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表》课件

《正交表》课件

ID:36886460

大小:467.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10

《正交表》课件_第1页
《正交表》课件_第2页
《正交表》课件_第3页
《正交表》课件_第4页
《正交表》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交表》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正交表正交实验设计:讲当析因设计要求的实验次数太多时,一个非常自然的想法就是从析因设计的水平组合中,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水平组合进行试验。因此就出现了分式析因设计(fractionalfactorialdesigns),但是对于试验设计知识较少的实际工作者来说,选择适当的分式析因设计还是比较困难的。2021/10/4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experimentaldesign)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正交试验设计是分式析因设计的主要方法。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

2、的实验设计方法。日本著名的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正交试验选择的水平组合列成表格,称为正交表。例如作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按全面实验要求,须进行33=27种组合的实验,且尚未考虑每一组合的重复数。若按L9(3)3正交表按排实验,只需作9次,按L18(3)7正交表进行18次实验,显然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因而正交实验设计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二、正交表1、正交表的符号:正交表是运用组合数学理论在正交拉丁名的基础上构造的一种规格化的表格。符号:Ln(ji)其中:L—正交表的符号n—正交表的行数(试验次数,试验方案数)j—正交表中的数码(因素的位级数)i—正交表的列数(试验因素的个数)N=

3、ji—全部试验次数(完全因素位级组合数)2、正交表的结构L8(27)L9(34)L8(4124)L18(2¹37)3、正交表的正交性(1)整齐可比性:每个字码出现的机会是完全相等的。(2)均衡分散性:任意两列间横向组合的数字对搭配是均衡的。1.正交表讲正交表是一整套规则的设计表格,用L为正交表的代号,n为试验的次数,t为水平数,c为列数,也就是可能安排最多的因素个数。例如L9(34),(表11),它表示需作9次实验,最多可观察4个因素,每个因素均为3水平。一个正交表中也可以各列的水平数不相等,我们称它为混合型正交表,如L8(4×24)(表12),此表的5列中,有1列为4水平,4列为2水

4、平。根据正交表的数据结构看出,正交表是一个n行c列的表,其中第j列由数码1,2,…Sj组成,这些数码均各出现N/S次,例如表11中,第二列的数码个数为3,S=3,即由1、2、3组成,各数码均出现次。2021/10/4正交表是一种特别的表格,是正交设计的基本工具。我们只介绍它的记号、特点和使用方法。正交表的记号及含义讲记号及含义正交表的列数(最多能安排的因素个数,包括交互作用、误差等)正交表的行数(需要做的试验次数)各因素的水平数(各因素的水平数相等)q正交表的代号如表示?表示各因素的水平数为2,做8次试验,最多考虑7个因素(含交互作用)的正交表。讲正交表的特点1、正交表中任意一列中,不同的

5、数字出现的次数相等;表示:在试验安排中,所挑选出来的水平组合是均匀分布的(每个因素的各水平出现的次数相同)——均衡分散性2、正交表中任意两列,把同行的两个数字看成有序数对时,所有可能的数对出现的次数相同。表示:任意两因素的各种水平的搭配在所选试验中出现的次数相等——整齐可比性这是设计正交试验表的基本准则这里,对因素A、B、C在试验范围内分别选取三个水平A:A1=80℃、A2=85℃、A3=90℃B:B1=90Min、B2=120Min、B3=150MinC:C1=5%、C2=6%、C3=7%正交试验设计中,因素可以定量的,也可以定性的。而定量因素各水平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取三因素三

6、水平,通常有两种试验方法:(1)全面实验法:A1B1C1A2B1C1A3B1C1A1B1C2A2B1C2A3B1C2A1B1C3A2B1C3A3B1C3A1B2C1A2B2C1A3B2C1A1B2C2A2B2C2A3B2C2A1B2C3A2B2C3A3B2C3A1B3C1A2B3C1A3B3C1A1B3C2A2B3C2A3B3C2A1B3C3A2B3C3A3B3C3共有3³=27次试验,如图所示,立方体包含了27个节点,分别表示27次试验。A1A2A3B3B2B1C1C2C32021/10/4全面试验法的优缺点:优点:对各因素于试验指标之间的关系剖析得比较清楚缺点:(1)试验次数太多,费时

7、、费事,当因素水平比较多时,试验无法完成。(2)不做重复试验无法估计误差。(3)无法区分因素的主次。例如选六个因素,每个因素选五个水平时,全面试验的数目是56=15625次。又如绪言里所提到的,1978年,七机部由于导弹设计的要求,提出了一个五因素的试验,希望每个因素的水平数要多于10,此时靠全面试验法是无法完成的。(2)简单比较法变化一个因素而固定其它因素,如首先固定B、C于B1、C1,使A变化之,则:如果得出结果A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