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途径

血液循环途径

ID:37078190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6

血液循环途径_第1页
血液循环途径_第2页
血液循环途径_第3页
血液循环途径_第4页
资源描述:

《血液循环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血液循环途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区分动脉和静脉、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发生的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  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和结构相适应的观点。2、引导学生热爱科学

2、,热爱生命,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的变化。一、导入新课:  “疑,思之始,学之端。”先请同学们看扁鹊切脉图片(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学习测量脉搏(亲身体验中华医学传统)→提出疑问“心脏为什么在不停地跳动?”→导出新课→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这样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注意力开始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二、突出重点: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教学光盘展示体循环途径和和肺循环途径(必要时多放几遍,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3、)→总结两条循环的路线图→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问题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问题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有哪些?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出的循环途径→思考,寻找规律→找出规律后进行实战演练,亲手绘制循环图→课堂游戏《找朋友》→思维升华,突出重点。三、突破难点:在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观察课前准备的一杯凝固的血液→学生探究思考→得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定义→再观察血液循环图片→学生寻找出循环途经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发生变化关键部位→设置悬疑,“为什么在这些部位血液成分会发生改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血液的

4、变化”的教学光盘→完成活动“锦上添花”和课堂游戏《小小旅行家》→设置探究问题“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  四、课堂知识反馈  1、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B、D)    A肺静脉B上腔静脉C主动脉D肺动脉  2、小明得了支气管炎,医生给他输液,消炎药从手部静脉输入,怎样到达支气管的发炎部位?  答:消炎药——各级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参与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支气管发炎部位。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标题: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血液循环途径:            (血液变化:动脉血变为

5、静脉血,血液颜色由鲜红变为暗红。)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网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右心室      (血液变化: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颜色由暗红变为鲜红。)(二)、血液循环的意义:为全身各部分的细胞带来氧气和养料,带走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

6、碳等废物,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出发点,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让学生发现生活处处有科学、处处用科学,并运用探究式、启发式、直观式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为他们创设思维的空间,思想的时间,并适时穿插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和有趣的课堂游戏,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堂知识,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以实现共同进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