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教案1

《都江堰》教案1

ID:36946704

大小:4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29

《都江堰》教案1_第1页
《都江堰》教案1_第2页
《都江堰》教案1_第3页
《都江堰》教案1_第4页
《都江堰》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都江堰》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都江堰》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对比手法、以小见大手法在文化散文中的作用。2.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悟民族精神。教学重点:1.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2.对比在文化散文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对文本中涉及到的民族精神的理解。教学方法: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都喜欢游览名胜古迹,吸引我们的不仅有文物、古迹,还有他们蕴含的精神、文化。今天我们就随着余秋雨畅游《都江堰》,感受都江堰的精神意蕴。二、解题(一)都江堰简介及李冰(多媒体)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是全世界至今为止,

2、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的渠。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当于现在的专员,或大于专员,小于省长),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着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二)作者简介(多媒体)余秋雨,当代作家、学者,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他的代表作品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散文集《山居笔记》

3、《霜冷长河》《秋雨散文》等。散文的内容多是对中国文化的回顾和反思,被人们称为“文化散文”。三、整体感知给每个部分写一个标题第一部分: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都江堰的价值)第二部分:最驯顺壮丽的景观(都江堰的魅力)第三部分:最贴近苍生的偶像(魅力的缔造者)四、具体研习探究第一部分1、细读第一部分,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1)对比手法的运用,(2)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更伟大2、第一段在本部分有什么作用?明确:说明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揭示主旨,总领下文3、第2自然段,写长城伟大,会不会减低前面对都江堰的评价?怎样理解“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明确:

4、不会作者是说,虽然长城比都江堰逊色,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但它也是伟大的,因为它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4、从文中找出作者从哪些方面将长城和都江堰进行了比较。明确:1)修建年代:长城——晚辈;都江堰——长辈(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2)规模:长城——宏大;都江堰——表面不如长城宏大3)占据的是:长城——辽阔空间;都江堰——邈远的时间4)社会功用:长城——废弛;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造福千年5)水流外观:长城——突兀在外;都江堰——细细浸润,节节延伸6)文明状况:长城——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灵动的

5、生活7)心态: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堰——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5、课文第一段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怎样理解?明确:都江堰永久性的灌溉了中华民族,且绝不炫耀,毫无所求。探究第二部分1、文章第二部分中,真正开始写都江堰的水是哪一段?明确:第三段2、第二部分开头写作者“乘便看一眼”都江堰之前“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这样写有什么用意?明确:欲扬先抑,为后来的“发现”做铺垫,而且与第一部分结尾盛赞都江堰形成反差,使文章产生起伏悬念,引人入胜。3、作者观看都江堰前后,对其旅游价值的

6、评价各是什么?(找原文中的语句)明确前: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后: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4、作者的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明确:水的声、水的形。5、未见之前、走近之后、见到之后,作者的表现?6、运用了何种手法来描写水的魅力?明确:多角度描写景物:欲扬先抑,视觉、听觉,对比,拟人,比喻,排比。7、“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这“吃够了苦头”与“出尽了风头”怎样理解?“出尽了风头”:充满野性,“飞奔着”“裁割着”“直窜出去”,它“恼怒”,它“咆哮”,充满一种壮丽雄浑的美。“吃够了苦头”:水流受都江堰的制约,只能“乖乖地转身改

7、向”“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水显现出更壮丽的驯顺。8、作者通过描写都江堰强悍而又驯顺的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明确:写都江堰的水,突出了水流的宏伟气势,强悍和规整。写水强悍撒野,以见其凶蛮,说明工程艰险;水的规整驯顺,则见治水人的气度手段不凡,将水化害为利。字里行间激荡着作者对都江堰的热爱,蕴含着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赞叹。9、作者写水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对下文有什么作用?明确:作者写水,真正的意图是写水背后的人----充满自信驯服自然的人。明确:为人物李冰的出场做铺垫探究第三部分1、在10—24自然段中,找出直接高度评价李冰父子贡献的段落明确:101

8、4192024剩下的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方说第11自然段是用李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