引申义。遒(qiu);健,有力。(一劲、一健),课文指“强劲有力”。遏(è):阻止,阻拦。成语有“怒不可遏”。字词知识积累词廖廓:指宇宙的广阔。《楚辞·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廖廊而无天。”峥嵘:山势高峻的样子。左思《蜀都赋》“经三峡之峥嵘。”课文里是

8、特殊,不平凡的意思。寒秋:即深秋,秋深已有寒意。湘江: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南的海洋山,湖南四大水系之一,长817公里,流经长沙,向北流人洞庭湖。万山:指湘江西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