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历史教学中

新课程历史教学中

ID:37026411

大小:619.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10

新课程历史教学中_第1页
新课程历史教学中_第2页
新课程历史教学中_第3页
新课程历史教学中_第4页
新课程历史教学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历史教学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从课程结构和教材角度2.学时少而内容多。1.“模块+专题”的课程结构增加了难度。3.必修教材内容深,出现了新的繁、难、杂。4.模块之间的历史知识有重复现象。5.初中、高中学习内容的衔接不到位。6.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配套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二)从教师和教学角度1.部分教师的观念尚未转变。2.专业知识支撑的不足。3.原有教学方式的惯性。4.教“教材”的现象。5.对课程资源整合无序、无目的。6.教学中不能用鲜活的情景和生动的细节让学生体验、感受

2、、感悟历史。7.在设计教学流程中,考虑教法多,关注学法少。8.学业评价方式滞后,不利于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三)从学生角度1.学生新知识的学习缺少应有的铺垫。2.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有限。二、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建议(一)从课程设置和教材角度1.模块+专题设置——在知识处理上更加灵活——知识的专题性突出(例)交通工具的更新传统工具:木船、马车、轿子人力、畜力机械动力近代以来陆海空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火车电车、汽车轮船1865年飞机20世纪20年代——对某一历史现象或事件人物理解更深——知识的选择性和

3、个性化明显——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兴趣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形成经济巨大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教材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二)从教师和教学角度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由过去的“导游”变为“路标”。教学的依据——立足课标、用活教材2.备课(1)备课标立足课标设计三维目标。例如必修三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确立的知识点应包括:诸子百家,

4、百家争鸣的意义,孔子及思想,孟子及其思想,荀子及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贡献。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自学教材,以默写的方式写出百家争鸣中各家的名称及代表人物。●以问题的方式刺激学生关注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是指有一百家吗?“争鸣”在当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这种方式对我们有何启示?●同学之间就某一问题展开理性的争鸣,感受一下这种争鸣是好是坏。●整理一下语文教材涉及诸子百家的文章有哪些?留意一下我们当代生活中还有哪些仍在受先秦思想的影响?(为人处事、励志名言、文化传统、传统节日等)。由此认识春秋战国时

5、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以列表的方式,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归纳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内容。●课后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编辑一期小报,谈一谈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感受。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儒家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的醇厚之风。此外还有墨的谨严、道的超逸、法的冷峻。●从儒家的仁爱思想中吸取建立和谐社会的有效文化因子;从“民本”思想中体会“民为邦本,民固邦宁”的道理。●体会争鸣对于文化发展的意义。自由的认识与争鸣才能创造出光辉、深邃的精神产品。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实际上

6、只是提出了高中学生要完成学业的一个最低标准,但并不意味着要求全国学生不分城乡,不分东西部都向最低标准看齐。教学目标,就是教授者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目标。教学目标应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它应高于课程目标,应在课程标准规定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一些内容。(2)备教材——用活教材单元备课为好。重新构建历史课程的新教学体系。(例)——教材的体系不能等同于教学的体系。进度的把握。发达的古代农业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耕作技术进步灌溉水提高地位发展有利不利条件含义

7、和特点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堂小结(3)备方法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学生参与为形式。以教师引导为助动。(4)备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的希望是什么?学生的收获是什么?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深圳汕头厦门珠海海南秦皇岛天津大连烟台连云港青岛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广州珠三角闽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重庆万县宜昌武汉九江塔城伊宁瑞丽河口东兴满洲里黑河珲春乌鲁木齐拉萨昆明贵阳长沙西宁银川呼和浩特长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8、开放格局(5)备课形式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6)它山之石,为我所用学习的三境界:拿来——模仿——创新3.讲课原则——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教学时间的有效性(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深入浅出、梳理主线。教学内容要有意义(3)教学语言的有效性(4)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地图册的充分利用口述历史资料(5)补缺拓展的有效性适量填充高中历史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