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 1-11 材料分析题

七上 1-11 材料分析题

ID:36932973

大小:14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4-27

七上 1-11 材料分析题_第1页
七上 1-11 材料分析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七上 1-11 材料分析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历史》七年级上1—11课材料分析题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1、阅读下列材料:“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答:②他属于当时的哪一个学派?此话反映了他的一种主张?答:③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答: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651年,各路诸侯在葵丘会盟,共推春秋霸主,周天子派人参加,以此为标志,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产生。①春秋第一位霸主是谁?   答:②他在争霸过程中任用谁为相?有哪些改革措施?结果如何?答:措施:结果:③有什么影响?(从两方面来回答)答:

2、3、材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这句话是谁说的?答:(2)他生活在什么时期哪国人?答:(3)他是哪一学派代表人物?答:4、“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方面的书,其他一律烧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请回答:(1)此举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答:(2)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答:(3)此举有什么危害?答5、读图,请回答:①图(1)中的人物是谁?如何评价他?此人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答:评价:功绩:②图(2)和图(3)反映了秦朝哪些方面的措施?答:6、三人行,必有

3、我师焉。请回答:(1)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言论?答:(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答:(3)他还提出了哪些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请举出两例)答:7、“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1)此口号是何时何地由谁提出的?答:(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什么意思?答:(3)此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答:8、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怎样看?答: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①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答:②这一作品是谁作的?他生活在哪一时期的哪一个国家?答:③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

4、样的情怀?答:④此人在国际上有什么重要地位?我们今天的哪些民俗是为了纪念他的?答:。⑤这句诗是什么意思?答: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①上述这段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哪个时期?答:②他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谁?答:他在政治上有什么主张?答:11、阅读下列材料:“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想一想,回答: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答:②口号含义是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答:③后来他是怎么做的?答;12、阅读下列材料:“秦王扫六合

5、,虎视何雄哉!”—李白请回答:①“秦王”指谁?答:②“六合”的含义是什么?答:③此话是什么意思?答:④秦统一有什么意义?答: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考古学家曾在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枚骨针长82毫米,有火柴棍那么粗,一头是锋利的尖,另一头是针眼,整个骨针都很光滑。材料二: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考古学家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有孔的兽牙和磨光的石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材料一说明了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什么技术?答:②两段材料说明了山顶洞人的生活有哪些变化?答: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在都城北边的沙丘,养着各地进贡的珍禽异兽,还造了“酒池”

6、“肉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还有巨大粮仓,装满了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都城南,建造了高大的鹿台,堆集无数珍宝。材料二:他还制作了炮烙等酷弄,镇压人民。⑴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哪个君主的情况?答:⑵这个朝代是哪一年被谁灭亡的?答:⑶我们在哪一部小说中可以阅读到有关这年君主暴行的故事。答:15、阅读下列材料:子(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引自《论语•宪问》阅读材料后回答: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史实?答: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答: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答:16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怎样的生活?答:(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