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传》导学案

《谭嗣同传》导学案

ID:36946938

大小:87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30

《谭嗣同传》导学案_第1页
《谭嗣同传》导学案_第2页
《谭嗣同传》导学案_第3页
《谭嗣同传》导学案_第4页
《谭嗣同传》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谭嗣同传》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谭嗣同传》导学案本课话题 ——勇往直前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少年时代,是在国运衰颓、兵祸连绵中度过的。他刚满十六岁,家乡济南就被金兵占领了。他目睹烽烟翻滚,山河破碎,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心间。有一天,金人贵族中的一个中下级军官完颜千户耀武扬威地来到辛家,硬逼着辛弃疾的祖父辛赞用酒肉款待他。辛赞是个老实人,憋着一肚子气,勉强摆了一桌酒席。骄横的完颜千户几杯酒下肚后,更加得意扬扬,竟当众侮辱起敬酒的小孩儿来。这一来,年少气盛的辛弃疾再也忍不住了。他“嗖”地从墙上抽出一把宝剑,“噔、噔、噔”几步走到完颜千户面

2、前,激昂地说:“趁诸位酒酣耳热,让我舞剑给大家助兴!”说罢,辛弃疾便挥剑起舞。只见他有时轻似燕子点水,有时重如泰山压顶。舞到兴头上,剑人合二为一,只有剑光闪闪,不知人在何处。正在这时,忽听辛弃疾猛喝一声:“看剑!”一个大鹏展翅,宝剑直指完颜千户的脑门。“啊——”完颜千户吓得面如土色,“扑通”一声,连人带椅仰倒在地,桌子上的杯盘叮当落地,打得粉碎。辛弃疾急忙收剑做了个干净洒脱的收势,说了声“莽撞了”,从容地站立一旁。完颜千户惊魂未定.还呆呆地坐在地上。等到奴仆们上前扶起,他才不得不尴尬地说:“舞得好,好厉害的英武少年!”这样的

3、性格成就了辛弃疾,也为历史上留下了一位豪放派爱国词人。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鲁迅2.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张闻天3.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庄周4.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5.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弯抹角,都不会走回头,你一旦明白和接受这一点。人生就简单得多了。——穆尔[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溯(  )江  倜(  )傥(  )  记纂(  )衍

4、绎(  )桑梓(  )擘(  )画入觐(  )恸(  )哭颐(  )和园参劾(  )家书一箧(  )就戮(  )金石刻镂(  )无垢(  )无净杵臼(  )【答案】 sù tì tǎnɡ zuǎn yì zǐ bò jìn tònɡ yí hé qiè lù lòu ɡòu jiù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适(2)一(3)乃(4)之(5)以第3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集同志讲求磨厉古义:为共同的理想、志向而奋斗的人。今义:多用作彼此之间的称呼。(2)语以南海讲学之宗旨,经世之条理古义:指“条文”、“

5、道理”。今义:指语言文字的层次或生活工作的秩序。(3)君慷慨论天下事古义:这里指情绪激昂。今义:一般指大方。(4)知其为非常人矣古义:为“非同寻常”。今义:为表现程度的副词,很、十分。(5)传上言谓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古义:指旧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6)虽然,董、聂不足道也古义:为“虽然这样”。今义:为引起转折关系的连词。(7)此国之所以不昌也古义:为“……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8)既而闻南海先生所发明《易》、《春秋》之义古义:指“阐发、发挥”。今义:多指创造新的事物或方

6、法。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淹通群籍,能文章(名词用作动词,写文章)(2)父继洵,官湖北巡抚(名词用作动词,做官)(3)而德慧术智日增长焉(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4)刘大奇其才,将荐之于朝(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认为是奇特的)(5)时号为军机四卿(名词用作动词,称作)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判断句,“乃”表判断)(2)胡乃荣之私人(判断句,“乃”表判断)(3)为父妾所虐(被动句,“为……所……”表被动)(4)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被动句,“被”表被动)(5)

7、而君亦为陈公所敦促,即弃官归(被动句,“为……所……”表被动)(6)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被动句,“斩”,译为“被斩首”)(7)弱冠,从军新疆(省略句,“军”后省介词“于”)(8)与言皇上无权、西后阻挠之事(省略句,“与”后省宾语“君”)(9)时南海先生方倡强学会于北京及上海(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于北京及上海”应在动词“倡”之前)(10)乃谋大集豪杰于湖南(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于湖南”应在“大集豪杰”之前)(11)语以南海讲学之宗旨(状语后置句,“以……宗旨”应在动词“语”之前)(12)君不之信(宾语前置句,应“君不信之”

8、)[常识·速览]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著名代表,政治家、文学家。曾积极宣传维新改良思想,参与为救国危亡的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和“戊戌变法”。名篇《少年中国说》、《谭嗣同传》等出自其文集《饮冰室合集》。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