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古典诗歌分题材鉴赏

专题7古典诗歌分题材鉴赏

ID:36929577

大小:520.1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5-11

专题7古典诗歌分题材鉴赏_第1页
专题7古典诗歌分题材鉴赏_第2页
专题7古典诗歌分题材鉴赏_第3页
专题7古典诗歌分题材鉴赏_第4页
专题7古典诗歌分题材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7古典诗歌分题材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典诗歌分题材鉴赏题材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诗歌还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如:从表现内容上分——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怀古诗、羁旅诗、思乡诗、登临诗、闺怨诗、哲理诗、游赏诗、送别诗、咏史诗等。主要情感:依依不舍、嘱托劝慰、临别言志、别后思念之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渭城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雨霖铃送别诗一.送别诗(一)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

2、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一.送别诗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一.送别诗(三)检测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

3、心情?)答:“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一.送别诗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2.诗歌的三、四句(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答: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一.送别诗(二)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

4、,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一.送别诗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

5、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一.送别诗(三)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答: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一.送别诗2.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

6、;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二、怀古诗(咏史诗)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的诗歌。目的:怀古伤情,借古讽今,怀古论事。(1)凭吊古代的人和事,对人表达缅怀情;(2)对事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或对人事发表自己的看法。(3)在咏史中寄托国家兴亡之感,并有以古为鉴之意。怀古咏史诗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①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④要分析写

7、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例11】阅读下面两首《题乌江亭》,完成后面题目。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叠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①杜诗以项羽事为题材,实际是宣扬了这样颇有积极意义的道理。②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

8、是什么?答:百折不挠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例1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