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论文

诗歌教学论文

ID:36968474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5

诗歌教学论文_第1页
诗歌教学论文_第2页
诗歌教学论文_第3页
诗歌教学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诗歌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课因诗歌而亮丽——论中学历史课堂中的诗歌教学邹小兴【内容提要】高效课堂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怎样让历史课堂不再枯燥,怎样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怎样让历史课堂更加高效?使用有效的手段十分重要。历史并不单调,历史并不孤单,把诗歌应用到历史课堂中去,实践证明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办法。历史课因诗歌而活泼,因诗歌而富有情趣,历史课因诗歌而亮丽多彩!【关键词】高效课堂中学历史课堂咏史诗歌诗歌教学中国的诗歌源远流长,是传统国学的重要组成。在其中,咏史作品数量也非常可观。笔者以为,这些咏史诗歌不能简单理解为七言绝

2、句、五言律诗,像其他形式的的咏史或记述历史的作品,古体诗、词、曲,甚至一些民谣都应包括其中。时代上,古代的诗词歌赋,近代文人、政治家的作品都应包括。于是,在这几千年的的记史、咏史作品中,不仅让人感受到五千年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诗史的风范。春秋时期的《诗经》,语言精练,在不少篇章里以平实的语言控诉统治阶级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唐代大诗人杜甫,善于描绘现实生活,其作“三吏”、“三别”永远成为“诗史”的典范;近代政治家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中国革命史画卷。著名

3、的大家,建安七子、初唐四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王安石……他们的咏史诗歌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作品,结构严谨,情感表达充沛,意境深远。他们把历史事件的悲壮美,历史人物的崇高美,人类进程的艰辛美,科学技术的创造美,都融汇于诗词的艺术美中、意境美中。中学生的志趣和审美情趣尚在发展之中,诗歌的艺术魅力将会给他们很好的感染、陶冶和引导。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对历史内容的记忆,加深其对历史事件的领悟。一、咏史诗歌的分类及其在中学历史课堂的运用关于咏史诗歌的分类,大体可以分为“史诗”、“史评诗

4、”和“背景诗”几大类。所谓的“史诗”即涉及到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我们称之为史诗。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写到:“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专门描绘了当年西晋灭吴的情景。再如郭沫若一首诗里写道:“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生动描绘了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的史实。在讲述重要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候,4可以选取这些诗歌的全部或一部分来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讲述

5、中国古代史《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一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阅读杜甫的《忆昔》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可以提问:开元是唐代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年号?这位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促成了“开元全盛”局面的形成?在讲解放战争时,我们可以选取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地覆天翻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6、阅读此诗,要求学生思考:毛泽东写的这首七律描写的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事件是什么?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结果是什么?教师适当解释,学生结合书本思考,很容易找到答案,而且容易掌握。这些史诗材料最好是事先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准备时间。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大都关心时事政治和人民疾苦,流传下来的这类诗歌的数量是很多的,如果我们选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作让学生阅读,就可以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件大事。这便是咏史诗歌中的背景诗。关于三国鼎立背景,包括东汉末年各军阀连年混战,百姓生灵涂炭,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7、。著名政治家曹操在其作《蒿里行》写道:“……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如果在教学中使用曹操的这些诗句,既形象又具体,使学生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长年征战、遍地狼烟,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的悲惨场景。若将教材的讲述和这首诗歌结合起来,使枯躁的史实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这首诗,学生不难理解三国鼎立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相比,是进步而不是历史的倒退。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把握统一是人心所向,是社会发

8、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主题。背景诗的阅读与分析,最好都放在预习时间内,因为背景的讲述往往是最先进行的,所以,背景诗材料的给予教师必须事先准备好,因而教师的备课必须更加超前、细致。史评诗即评论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诗歌。例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对历史人物项羽的评价;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也写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比较清楚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想。还有王安石的《乌江亭》:“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